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现代知识产权法概论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6136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用最简炼的语言对知识产权法进行了讲解,全书提纲挈领,内容精炼,使学生更容易的进入知识产权法这个学科中来。本书主要面向非法学本科生,特别是理工类院校的本科生,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语言生动活泼,并在内容上有所侧重,是一本集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法律教材。
本次改版的重点内容是增补近年来新增的相关司法解释及案例教学,并对全书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了结构调整,使之更适合教学使用。
  • 版权信息
  • 目录
  • 本书编委会
  • 第三版说明
  • 第二版说明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制度的发生
      • 一、 知识产权制度在西方的发生
      • 二、 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的萌芽
    • 第二节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
      • 一、 晚清中国知识产权法的肇始
      • 二、 20世纪80年代重启国门
      • 三、 新的世纪、新的篇章
    • 第三节 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 一、 知识产权的基本发展趋势
      • 二、 法典化的呼声渐高
    • 第四节 知识产权的基础问题
      • 一、 知识产权的概念、范围和类型
      • 二、 知识产权的形态及其与物权的区别
      • 三、 知识产权的特征
  • 第二章 著作权法
    • 第一节 著作权的客体
      • 一、作品的概念
      • 二、作品的种类
      • 三、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 第二节 著作权的主体
      • 一、自然人
      • 二、法人或其他组织
    • 第三节 著作权的归属
      • 一、著作权归属的基本原则
      • 二、著作权归属的基本类型
    • 第四节 著作权的内容
      • 一、著作人身权
      • 二、著作财产权
    • 第五节 邻接权(相关权)
      • 一、邻接权的概念和范围
      • 二、与邻接权相关的概念
      • 三、出版者权
      • 四、表演者权
      • 五、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 六、广播组织者权
    • 第六节 著作权的行使与限制
      • 一、著作权的行使
      • 二、著作权的限制
    • 第七节 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基本类型
      • 二、法律救济的主要途径
      • 三、著作权侵权诉讼
  • 第三章 专利法
    • 第一节 专利权的客体
      • 一、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条件
      • 二、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条件
      • 三、丧失新颖性的例外
      • 四、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 第二节 专利权的主体
      • 一、先发明原则与先申请原则
      • 二、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
      • 三、合作发明创造
      • 四、委托发明创造
      • 五、外国人
    • 第三节 专利权的取得、内容与限制
      • 一、专利权的取得
      • 二、专利权的内容
      • 三、专利权的期限和终止
      • 四、专利权的限制
    • 第四节 专利申请的复审与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 一、专利申请的复审
      • 二、专利权的无效
    • 第五节 专利权的保护
      • 一、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 二、专利侵权的法律救济
      • 三、假冒专利的处理
      • 四、专利权滥用的规制
    • 第六节 国防专利
      • 一、国防专利的概念
      • 二、国防专利的密级
      • 三、国防专利的申请
      • 四、国防专利的应用
  • 第四章 商标法
    • 第一节 商标权的客体
      • 一、商标的概念和特征
      • 二、商标的构成要素
      • 三、商标的种类
    • 第二节 商标权的主体
      • 一、商标权的原始主体
      • 二、商标权的继受主体
    • 第三节 商标权的取得和丧失
      • 一、商标权的取得
      • 二、商标权的丧失
    • 第四节 商标权的内容、限制与行使
      • 一、商标权的内容
      • 二、商标权的限制
      • 三、商标权的行使
    • 第五节 商标权的保护
      • 一、概述
      •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 三、商标侵权行为的判定
      • 四、管辖和诉讼时效
      • 五、商标侵权的救济
    • 第六节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
      • 二、驰名商标的立法背景
      • 三、驰名商标的认定
      • 四、驰名商标的保护
  • 第五章 其他知识产权
    • 第一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 一、概述
      •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客体与主体
      • 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取得
      • 四、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内容及行使
      • 五、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限制
      •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保护
    • 第二节 植物新品种权
      • 一、概述
      •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取得
      •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内容
      • 四、植物新品种权的限制
      • 五、植物新品种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 六、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行为及法律责任
    • 第三节 地理标志权
      • 一、概述
      • 二、中国对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体系
      • 三、地理标志侵权行为及法律责任
    • 第四节 商号权
      • 一、概述
      • 二、商号权的取得
      • 三、商号权的内容
      • 四、商号权的法律保护
    • 第五节 商业秘密权
      • 一、商业秘密
      • 二、商业秘密权
      • 三、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 四、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
    • 第六节 域名权
      • 一、域名
      • 二、域名权
      • 三、域名权的取得、变更与注销
      • 四、域名的法律保护
  • 第六章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 第一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概述
      • 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成因
      • 二、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种类
      • 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进展
    • 第二节 《巴黎公约》
      • 一、《巴黎公约》产生的背景
      • 二、《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
      • 三、《巴黎公约》的保护范围
      • 四、其他规定
    • 第三节 《伯尔尼公约》
      • 一、《伯尔尼公约》产生的背景
      • 二、《伯尔尼公约》的基本原则
      • 三、最低保护标准
      • 四、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规定
    • 第四节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 一、TRIPs协议产生的背景
      • 二、TRIPs协议与其他相关国际公约的关系
      • 三、TRIPs协议的基本原则
      • 四、TRIPs协议的保护范围
      • 五、执法与争端解决机制
  • 第七章 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
    • 第一节 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概述
      • 一、知识产权管理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 二、知识产权运用的概念和特征
      • 三、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 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目标
      • 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
      • 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主要内容
      • 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
    • 第三节 知识产权运用的主要形式
      • 一、知识产权转让
      • 二、知识产权许可
      • 三、知识产权质押
      • 四、知识产权运用的其他形式
  • 附录一 专利申请流程图
  • 附录二 商标申请流程简图
  • 第三版后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