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乡村土地制度与文化景观:以1690~1930年代的广惠交界地为例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3991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传统乡村文化的深度发掘及其景观空间的保护成为当今中国乡村发展的紧迫课题。为揭示文化景观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本书选取中国小农经济末期(1690~1930年代)华南沿海广惠交界地传统客家聚居区为例展开分析,揭示了小农经济末期土地制度对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形态的驱动机制,探寻了乡村景观空间宏观结构动态过程的量化研究途径,并以结构性的思想模式解读了乡村文化景观的构造过程。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羊城学术文库学术委员会
  • 羊城学术文库总序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相关概念解析
    • 1.2 选题背景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选题意义
    • 1.5 研究案例的选取及其时空界定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第2章 文献评述
    • 2.1 文化景观相关经典理论
    • 2.2 风景园林体系下的乡村文化景观本体研究
    • 2.3 景观形态与土地制度之关系的研究进展
    • 2.4 景观形态研究方法的进展
    • 2.5 小结
  • 第3章 同期转变的生存环境与土地赋役制度
    • 3.1 “迁海—复界”事件影响下客家生存条件与观念的转变
    • 3.2 土地赋役制度转变与新的社会结构
    • 3.3 小结
  • 第4章 宗族地权配置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经济体系
    • 4.1 广惠交界地宗族地权配置的新特点
    • 4.2 新型地权配置原则下的“社会—经济”体系
    • 4.3 小结
  • 第5章 土地制度主导下的人地关系及其空间导向
    • 5.1 “社会—经济”体系下人地关系的性质导向
    • 5.2 人地关系性质导向下地域景观空间塑造之量化原则
    • 5.3 小结
  • 第6章 文化景观空间的动态组织
    • 6.1 适应乡村空间的建模思想
    • 6.2 模型基本设置
    • 6.3 空间过程模拟
    • 6.4 空间动力模型在广域空间内的适用性检测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重新发现历史
    • 7.2 结论
    • 7.3 创新点
  • 第8章 余论
    • 8.1 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与现代空间规划的逻辑冲突
    • 8.2 乡村社会组织特征制约下的规划模式问题
    • 8.3 宏观空间结构规划引导策略
    • 8.4 小结
    • 8.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深圳博物馆藏土地契约文书记录
  • 附录B 元胞自动机模型核心代码节选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