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謝謝你在我們心裡:器官受贈者的暖心奮鬥,與器官勸募的強力呼喚。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38317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死亡是生命的必然,但生命價值卻可以延續。
讓有限生命的器官,有機會拯救其他人。

每個人心中應該都有一份期許,若有一天,生命的靈離開了肉體,能繼續把心中的那份力量,遺留人間。讓愛永遠流傳……

透過器官受贈者奮鬥過程的書寫,做為器官勸募強而有力的吶喊,盼望透過它,讓有勇氣的人愈來愈多!

台灣是亞洲器官捐贈比率最高的國家,但依然有很多器官衰竭的患者苦苦等待機會。

在器官移植過程中的所有人,需要更大的勇氣──腦死的患者需要家屬的勇氣,捐贈出有用器官;勸募器官的社工,要忍著家屬的不諒解,希望他們可以捐出心愛家人的器官,至於等待移植病人呢?為了要等到老天爺及捐贈家屬給的機會,也必須為自己的病情奮戰,直到機會降臨。

三位接受「心臟移植」的受贈者,希望透過他們現身說法,盼為器官勸募注入強心針!

本書特色
◆關於器官捐贈,以及移植你要懂的事。
◆三位接受「心臟移植」的病人,現身說法。

專文推薦 (按姓名筆劃排列)
以「精神」而言,移植倫理一直是醫學領域最嚴肅的一個區塊,我相信您必須多少用些心「研讀」,越用心,收穫就越多。──江仰仁林口長庚醫院移植中心副主任

每個人的身體都有使用期限,只是我們無法確切得知期效。大自然也有固定循環,不停地以不同型態轉換資源,一個生命的消失,經常是另一個生命新生的開始。看完這本書,相信你對器官捐贈一定會有不同以往的看法。──鍾年晃政治評論員

當自己有限的生命走到盡頭,如果器官還能在他人身上存續,那麼死亡就不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價值的延續,大愛精神的展現,圓滿價值的完成。──魏 崢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院長
  • 名人推薦
  • 推薦序一 以輕鬆的方式理解器官捐贈與移植——江仰仁
  • 推薦序二 成就大愛的風範——鍾年晃
  • 推薦序三 同體大愛,生命無限——魏崢
  • 作者序 我們都需要勇氣
  • 序章 關於器官捐贈及移植你要懂的事
    • 第一講 器官移植的架構
    • 第二講 器官捐贈的流程
    • 第三講 等候者的資格和優先順序決定,以及可能衍生的醫學倫理問題
    • 第四講 器官捐贈者的來源與器官取得
    • 第五講 什麼是無心跳器捐
    • 第六講 死刑犯器官捐贈的爭議
    • 第七講 接受器官移植然後呢?
  • 第一部 登場
    • 第一章 被閰王暫時遺忘的人——梁永斌
      • 生日的驚奇
      • 卡山
      • 轉機中的危機
      • 上海醫院的新奇經驗
    • 第二章 A型人格——姜運䄊
      • 山難
      • 前衛派
      • 其介如石
      • 受苦即是消業障
    • 第三章 上帝呼的巴掌——李金祥
      • OHCA
      • 無效醫療
      • 泥沼
  • 第二部 交會
    • 士為知己者死
    • 白老鼠
    • 心臟重建中心的潘老師
    • 推銷員
    • 京奧慘案
    • 第二座山
    • 蘇醫師的生日
    • 走鋼索
    • 法律學分課
    • 七次郎
    • 細胞記憶
  • 第三部 未完.待續
    • 第一章 開另一扇窗
      • 愛的逃亡
      • 小天使
      • 享受生命,把握當下
    • 第二章 刺鳥
      • 母親蒙難記
      • 奉獻即是修行
    • 第三章 風繼續吹
      • 脫離枷鎖
      • 攝影師
      • 讓愛新生
  • 後記 這一趟路的感想——梁永斌
  • 後記 享受新生——李金祥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