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列宁国际战略思想与实践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4203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列宁的国际战略思想与实践是当代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开端和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书的基本任务是梳理、分析和总结列宁的国际战略思想与实践,即列宁领导的苏维埃如何处理世界革命与和平共处的关系,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制度的关系。然后在这些梳理中理清历史,探寻意义与启发,进行相关评述。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目录
  • 导言
  • 第一章 列宁国际战略思想的产生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一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垄断形成
      • 二 资本主义国家矛盾加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三 第二国际的瓦解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 四 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苏维埃的处境
    • 第二节 主要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 二 马克思主义战争与和平观
      • 三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准则
      • 四 其他人对列宁的影响
    • 第三节 帝国主义时代及巴黎公社的经验
      • 一 “帝国主义时代”的提出
      • 二 列宁对战争与和平的判断
      • 三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 第二章 世界革命
    • 第一节 出发点
      • 一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 二 国内外形势所迫
      • 三 苏维埃社会主义革命的进展
    • 第二节 发展演变
      • 一 俄国革命将成为世界革命的开端
      • 二 苏俄是国际社会主义的火炬和榜样
      • 三 苏俄是世界革命的策源地
      • 四 发展本国经济为世界革命创造条件
    • 第三节 主要内容
      • 一 世界革命的性质
      • 二 世界革命的形式
      • 三 世界革命的目的
    • 第四节 世界革命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三章 和平共处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平共处
      • 一 相关界定和几点说明
      • 二 《和平法令》的提出
      • 三 战略定位
    • 第二节 两制和平共处
      • 一 两制和平共处思想的初步提出
      • 二 两制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
    • 第三节 两制和平共处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 一 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
      • 二 和平竞赛
      • 三 对资本主义保持警戒
    • 第四节 两制和平共处的意义
      • 一 打开了苏维埃外交的新局面
      • 二 为建设社会主义电气化打下基础
  • 第四章 主要外交实践
    • 第一节 处理大国关系
      • 一 苏德关系
      • 二 苏英关系
      • 三 苏法关系
      • 四 苏美关系
    • 第二节 处理周边关系
      • 一 与主要毗邻国家的关系
      • 二 与主要伊斯兰国家关系
  • 第五章 世界革命与和平共处的历史统一性和局限性
    • 第一节 世界革命与和平共处的统一性
      • 一 维护国家根本利益
      • 二 和平共处是实现世界革命的策略
      • 三 永久和平是最终指向
    • 第二节 列宁国际战略的历史效应与局限性
      • 一 理论效应
      • 二 实践效应
      • 三 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