0人評分過此書

智慧醫療產業綜析(下):新興應用產品與服務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581827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隨著資通訊科技不斷進展,除了在5G及物聯網等資訊傳輸方面有突破,「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大數據」、「雲端科技」及「區塊鏈」等科技的進展也正在改變全球產業生態,帶動著不同類型的新創產業興起,而這些新創產業亦協助了現有產業的技術轉型與升級,醫藥產業也跟隨此浪潮而逐漸改變中,例如以醫療數據分析為基礎的精準醫療,即能提高疾病診斷及用藥的準確性、提升精準藥物開發效率、提升藥物作用療效等。
物聯網技術的快速進展,帶動了網路、感測裝置與資料科學的整合,也為智慧醫療領域注入了新的動能。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整合了包括雲端、遠距、大數據及機器學習等不同技術,已經被高度應用於臨床輔助診療、行動照護以及偏遠地區或居家病患監測服務等不同需求。在此趨勢下,晶片大廠紛紛投入,企圖開發出具規模的應用需求,帶動晶片的發展。
藥物開發方面,透過數位科技的協助,更有機會加速找出腫瘤細胞的新生物標記,以此開發新的免疫細胞治療標的。此外,由於細胞培養過程具不確定性,在培養及擴增各階段均需確認細胞品質,因此細胞製劑的製造具有高人力需求及高技術門檻的特性,在製造過程中投入數位科技的智慧自動化,不僅能全時及高效地完成細胞培養與製造,且能藉此提升細胞治療產品開發速度、品質,以及降低細胞製造成本。
健康監測穿戴方面,近年來隨著人口高齡化趨勢的進展,及醫療費用增加,自主健康監測逐漸受到大家重視。大眾開始穿戴結合生理感測裝置的配件,全天候監測自身的健康狀態,改變過往的被動健康管理及醫療模式,變得更為積極主動且個人化。
外骨骼機器人方面,外骨骼機器人最主要之效益,在於協助使用者減少肢體傷害或輔助障礙肢體動作,具備降低相關健康照護與失能產生的成本,惟其發展逾十年但市場規模仍小,本報告亦探究限縮市場規模之市場發展挑戰,並藉由分析國際主要大廠之產品發展,掌握其如何面對市場挑戰,並給予我國於外骨骼機器人之發展建議。
手術機器人方面,根據統計,2018年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為39.73億美元,2023年可達到65.08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高達10.4%。其中,美國為最大市場,2017年的手術機器人市佔率達57.7%。目前,手術機器人仍以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最多,為了挑戰達文西市場主宰地位,售價更親民、機器更靈巧、能進行更多種手術的手術機器人也不斷開發出來,尤其是不同科別應用之手術機器人也紛紛進入市場競爭行列。在技術發展已趨成熟、醫療市場裝備競賽需求,以及已有52萬例Da Vinci手術量證明可行的情況下,手術機器人已成既定的趨勢,具有手術機器人的智能手術室需求將有增無減,甚至未來將有可能成為每家醫院的標準配備。
隨著數位科技的進步,生理健康在科技發展下已得到更好的照顧,心理健康也應得到相同的重視與發展。但長久以來,心理健康不但容易被人們所忽視,與生理健康相比也不易察覺,若長期忽略情緒或精神壓力等所引起的心理疾病(Mental illness),可能會對身體帶來負面影響,甚至衍生出其它疾病。
睡眠科技(Sleep Technology)是數位健康重要的環節,近年來已成為跨產業的新興領域。睡眠、飲食和運動是健康的三大要素,其中睡眠約佔據生命三分之一的時間,良好的睡眠可以說是身體健康和心理幸福感的重要指標。睡眠品質不佳,除了會降低免疫力、記憶力及思考力等各項能力之外,長期可能引起其他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病,或是增加失智症、憂鬱症等風險。因此,睡眠不但攸關個人身心健康,更可能對國家之經濟與社會造成影響。
醫療照護使用人工智慧之法制議題方面,人工智慧在醫療照護領域中開始被大量使用,技術的進步正在重新改寫現代醫療服務執行以及管理模式,從可以監測心跳的醫療行動APP,到運用人工智慧的病理影像分析系統,新型態的醫療產品愈來愈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本書亦從人工智慧於醫療照護領域的應用類型,檢視人工智慧可能遇到的監管與法規議題,相關可能之監管與法制變化,最後並提出短、中長期法制面提醒及建議。
本書以智慧醫療之新興應用產品與服務為主題,彙集智慧醫療重點技術、產品、服務等相關發展之分析,議題涵蓋穿戴式裝置、手術機器人、健康照護服務、藥物開發、智慧醫療展會觀察等,供產官學等相關從業人士作為參考。
  • 前言
  • 第一章 智慧醫療穿戴式裝置
    • 一、生理監測穿戴式感測裝置技術探勘
    • 二、從 Neuralink 研究發表會看腦機介面發展課題
    • 三、從智慧手環 Halo 看 Amazon 布局智慧健康領域之策略
  • 第二章 手術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產品與市場
    • 一、手術機器人新產品與市場應用分析
    • 二、外骨骼機器人市場發展挑戰與機會
  • 第三章 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服務
    • 一、數位科技在心理健康領域之應用
    • 二、失智症早期偵測與症狀舒緩科技之發展觀測
    • 三、睡眠科技產品與創新應用
  • 第四章 智慧醫療相關關鍵議題探究
    • 一、智慧醫療應用晶片大廠布局分析
    • 二、數位科技如何改變臺灣細胞治療的未來
    • 三、醫療照護使用人工智慧法制議題研析
  • 第五章 智慧醫療重點展會觀察
    • 一、2020 年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觀展評析
    • 二、從 2020 年台灣醫療科技展看 AI 應用發展動態
  • 第六章 結論
  • 附錄
    • 一、英文名詞縮寫對照表
    • 二、中英文名詞對照表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