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无形财产权的类型化与体系化研究:基于信息哲学的分析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9982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以无形财产权为研究对象,以类型化与体系化为研究目标,引入信息哲学为研究方法;在对类型化与体系化理论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两大法系的财产概念与无形财产权体系的产生、发展与演变,进而提出无形财产权的概念内涵;在对信息哲学的理论体系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以信息创生、信息评价、信息活动为标准,对无形财产的现实样态作出类型概括;在深刻揭示财产形态划分的理论内涵与物债二元体系的理论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客观资源与主观制度两个层次的财产结构;在对范式民法典的体系结构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之上,提出包括无形财产权在内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前言
  • 导言
  • 第一编 无形财产权体系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章 无形财产权类型化与体系化的基本理论考察
      • 第一节 体系化思维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大陆法系无形财产权体系的演变
      • 第三节 普通法系财产概念的内涵及其发展
      • 第四节 无形财产概念的本真意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无形财产权类型化与体系化的信息哲学基础
      • 第一节 信息概念的含义与信息哲学的范畴
      • 第二节 信息概念的哲学规定与信息存在的三种性态
      • 第三节 波普尔的世界三分与物质间接存在的信息三界
      • 第四节 物质存在的两种意义与信息内容的三个层级
      • 本章小结
  • 第二编 基于信息哲学的无形财产类型化探索
    • 第三章 基于客观创生信息的知识财产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概念的信息哲学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产权客体的信息结构
      • 第三节 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公众评价信息的资信财产
      • 第一节 资信的概念内涵
      • 第二节 资信的财产意义
      • 第三节 资信的信息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人类信息活动的服务财产
      • 第一节 服务的现象与问题
      • 第二节 服务活动的信息哲学分析
      • 第三节 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
      • 第四节 服务活动的非人身性
      • 第五节 服务财产权的基本范畴
      • 第六节 “一对一服务”的实证分析——以冠名权为例
      • 第七节 “一对多服务”的实证分析——以网络虚拟财产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三编 无形财产权体系化的外部协调
    • 第六章 财产权理论的体系分析
      • 第一节 财产形体的内涵与物债二元的隐喻
      • 第二节 客观资源的财产与主观制度的财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财产权制度的体系安排
      • 第一节 范式民法典的财产权体系结构
      • 第二节 我国民法典的财产权体系构想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