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死亡是生命的必然,但生命價值卻可以延續。
讓有限生命的器官,有機會拯救其他人。
每個人心中應該都有一份期許,若有一天,生命的靈離開了肉體,能繼續把心中的那份力量,遺留人間。讓愛永遠流傳……
透過器官受贈者奮鬥過程的書寫,做為器官勸募強而有力的吶喊,盼望透過它,讓有勇氣的人愈來愈多!
台灣是亞洲器官捐贈比率最高的國家,但依然有很多器官衰竭的患者苦苦等待機會。
在器官移植過程中的所有人,需要更大的勇氣──腦死的患者需要家屬的勇氣,捐贈出有用器官;勸募器官的社工,要忍著家屬的不諒解,希望他們可以捐出心愛家人的器官,至於等待移植病人呢?為了要等到老天爺及捐贈家屬給的機會,也必須為自己的病情奮戰,直到機會降臨。
三位接受「心臟移植」的受贈者,希望透過他們現身說法,盼為器官勸募注入強心針!
本書特色
◆關於器官捐贈,以及移植你要懂的事。
◆三位接受「心臟移植」的病人,現身說法。
專文推薦 (按姓名筆劃排列)
以「精神」而言,移植倫理一直是醫學領域最嚴肅的一個區塊,我相信您必須多少用些心「研讀」,越用心,收穫就越多。──江仰仁林口長庚醫院移植中心副主任
每個人的身體都有使用期限,只是我們無法確切得知期效。大自然也有固定循環,不停地以不同型態轉換資源,一個生命的消失,經常是另一個生命新生的開始。看完這本書,相信你對器官捐贈一定會有不同以往的看法。──鍾年晃政治評論員
當自己有限的生命走到盡頭,如果器官還能在他人身上存續,那麼死亡就不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價值的延續,大愛精神的展現,圓滿價值的完成。──魏 崢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院長
讓有限生命的器官,有機會拯救其他人。
每個人心中應該都有一份期許,若有一天,生命的靈離開了肉體,能繼續把心中的那份力量,遺留人間。讓愛永遠流傳……
透過器官受贈者奮鬥過程的書寫,做為器官勸募強而有力的吶喊,盼望透過它,讓有勇氣的人愈來愈多!
台灣是亞洲器官捐贈比率最高的國家,但依然有很多器官衰竭的患者苦苦等待機會。
在器官移植過程中的所有人,需要更大的勇氣──腦死的患者需要家屬的勇氣,捐贈出有用器官;勸募器官的社工,要忍著家屬的不諒解,希望他們可以捐出心愛家人的器官,至於等待移植病人呢?為了要等到老天爺及捐贈家屬給的機會,也必須為自己的病情奮戰,直到機會降臨。
三位接受「心臟移植」的受贈者,希望透過他們現身說法,盼為器官勸募注入強心針!
本書特色
◆關於器官捐贈,以及移植你要懂的事。
◆三位接受「心臟移植」的病人,現身說法。
專文推薦 (按姓名筆劃排列)
以「精神」而言,移植倫理一直是醫學領域最嚴肅的一個區塊,我相信您必須多少用些心「研讀」,越用心,收穫就越多。──江仰仁林口長庚醫院移植中心副主任
每個人的身體都有使用期限,只是我們無法確切得知期效。大自然也有固定循環,不停地以不同型態轉換資源,一個生命的消失,經常是另一個生命新生的開始。看完這本書,相信你對器官捐贈一定會有不同以往的看法。──鍾年晃政治評論員
當自己有限的生命走到盡頭,如果器官還能在他人身上存續,那麼死亡就不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價值的延續,大愛精神的展現,圓滿價值的完成。──魏 崢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院長
- 名人推薦
- 推薦序一 以輕鬆的方式理解器官捐贈與移植——江仰仁
- 推薦序二 成就大愛的風範——鍾年晃
- 推薦序三 同體大愛,生命無限——魏崢
- 作者序 我們都需要勇氣
-
序章 關於器官捐贈及移植你要懂的事
-
第一講 器官移植的架構
-
第二講 器官捐贈的流程
-
第三講 等候者的資格和優先順序決定,以及可能衍生的醫學倫理問題
-
第四講 器官捐贈者的來源與器官取得
-
第五講 什麼是無心跳器捐
-
第六講 死刑犯器官捐贈的爭議
-
第七講 接受器官移植然後呢?
-
-
第一部 登場
-
第一章 被閰王暫時遺忘的人——梁永斌
-
生日的驚奇
-
卡山
-
轉機中的危機
-
上海醫院的新奇經驗
-
-
第二章 A型人格——姜運䄊
-
山難
-
前衛派
-
其介如石
-
受苦即是消業障
-
-
第三章 上帝呼的巴掌——李金祥
-
OHCA
-
無效醫療
-
泥沼
-
-
-
第二部 交會
-
士為知己者死
-
白老鼠
-
心臟重建中心的潘老師
-
推銷員
-
京奧慘案
-
第二座山
-
蘇醫師的生日
-
走鋼索
-
法律學分課
-
七次郎
-
細胞記憶
-
-
第三部 未完.待續
-
第一章 開另一扇窗
-
愛的逃亡
-
小天使
-
享受生命,把握當下
-
-
第二章 刺鳥
-
母親蒙難記
-
奉獻即是修行
-
-
第三章 風繼續吹
-
脫離枷鎖
-
攝影師
-
讓愛新生
-
-
- 後記 這一趟路的感想——梁永斌
- 後記 享受新生——李金祥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