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知识产权的国民待遇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06/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250426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國民待遇原則在知識產權體系中具有基石性作用。本書基于歷史考察和文本分析,系統闡釋國民待遇原則在主要知識產權公約中的內涵和適用性,揭示可能導致隱蔽性例外的原因及應對。通過深入分析法實踐和法理問題,對化背景下國民待遇的影響進行批判性思考,探究如何在一國法自治內對國民待遇進行解釋,以實現拓展政策空間與履行義務間的平衡。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作者简介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拟解决的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六、组织结构
    • 七、创新点
  • 目录
  • 第一章 利益之争:原则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为什么引入国民待遇原则
    • 第二节 历史嬗递中的先见与失误
    • 第三节 对比其他原则的独特价值
      • 一、与独立保护原则之间的关系:对地域性限制的补充与协调
      • 二、与最低保护标准原则之间的关系:对保护失衡的克服与妥协
      • 三、与最惠国待遇原则之间的关系:对歧视的认知与消解
    • 第四节 超国民待遇的妥协与争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逻辑之光:公约条款的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如何界定“国民”与“待遇”
      • 一、国民待遇之国民的界定
      • 二、国民待遇之待遇的界定
    • 第二节 雏形:《巴黎公约》与《伯尔尼公约》
      • 一、《巴黎公约》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对象
      • 二、《巴黎公约》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
      • 三、《伯尔尼公约》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对象
      • 四、《伯尔尼公约》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
    • 第三节 深化:《罗马公约》与《华盛顿公约》
      • 一、《罗马公约》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对象
      • 二、《罗马公约》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
      • 三、《华盛顿条约》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对象
      • 四、《华盛顿条约》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
    • 第四节 界碑:《TRIPS协议》
      • 一、《TRIPS协议》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对象
      • 二、《TRIPS协议》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
    • 第五节 趋势:WIPO互联网条约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 一、《WIPO版权条约》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对象
      • 二、《WIPO版权条约》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
      • 三、《WIPO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对象
      • 四、《WIPO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
      • 五、《UPOV公约》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对象
      • 六、《UPOV公约》中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守护之盾:原则适用的例外
    • 第一节 为什么研究国民待遇的例外
    • 第二节 最低保护标准:反向差别待遇的起源
      • 一、《伯尔尼公约》与中国著作权保护(1991—2001年)
      • 二、《TRIPS协议》与中国对专利权(品种权)或其申请权转让的限制
      • 三、《伯尔尼公约》与美国对著作权登记的要求
    • 第三节 起源国的权利状态:对知识产权独立性的否定
      • 一、《巴黎公约》中商标注册的规定
      • 二、《伯尔尼公约》中保护期的规定
    • 第四节 实质性互惠条款:利益对价带来保护差异
      • 一、《伯尔尼公约》中实用艺术作品保护模式之互惠
      • 二、《伯尔尼公约》中非缔约国是否给予充分保护之互惠
      • 三、《伯尔尼公约》中追续权承认之互惠
      • 四、《伯尔尼公约》中翻译权十年制限制之互惠
      • 五、《罗马公约》中再度使用录音制品报酬请求权之互惠
      • 六、《UPOV公约》中特定属或种的品种权保护之互惠
    • 第五节 特别立法:对现有体系的实质规避
      • 一、公共借阅权的特别立法
      • 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特别立法
    • 第六节 中国的应对
      • 一、告别超国民待遇的历史
      • 二、洞悉起源国的权利状态
      • 三、擅用双边规则中的互惠
      • 四、迎接特别立法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挑战之路:原则与实践的互动
    • 第一节 如何评价国内外司法实践?
      • 一、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案例及争议
      • 二、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 第二节 国民待遇原则适用时的隐性歧视
      • 一、事实性歧视
      • 二、程序性歧视
    • 第三节 国民待遇原则与特殊权利保护制度
      • 一、特殊权利保护制度
      • 二、特殊权利的国民待遇
    • 第四节 国民待遇原则与自主创新
      • 一、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探索
      • 二、自主创新政策与国民待遇原则的关系
      • 三、全球化时代的自主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探索之门:全球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全球化如何影响国民待遇原则
    • 第二节 对知识产权域内立法的影响
    • 第三节 对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政策的影响
    • 第四节 知识产权规则的国际统一化趋势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网站与电子资源
    • 二、公约、条约、协议与其他法律法规文件
    • 三、中文参考文献
    • 四、外文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专有名词的中英文全称、简称及缩略语
  • 附录二 中国已加入的世界知识产权公约名录
  • 附录三 知识产权公约的国民待遇条款摘录
    • 一、《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 二、《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
    • 三、《保护表演者、音像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罗马公约》
    • 四、《关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
    • 五、《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 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 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 八、《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78年文本)
    • 九、《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1991年文本)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