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会展创意设计源流

出版日期
2018/09/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251031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全球知識網絡時代,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給設計帶來了全新的模式。會展設計領域也不例外,當今,社會交互、人機交互、可持續設計等已成為具有引領性的設計新潮。在這種背景下,《會展創意設計源流》一書從研究人類會展活動的源頭開始,就“設計之源”“早期的美術展覽設計”“世博會中的設計”“創意產業與會展創意設計”“會展主題創意設計”“形形色色的展會設計”“城市會展品牌設計”“數字展示設計”“會展綠色設計”“會展體驗設計”等會展設計問題依次探討。這是一部基於設計學領域對會展設計進行系統性研究的專著。從本書中所呈現的“趣味性主題博物館設計”“懶人展會設計”“秀”展示設計以及“智慧展會設計”等篇章中不難發現,具有創新性是這部著作的鮮明特點。書中不少觀點如“設計是現代社會最活躍的生產力”等是首次提出。與此同時,在對“面向未來的會展創意設計”等的探討方面,也體現了本書在研究上具有“大設計”的思維與前瞻性的視角。可以說,這是一部探索會展設計的歷史由來、當下狀態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力作。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前言 Foreword
  • 目录
  • 第一章 古代会展活动
    • 一、古代岩壁绘画
      • (一)人类的始祖
      • (二)最早的岩画
      • (三)岩壁画的发展
    • 二、古代展会演变
      • (一)人的装饰展示
      • (二)原始图腾展示
      • (三)商业展览的序曲
      • (四)古代有组织的展览
      • (五)古代会议的滥觞
      • (六)古代的节事活动
    • 三、古代会展空间
      • (一)石器遗址
      • (二)集市之展
      • (三)宗庙场所
      • (四)宫殿博物
      • (五)建筑展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会展设计溯源
    • 一、从《周易》谈起
      • (一)设计之源
      • (二)《园冶》中的空间设计理论
      • (三)从《建筑批评学》看会展设计
    • 二、沙龙展览的兴盛
      • (一)沙龙的起源
      • (二)沙龙演变为展览
      • (三)早期的美术展览设计
    • 三、现代设计的摇篮
      • (一)现代设计的产生背景
      • (二)现代设计史的开端
      • (三)从产品设计到展示设计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世博会中的设计
    • 一、万国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的缘起
      • (二)伦敦万国博览会
      • (三)《国际展览公约》与国际展览局
    • 二、博览会中的设计批评
      • (一)一次成功的展览设计
      • (二)对展品设计的批评
      • (三)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
    • 三、不断创新的世博会设计
      • (一)一切始于世博会
      • (二)世博会对创新设计的推动
      • (三)世博会中的创新设计案例
      • (四)上海世博会中的设计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创意产业与会展创意设计
    • 一、创意产业的兴起
      • (一)创意产业理论溯源
      • (二)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
      • (三)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
    • 二、“新的可能”——创意设计
      • (一)全球的设计创意服务
      • (二)我国设计创意服务的发展
      • (三)设计教育与创意设计的未来
    • 三、“与众不同”——会展创意设计
      • (一)会展设计的文化维度
      • (二)会展创意设计的特点
      • (三)会展创意设计的整合应用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会展主题创意设计
    • 一、世博会的主题化设计
      • (一)主题演绎体系的深化
      • (二)“一个世纪的进步”
      • (三)展示活动的主题化设计
    • 二、展会主题设计的创意
      • (一)展览艺术的装饰
      • (二)会展设计的主题化
      • (三)主题博物馆的创意设计
    • 三、艺术展会探索性主题设计
      • (一)艺术展会繁荣背后的乱象
      • (二)主题创意的无限可能
      • (三)启示:信息·生态·智慧
      • (四)面向未来的主题设计与探索
      • (五)探索性展会主题设计心得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形形色色的展会设计
    • 一、从“间谍博物馆”谈起
      • (一)吸人眼球的专题博物馆
      • (二)展览设计的传统与创新
      • (三)趣味性主题博物馆设计
    • 二、“懒人”展会设计
      • (一)“懒人”有理
      • (二)“懒人”设计
      • (三)形式各异的懒人展会设计
    • 三、“秀”展示设计
      • (一)时装秀设计
      • (二)灯光秀设计
      • (三)实景秀活动设计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城市会展品牌设计
    • 一、会展设计与城市形象
      • (一)城市形象设计问题
      • (二)会展品牌与城市形象
      • (三)城市功能形象的会展设计体系
    • 二、会展场馆品牌设计
      • (一)城市会展场馆
      • (三)会展场馆品牌创意设计案例
    • 三、品牌展会设计
      • (一)品牌产品展览设计
      • (二)品牌展览会设计
      • (三)品牌会议设计
      • (四)品牌节事活动设计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数字展示设计
    • 一、“互联网+设计”
      • (一)设计思维模式的变革
      • (二)网络会展的发展
      • (三)网上展览设计
    • 二、数字博物馆
      • (一)博物馆网站与社交媒体
      • (二)新媒体环境中的博物馆
      • (三)技术与数字化的创举
    • 三、智慧展会设计
      • (一)智慧会展的兴起
      • (二)智慧博物馆设计
      • (三)智慧展览设计案例评析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九章 会展绿色设计
    • 一、绿色设计的兴起
      • (一)绿色设计的哲学思辨
      • (二)绿色环保标志
      • (三)绿色设计的实践案例
    • 二、绿色展览空间
      • (一)绿色材料的使用
      • (二)手工打造的展览空间设计
      • (三)模块化空间设计
      • (四)便于搭建的空间设计
    • 三、绿色环保型展台
      • (一)会展展具材料及应用原则
      • (二)模块化展览用具的历史发展
      • (三)绿色环保展台设计的标准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十章 会展体验设计
    • 一、体验设计的理论发展
      • (一)“体验”概念的由来
      • (二)从“体验经济”到“体验设计”
      • (三)设计中的设计
    • 二、展示空间与体验设计
      • (一)展示互动体验设计的创意
      • (二)展示互动体验设计的实施
      • (三)展示互动体验的设计方式
    • 三、会展体验设计案例评析
      • (一)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索尼3D世界
      • (二)斯图加特核子研究中心互动展览
      • (三)荷兰House of Bols体验空间
      • (四)刚果河——中非艺术展
      • (五)用乐高建造的世界遗产展
      • (六)伦敦太极拳展览
      • (七)上海申源电力展示设计
      • (八)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面向未来的会展创意设计
    • 一、可持续设计的发展
      • (一)可持续设计的历史由来
      • (二)“我们共同的未来”
      • (三)“设计在人人设计的时代”
    • 二、展示设计中的可持续设计
      • (一)可持续展示设计的内涵
      • (二)交互式可持续展示设计
      • (三)可持续展示设计案例
    • 三、设计未来与未来设计
      • (一)关于“设计未来”
      • (二)面向未来的设计
      • (三)“大设计”
      • 本章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