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内容以新时代中国社会历史方位为叙事背景研究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观念演进和基本指向,深刻阐释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和生成规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全景展现青少年发展任务与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内在耦合性,深刻揭示青少年道德信仰认同与生成的复杂境遇和实践路向;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个维度梳理青少年道德信仰实践生成的默化路径、教化路径、强化路径和内化路径。
- 封面
- 书名页
- 文前辅文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道德信仰的认同逻辑
-
一 道德信仰的思维逻辑与形态演进
-
(一)道德信仰的思维方式
-
(二)道德信仰的思维逻辑
-
(三)道德信仰的思维特征
-
(四)道德信仰的形态演进
-
-
二 道德信仰的承认关系与认同模式
-
(一)道德信仰的承认理论
-
(二)道德信仰的承认关系
-
(三)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
-
-
三 道德信仰的思维工具与概念隐喻
-
(一)道德语言:道德信仰的思维工具
-
(二)道德隐喻:道德信仰的概念隐喻
-
-
-
第二章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基本内涵
-
一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基本含义
-
(一)青少年善良意志的主观需要
-
(二)青少年认以为真的思维方式
-
(三)青少年观察世界的理性法则
-
-
二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结构模式
-
(一)青少年——确信之信的主体
-
(二)道德信仰——可信之信的客体
-
(三)青少年与道德信仰——信信与共的主客体关系
-
-
三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主要功能
-
(一)定向功能——明德治国
-
(二)调节功能——崇德齐家
-
(三)教育功能——立德树人
-
(四)自律功能——习德修身
-
-
-
第三章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
-
一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维度
-
(一)青少年道德认知
-
(二)青少年道德情感
-
(三)青少年道德意志
-
(四)青少年道德行为
-
-
二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理论
-
(一)思维能力说:认知发展理论
-
(二)重要他人说:精神分析理论
-
(三)角色扮演说:符号互动理论
-
(四)观察学习说:社会学习理论
-
-
三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认同模式
-
(一)道德观察者——智慧认同模式
-
(二)道德依恋者——情感认同模式
-
(三)道德模仿者——偶像认同模式
-
(四)道德缔约者——契约认同模式
-
-
-
第四章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发展向度
-
一 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时代理据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公民道德建设
-
(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
-
二 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当代指向
-
(一)幸福:在自利与互利之间
-
(二)至善:在底线与高蹈之间
-
(三)自由:在个人与集体之间
-
(四)和谐:在德性与规范之间
-
-
三 青少年道德信仰生成的内在规律
-
(一)认知发展规律——规范→情感→理性
-
(二)能力递进规律——自选择→自组织→自控制
-
(三)境界提升规律——自发→自觉→自由
-
(四)价值演进规律——利害→是非→善恶
-
-
-
第五章 青少年道德信仰的生成路径
-
一 家庭之维——自然式的默化路径
-
(一)家庭功能建构
-
(二)家庭教养关系
-
(三)家庭美德默化路径
-
-
二 学校之维——应然式的教化路径
-
(一)学校道德教育
-
(二)“有效学校”道德教育
-
(三)学校道德教化路径
-
-
三 社会之维——使然式的强化路径
-
(一)社会道德规范
-
(二)社会道德环境
-
(三)社会公德强化路径
-
-
四 个人之维——释然式的内化路径
-
(一)道德同一性建构
-
(二)道德信仰生成
-
(三)个人品德内化路径
-
-
- 结语
- 版权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5114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