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讀而自由:安頓身心的12堂公民行動課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49216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由長期關心社會運動與各項議題的獨立出版人──陳夏民,精心挑選12篇不同議題的選文,分別對應:個體、周遭、世界,由近而遠三個層次,讓讀者可以對在各種資訊滿天飛,新聞版面天天都是議題的時代,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各種狀況,有更深層的理解跟認識,並透過陳夏民在每篇文章所撰寫的:主編思辨,引導讀者有更多思辨的角度看待文章中的主張,每篇選文前皆有介紹引言,讓讀者對文章所討論的議題有基本的認識,在每篇文章最後,有思考練習,激發讀者看文章後磨練自己的思辨力。

【本書特色】
˙本書從個體出發,至生活周遭,再與世界接軌。帶領讀者認識自己的權力,並發現身邊未曾意識到的權力,進而形成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
˙本書探討社會上的各種議題,面向多元,包括:性別、性向、種族、環境保育、公民運動等,藉由閱讀選文引導,為抽象概念注入具體的解析,帶領讀者思辨社會的各種現象。
˙針對各項議題,精心設計開放性的問題,適合師長與學生相互討論,建立獨立的觀點,培養論述的能力。
  • 公民行動的起點,是言論自由 編序 ◎陳夏民
  • PART1 看見個體
    • 01 逃難下的婚姻,一位新住民女孩的落地生根
      • 單程機票 /陳又津
    • 02 從顏色的選擇來思考「刻板印象」帶來的限制
      • 顏色的性別意義,是人類社會賦予的詮釋 /苗博雅
    • 03 每個人的身體,都值得被自己喜歡、被自己善待
      • 胸部的安放法則 /李屏瑤
    • 04 誰規定這樣才是MAN?
      • 猛男與宅男的世界盃—男性氣概是什麼? /陳子軒
  • PART2 看見周遭
    • 05 數位的便利,考驗著我們與惡的距離
      • 「線上仇恨」的起源:為何我們在網路上失控? /黃哲斌
    • 06 工作需要什麼?自由還是保障?
      • 零工經濟是好經濟?—工作自主與勞動保障的拉扯 /張烽益
    • 07 用最溫柔的方式,陪摯愛的人走最後一哩路
      • 死亡不是儀器上的一條線,而是生活裡的一幅畫 /陳莞欣
    • 08 腳下土地的另一番風景與想像
      • 石虎保育誰的事—你願意放棄「過得更好」的權利嗎? /陳美汀
  • PART3 看見世界
    • 09 塑膠變形記
      • 無所不在的海洋微塑膠入侵記 /鄭涵文
    • 10 沒有任何語言可以代表「國際觀」
      • 在歐洲,英文不等於「國際共通的語言」 /陳思宏
    • 11 便利貼下的公民運動
      • 沉默之聲:無處不在的連儂牆 /畢恆達、劉家儀
    • 12 誠實的力量,希望「黑歷史」終能被陽光照亮
      • 打開傷口是為了復元:專訪德國史塔西檔案局局長 /林育立
  • 為什麼無知的人往往愛說教?說教者的三個特色 尾聲 ◎朱家安
  • 附錄
    • 延伸選文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