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意识与翻译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9942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成果。《意识与翻译》是第一部从意识的角度研究翻译的著作,从个人意识、群体意识、地域意识、社会意识与国家意识五个视角探讨意识对翻译的支配作用以及翻译对译者的反作用力,形成新的诠释模式,理清了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些译事之争与译事演化,为中国元素的输出提供了借鉴。本书从明清的案例讲到当代,理清近现代中国典籍西传历程中千头万绪的文化交集及外国文学传入中国的演变情况,梳理了明清之际西方人译介中国经典引发的种种争论以及中国人对西方文学的反应,全方位展示译者、译事、译本及其社会历史环境,揭
  • 版权信息
  • 《国《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前言
    • 一、本书的缘起
    • 二、主要内容
    • 三、主要观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学术创新
    • 六、学术价值
  • 第一章 研究方法:翻译与意识
    • 第一节 翻译史料与资讯
      • 一、从间接翻译史料到直接翻译史料
      • 二、翻译史料挖掘与搜集的要点
      • 三、翻译史料鉴辨与利用的要点
    • 第二节 从译文文本到意识
      • 一、文本内外的分析
      • 二、意识与翻译的关系
  • 第二章 个人意识与翻译:以理雅各等汉学家为例
    • 第一节 个人意识促成理雅各译介中国古经的宗教融合倾向
      • 一、理雅各的中国宗教术语翻译
      • 二、理雅各译文背后的意识——宗教融合倾向
      • 三、理雅各的翻译及其宗教意识之社会历史处境与历史意义
    • 第二节 意识的动机性和可变性与译文风格的关系
      • 一、理雅各与韦利及辜鸿铭的中国古经英译本点评
      • 二、费乐仁对理雅各翻译意识与相应策略的归纳
    • 第三节 罗伯聃的个体意识与《意拾喻言》的中国化改写
      • 一、罗伯聃与《意拾喻言》的翻译与传播
      • 二、罗伯聃翻译《意拾喻言》的动机
      • 三、《意拾喻言》的中国化改写
      • 四、《意拾喻言》的传播与影响
    • 第四节 翻译对译者个人意识的反作用力:以三位汉学巨擘的改变为例
      • 一、理雅各对孔子的态度:从不屑到尊为大师
      • 二、顾赛芬:翻译中国古经催生其启蒙意识
      • 三、卫礼贤:从译介儒经到儒家弟子
  • 第三章 群体意识与翻译:以索隐派与西乐人为例
    •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耶稣会士对《易经》的索隐式译介[361]
      • 一、利玛窦等四人最早译介《周易》,开启索隐之先
      • 二、白晋等四人将索隐式翻译推向极致
      • 三、索隐派的反对派:基于文本的翻译
      • 四、索隐的是非与溯源
    • 第二节 耶稣会士的群体意识与《伊索寓言》的准索隐式译介
      • 一、《伊索寓言》在耶稣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
      • 二、适应性传教策略与耶稣会士译介《伊索寓言》的必然性
      • 三、天主教信仰对《伊索寓言》篇目取舍的影响
      • 四、利玛窦《畸人十篇》所译《伊索寓言》故事评析
    • 第三节 西乐人的群体意识对中国国乐文献西传的负面影响
      • 一、国乐西传过程中的翻译
      • 二、中国传统音乐对外译介的主要阶段
      • 三、历史上影响中国传统音乐译介的因素
      • 四、个案:二胡的译名[515]
    • 第四节 小结:翻译对群体意识的反作用力
  • 第四章 地域意识: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福建籍民族译者为例
    • 第一节 古近代福建:翻译地域意识的萌芽与爆发
      • 一、福建历史、地理与文化催生翻译意识
      • 二、晚清:福建地域翻译意识的爆发
      • 三、晚清时期福建译论概略
      • 四、福建船政学堂——近代翻译人才的摇篮
    • 第二节 现代福建:持续发展的地域翻译意识
      • 一、宝刀不老的清末翻译家
      • 二、势头凶猛的新生代翻译家
      • 三、新生代翻译家的译论成就
    • 第三节 归化的哲思者:近现代福建代表性翻译家译风评析
      • 一、严复:至纤至悉助读,先秦风味吸睛
      • 二、林纾:神来之笔浸情,全盘汉化怎评说
      • 三、辜鸿铭:大胆类比为哪般,译笔乱真显真功
      • 四、林语堂:在文化性与流畅感之间
    • 第四节 翻译对社会意识的作用力:扩散的地域意识
      • 一、严复译《天演论》:危机意识的产物与回应
      • 二、林纾译《巴黎茶花女遗事》:“断尽支那荡子肠”
      • 三、林纾译《迦茵小传》:打动才子佳人们的芳心
  • 第五章 社会意识与翻译:以四百年的儒经西传为例
    • 第一节 19世纪之前:儒经译介与中国热
      • 一、欧洲社会意识引发翻译盛事
      • 二、欧洲各国社会意识对儒经的反应
      • 三、欧洲经济发展与政治变化改变了接受儒经的社会心理
    • 第二节 19世纪:社会意识的变化与儒经译介的维系
      • 一、中国热之后欧洲复杂的社会心理
      • 二、19世纪持续不衰的儒经译介
    • 第三节 20世纪至今:复兴的儒学
      • 一、欧美社会意识因为危机再次拥抱儒经
      • 二、欧美遍地开花的儒经译作
  • 第六章 国家意识与翻译:以政府组织的翻译活动为例
    • 第一节 国家意识对翻译的影响:历史概览
      • 一、帝王支持与佛经翻译高潮
      • 二、耶稣会士饱浸皇恩与明清之际的西学翻译高潮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宣需求与“十七年”中国文学外译
      • 四、西方翻译史上典型案例
    • 第二节 沙博理——“十七年”国家翻译实践的践行者
      • 一、新中国造就的翻译英雄沙博理
      • 二、为了政治效果——沙博理的内心告白
    • 第三节 国家意识支配下的当代官方翻译
      • 一、官方文件翻译中的国家意识
      • 二、涉外官媒翻译中的国家意识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