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沒搞懂誘因之前,別靠直覺做決策!
善用現場實驗經濟學,精準決斷事物的因果脈絡。
事情的結果為什麼和你當初想的不一樣?
幼稚園園長祭出遲到罰款,希望能約束家長準時接小孩放學,結果家長遲到的情況不減反增,這是怎麼一回事?鄰居原本熱心環保,常主動做資源回收,但自從實施空瓶罐可以兌換現金後,鄰居反而變得意興闌珊,這是為什麼?童子軍年度募款活動開始了,今年增加了分組競賽獎勵辦法,募款愈多的組別,能按募款金額拿到一定比例的高額獎金,結果總募款金額竟不如往年,問題又是出在哪裡?
這類種瓜得豆的烏龍事件,生活中層出不窮。你在哭笑不得之餘,是否也百思不得其解呢?
其實,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
誘因是人類行為最強的驅動力量,但也最是千折百轉,如果沒有先參透因果關係,誘因反而可能成為最大的破壞力量,讓事情荒腔走板,脫軌演出。因果關係並不容易駕御,偏偏人都習慣憑直覺、甚至想像,從事物的表相論斷真相,一腳踩到誘因謬誤的地雷。
人類行為一直是經濟學家感興趣的主題,行為的誘因也向來是耐人尋味的研究領域。經濟學家為了確定因果關係,不斷在研究方法上推陳出新,而本書兩位作者的現場實驗,正是行為經濟學的重大創新。他們有時深入街頭巷口,有時飛到地球的另一端翻山越嶺,為的是運用現場實驗,在真實世界裡尋找關於歧視、競爭、性別差異、慈善行為的真實答案,他們的研究不但是行為經濟學的重要里程碑,研究的結論對於個人選擇、家庭教育、企業策略乃至公共政策,更有重要寓意。
想要了解人類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精準掌握誘因設計,本書是絕對不容錯過的精采佳作!
「我用本書將經濟學從學者的象牙塔帶進你家客廳。」
──李斯特(本書作者)
金錢不是萬能,但它究竟何所能?又何所不能?
想要別人甘心掏錢捐款,該訴諸菩薩心腸?還是虛榮心理?
召募員工如何才能篩選出真正有實力的候選人?
如果你家裡有女兒,送她上女校會不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朋友聚餐應該各付各的?還是一起分攤?
如果康納曼的《快思慢想》讓你驚嘆連連,
本書兩位作者的現場實驗會更加令你大開眼界!
跟著兩位行為經濟學家的腳步,
探索大數據不說、但有效決策不能不懂的關鍵。
就算不能讓全世界都聽你的,至少做事不瞎忙、生活不吃虧!
善用現場實驗經濟學,精準決斷事物的因果脈絡。
事情的結果為什麼和你當初想的不一樣?
幼稚園園長祭出遲到罰款,希望能約束家長準時接小孩放學,結果家長遲到的情況不減反增,這是怎麼一回事?鄰居原本熱心環保,常主動做資源回收,但自從實施空瓶罐可以兌換現金後,鄰居反而變得意興闌珊,這是為什麼?童子軍年度募款活動開始了,今年增加了分組競賽獎勵辦法,募款愈多的組別,能按募款金額拿到一定比例的高額獎金,結果總募款金額竟不如往年,問題又是出在哪裡?
這類種瓜得豆的烏龍事件,生活中層出不窮。你在哭笑不得之餘,是否也百思不得其解呢?
其實,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
誘因是人類行為最強的驅動力量,但也最是千折百轉,如果沒有先參透因果關係,誘因反而可能成為最大的破壞力量,讓事情荒腔走板,脫軌演出。因果關係並不容易駕御,偏偏人都習慣憑直覺、甚至想像,從事物的表相論斷真相,一腳踩到誘因謬誤的地雷。
人類行為一直是經濟學家感興趣的主題,行為的誘因也向來是耐人尋味的研究領域。經濟學家為了確定因果關係,不斷在研究方法上推陳出新,而本書兩位作者的現場實驗,正是行為經濟學的重大創新。他們有時深入街頭巷口,有時飛到地球的另一端翻山越嶺,為的是運用現場實驗,在真實世界裡尋找關於歧視、競爭、性別差異、慈善行為的真實答案,他們的研究不但是行為經濟學的重要里程碑,研究的結論對於個人選擇、家庭教育、企業策略乃至公共政策,更有重要寓意。
想要了解人類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精準掌握誘因設計,本書是絕對不容錯過的精采佳作!
「我用本書將經濟學從學者的象牙塔帶進你家客廳。」
──李斯特(本書作者)
金錢不是萬能,但它究竟何所能?又何所不能?
想要別人甘心掏錢捐款,該訴諸菩薩心腸?還是虛榮心理?
召募員工如何才能篩選出真正有實力的候選人?
如果你家裡有女兒,送她上女校會不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朋友聚餐應該各付各的?還是一起分攤?
如果康納曼的《快思慢想》讓你驚嘆連連,
本書兩位作者的現場實驗會更加令你大開眼界!
跟著兩位行為經濟學家的腳步,
探索大數據不說、但有效決策不能不懂的關鍵。
就算不能讓全世界都聽你的,至少做事不瞎忙、生活不吃虧!
- 導讀│人生無處不相關,隨機實驗定因果/林明仁
- 推薦序│整個世界都是經濟學家的實驗室/王道一
- 序言│現場實驗:經濟學的開拓與創新/史帝文.李維特
- 前言│放下預設的鏡片看世界 探究行為的表相與真相
- 第1章│什麼能使鬼推磨?誘因為何有效或失靈?
- 第2章│男女為什麼同工不能同酬?分類廣告、迷宮和投球遊戲透露的事
- 第3章│誰說女性天生不愛競爭?母系社會的啟示
- 第4章│落寞的第二名與歡欣的第三名 用得失框架激勵學習,消弭成就落差
- 第5章│為貧窮創造平等的教育起跑線 一個大型的幼齡教育現場實驗計畫
- 第6章│終結現代歧視的關鍵句 我不是真的討厭你,只是想多賺點錢!
- 第7章│小心選擇,你可能會自食其果!尋找歧視背後隱藏的動機
- 第8章│自己的苦難自己救!掌握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資訊
- 第9章│人為何會慷慨解囊?做善事是因為菩薩心?還是虛榮心?
- 第10章│滿懷熱情也要冷靜分析 慈善事業突破傳統經營思維
- 第11章│誰還在憑想像做企業決策?善用實驗擬定策略
- 結語│人生好比實驗室
- 謝辭
- 附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