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嘗試建立分析敘事文本(包括小說)的完整體系,解決敘事文本無從入手的問題。敘事文本體系的建立,分別從創作和閱讀角度審視開始,釐清各階段各層面各類別的位置以及關係之後,再以敘事文本三個必備元素──事件,角色和環境,加上隱含空間和敘述兩個關鍵的理論元素,構成本書理論篇的五大章節。前三個章節裏面,都分別從故事,組織和文本層面,分層交代紛繁複雜的內涵。隱含空間一章交代至關重要但多為人忽視的成分,其中包括各種閱讀效果,如可讀性,真實感,準確度,可信度,還有可作價值衡量標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敘述一章總覽敘事文本這個作為說故事的文類,從三個主要維度──誰知,誰感和誰說進行系統梳理。運用篇則包括筆者過往六篇相關論文,作為上述分析方法的展示。最後為「概念釐清」環節,分辨各種混淆不清的概念。
-
自 序
-
1. 導言
-
1.1. 何謂「小說賞析學」?
-
1.2. 本書的框架設計
-
1.3. 本書的預想讀者對象
-
1.4. 本書的分析對象
-
1.5. 本書的章節結構
-
1.6. 往後方向
-
1.7. 敘事文本創作流程概念圖
-
1.8. 創作流程說明
-
1.9. 讀者賞析架構圖
-
1.10. 讀者賞析架構說明
-
1.11. 如何使用本書
-
-
-
理論篇
-
2. 事件
-
2.1. 導言
-
2.2. 故事層面
-
2.3. 組織層面
-
2.4. 文本層面
-
-
3. 角色
-
3.1. 導言
-
3.2. 故事層面
-
3.3. 組織層面:角色功能
-
3.4. 文本層面
-
-
4. 環境
-
4.1. 導言:認識環境
-
4.2. 故事層面
-
4.3. 組織層面
-
4.4. 文本層面
-
-
5. 隱含空間
-
5.1. 主要信息
-
5.2. 常態
-
5.3. 隱含作者
-
5.4. 隱含讀者
-
5.5. 預設閱讀效果
-
-
6. 敘述
-
6.1. 認知層面
-
6.2. 感覺層面
-
6.3. 表達層面
-
6.4. 敘事文本敘述舉隅
-
-
-
運用篇
-
7. 短篇小說構築角色的設計與痕跡──以老舍〈馬褲先生〉為例
-
8. 李潼兒童短篇小說敘事模式研究──台灣兒童小說模式初探
-
9. 黃碧雲〈嘔吐〉的敘事設計
-
10. 余秋雨〈道士塔〉敘事文字分析
-
11. 王文興、施蟄存、穆時英敘事文本對讀初探
-
12. 微型敘事文本的經營:以黎紫書《簡寫》為例
-
-
附 錄
-
13. 概念釐清
-
13.1. 敘事文本與小說
-
13.2. 文本與作品
-
13.3. 文本與故事
-
13.4. 角色與人物
-
13.5. 呈現與講述
-
13.6. 敘述與人稱
-
13.7. 心理活動與意識流
-
13.8. 時空交錯與蒙太奇
-
13.9. 陌生化效果與陌生化手法
-
-
- 本書討論主要敘事文本目錄
- 參考文獻
- 索 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