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社群媒體與軍事傳播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53822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傳播科技的發展歷來都為社會大眾的生活型態帶來不小的變革。例如印刷媒體還是屬於「新媒體」的時代,知識得以被大量印製、留存、傳散,對社會階層間的流動產生重要影響;電視媒體還在「新媒體」的時代,利用電波傳散的速度,除讓閱聽大眾重新思考時間與空間的意義外,也讓媒體重要社會責任之一的教育普及與資訊提供功能得以彰顯,許多偏鄉兒童多了個透過媒體獲得教育資源的機會。時至網際網路出現,特別是本書所聚焦的社群媒體,對社會大眾影響更是廣泛,除了原有的電腦裝置外,閱聽人亦可利用各種裝置,包含智慧型手機、手錶、智慧眼鏡等,連結上社群媒體,並可進行新聞資訊瀏覽、與親友社交互動、參與感興趣的公共政策議題、線上動員等。社群媒體已然改變當前社會大眾的生活型態。
  近來,從北歐開始興起一股「媒介化」的討論風潮。基本論述邏輯是,因為新媒體與社群媒體的影響廣泛且深遠,進而影響政府部門進行政策說明、政策行銷與調整時,會依照新、舊媒體的運作邏輯與節奏前進。在這個中觀(Meso)的理念架構下,媒體已獨立於行政體系外,成為一個連結政府與社會間的重要環節。國防部門亦為政府體系的一環,順遂的國防政策不論是建軍備戰還是人才招募,對民主國家而言,都需要社會大眾的支持。故本書聚焦於社群媒體與軍事傳播的交會。透由理論篇、應用篇、前瞻篇等三個部分,蒐彙十篇文章,目的在有系統地描繪社群媒體蓬勃發展下,對軍事傳播工作的影響基礎、現象以及未來的可能走向。期望能為軍事傳播工作所面臨新媒體挑戰提供一個較完整的論述。
  • 第1章 新傳播科技與傳播相關理論
    • 壹 新科技與理論思潮
    • 貳 傳播理論基本模式演變
    • 參 重返傳播史上的幾個關鍵思辨
    • 肆 結論:我們處在最好也最壞的時代
  • 第2章 社群媒體的傳播功能與特性
    • 壹 前言
    • 貳 對話溝通
    • 參 共享
    • 肆 社會存在感
    • 伍 關係維持
    • 陸 聲譽
    • 柒 歸屬感
    • 捌 結語
  • 第3章 社群媒體與軍隊公共事務
    • 壹 公共關係與公共事務
    • 貳 政治作戰與軍隊公共事務
    • 參 社群媒體帶給軍隊公共事務的新挑戰
    • 肆 軍隊公共事務如何遂行社群媒體運用
    • 伍 代結語:「對話」意識與對話傳播
  • 第4章 國軍數位行銷與社群媒體應用
    • 壹 行銷3.0的網路消費模式AIDAS
    • 貳 應用社群媒體之行銷傳播
    • 參 軍事行銷傳播在社群媒體應用上之研究
    • 肆 運用社群大數據,前瞻國軍的社群媒體行銷
  • 第5章 政策行銷與社群媒體:以國防部發言人Facebook粉絲專頁研究為例
    • 壹 前言
    • 貳 國防政策行銷與國防部發言人Facebook粉絲專業經營現況
    • 參 國防政策行銷策略與挑戰
    • 肆 結語
  • 第6章 國軍微電影視覺語藝初探性研究:以洪成昌導演作品為例
    • 壹 緒論
    • 貳 文獻探討
    • 參 研究方法
    • 肆 研究分析與發現
  • 第7章 社群媒體與國軍危機溝通案例分析
    • 壹 社群媒體與危機溝通
    • 貳 「督割事件」的危機個案分析
    • 參 「洪仲丘事件」的危機個案分析
  • 第8章 國軍人員運用社群媒體應有的媒體素養
    • 壹 從公民素養探討新媒體素養內涵
    • 貳 論析數位時代中媒體素養教育核心價值「瞭解與分析」社群平台、「近用與影響」社群媒體、閱聽人的「反省與思辨」
    • 參 國內外軍隊相關負面新聞報導案例,應用社群媒體平台的新挑戰
    • 肆 以新媒體景觀,擴展國軍人員的媒體素養「近用、思辨、批判」能力
  • 第9章 大數據時代下的閱聽人、假新聞與軍事傳播
    • 壹 閱聽人的小眾、大眾與分眾
    • 貳 閱聽人角色的轉變
    • 參 大數據與軍事傳播
    • 肆 網際網路、駭客與大數據
    • 伍 網際網路、假新聞與國防安全
    • 陸 結語
  • 第10章 軍事傳播的發展前瞻:論析大數據研究方法
    • 壹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
    • 貳 社群媒體與大數據研究的典範轉移
    • 參 大數據分析的方法、工具與資源
    • 肆 大數據的前景與反思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