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綠色牢籠:埋藏於沖繩西表島礦坑的台灣記憶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801939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一頁明治到戰前的日本帝國礦業開發史
一段沉埋於荒島密林中,近乎無聲的台灣礦工故事
旅日導演黃胤毓歷時七年最新紀錄片《綠色牢籠》
同名圖文書以抒情筆觸封存電影鏡頭外的點滴時光
將幕後的一切,化為最真摯的感情紀實與時代紀錄,真情呈獻

//////////////////////////////////////////

阿嬤的一聲嘆息,是無法言說的生命哀愁
也是一段隱沒在台日歷史之間,近乎無聲的礦業記憶
承載了大時代下無數亡魂的悲慘見證
以及眾多礦坑關聯者「其後的人生」……

在日本沖繩西表島上的「西表礦坑」,如今雜草叢生,鮮有人跡。但在戰前,這座島嶼曾經燈火通明、人聲喧擾──因為這裡是大東亞帝國主義下惡名昭彰的礦坑之島,曾有來自九州、沖繩與殖民地台灣、朝鮮等地的數千位礦工,在這座熱帶島嶼上度過高壓管理的艱困生活。有些人被注射嗎啡強迫勞動、客死異地;有些人則拜戰爭之賜,從叢林礦坑逃出生天。

出生於台灣的橋間良子,十歲時便被擔任礦工招募人的養父楊添福帶來這座島。身為「媳婦仔」的她,沒有唸過書,也甚少與外人接觸,她就此成為侍奉楊家永遠的媳婦,守著當年一家人居住的房子和養父母的墳墓。面對家庭的破敗,面對終其一生無法離開的「綠色牢籠」,她的回憶被囚禁的同時,還有一段底層台灣礦工的歷史被封印於此……

旅日導演黃胤毓「狂山之海」第二部曲《綠色牢籠》,持續追索沖繩八重山的台灣移民,以橋間良子為主角進行長期訪談,費時七年,透過其個人與家族史的線索,勾勒西表島台日礦業的連結與台灣礦工的悲史。在影像之外,黃胤毓以抒情筆觸,詳細紀錄拍片構想、執行過程、田調訪談、史料蒐集、礦坑探勘、歷史重演、關鍵人事物與紀錄觀點等。藉由圖文紀實,引領讀者從幕後重回現場、重歷時光,走入低迴幽暗的「西表礦坑」內,尋找那些失落的台灣人身影。

【本書特色】
1.《綠色牢籠》紀錄片同名圖文紀實。導演親身說法,以抒情的文字圖像,呈現其不同拍攝階段的心境與工作細節。看見鏡頭外的《綠色牢籠》。
2.收錄紀錄片之田調研究歷程、沖繩西表島礦坑珍貴史料圖文,以及台日兩地礦坑探索實錄。
  • 序 波光粼粼的日子
  • 第一章 白浜(しらはま)
    • 第一節 橋間阿嬤的家
    • 第二節 路易斯的房間
    • 第三節 學校後面的空屋
    • 第四節 山後
  • 第二章 西表礦坑
    • 第一節 內離島
    • 第二節 宇多良川
    • 第三節 聞書
    • 第四節 廢墟(一):海上孤島
    • 第五節 廢墟(二):紅樹林中
  • 第三章 台灣
    • 第一節 十六坑與小基隆
    • 第二節 廢墟(三):認識山林
    • 第三節 廢墟(四):南海的遺跡
  • 第四章 消失之處
    • 第一節 勤讀日書
    • 第二節 人與人的足跡
    • 第三節 後人來訪
    • 第四節 九州踏行
  • 第五章 證據
    • 第一節 錄音帶
    • 第二節 亞洲只有一個
    • 第三節 遺留的紀錄
    • 第四節 佐藤翁的故事
    • 第五節 真正的礦工
  • 第六章 歷史重現
    • 第一節 什麼是真實
    • 第二節 存在過的人事物
    • 第三節 與想像及記憶的對話
    • 第四節 我們的存在
  • 後記
  • 資料來源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