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元明北京建都与粮食供应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5300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从自然条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这一历史理论的重要视角切入,研究元明北京建都及其粮食供应问题。建都北京,有地理位置优势,但是难处在于粮食供应。为解决京师粮食供应,元明清三朝创行漕运,从东南运粮。随之出现运河漕运、黄河、淮河治理的难题,因此江南官员学者提出发展华北西北水利,就近解决京师粮食供应,或恢复海运,生动地展现了时人受自然条件制约的历史场景。本书研究了元明都燕的地理观念及其变化、北方农业与京师仰食东南的矛盾及意识、漕运海运与地理条件的关系及认识。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引言
  •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序言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基本问题概述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基本问题概述
      • 三 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 清人研究概述
      • 二 20世纪的主要研究成果
      • 三 有益的启示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本书的任务
      • 一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 二 研究重点难点
      • 三 创新点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关于京师地理条件的观念及变化
    • 第一节 元明以前人们的观念
      • 一 汉、唐、北宋时期人们对都城地理优势的认识
      • 二 宋、辽、金、南宋“天地之中”观念的变化
    • 第二节 元明时期人们的认识与实践(上)
      • 一 元两都制、明两京制确立的认识基础
      • 二 关于京师地理位置优势的共同认识
      • 三 关于“北乃天下之中”“燕乃地之胜”的观念
    • 第三节 元明时期人们的认识与实践(下)
      • 一 对京师战略位置与统治安全的忧虑
      • 二 对京、边粮食供应与京师粮食安全的议论
    • 第四节 辨析与评论
      • 一 北京处于“天时地利以限南北”的中心位置
      • 二 多种因素促成北京成为元明都城
      • 三 对都燕之不同认识的析论
  • 第二章 关于北方农业生产与京师仰食东南的矛盾及意识
    • 第一节 元明以前人们的观点
      • 一 汉唐人们对黄河流域农田水利与京师粮食供应关系的看法
      • 二 汉唐国家对西北农田水利管理的法规化意识
      • 三 汉唐人们对长江流域地理条件与农业发展状况的见解
      • 四 北宋时人们对北方地理条件与农业发展关系的认识
    • 第二节 元明时期人们的认识与实践(上)
      • 一 利用北方地理条件发展农田水利的自觉认识与实践
      • 二 西北农田水利管理之法规化意识的恢复和淡漠
      • 三 关于畿辅地理条件与农田水利成效的批评意见
    • 第三节 元明时期人们的认识与实践(下)
      • 一 京师粮食供应仰给东南的基本国策
      • 二 江南官员学者对江南赋税之重的强烈意识及其论证
      • 三 江南官员学者发展西北水利的主张与客观效果
      • 四 北方官员反对发展西北水利的认识根源与经济根源
    • 第四节 辨析与评论
      • 一 关于北方农业状况评价的辨析
      • 二 元明北方赋役轻重问题
      • 三 京师粮食依赖东南政策之得失及其认识根源、历史根源析论
      • 四 江南官员学者发展西北水利主张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 第三章 关于漕运、海运与地理条件的关系及认识
    • 第一节 元明以前人们的观念
      • 一 汉、隋、唐、宋时期人们对漕运与京师粮食供应关系的观点
      • 二 宋金时人们对华北平原水源条件与京边粮食供应关系的认识
    • 第二节 元明时期人们的认识与实践(上)
      • 一 对京通之间地势水源问题的争论
      • 二 对运河水源不足与利用运河困难的共同认识与实践
      • 三 国家对漕运管理之法典化意识的形成与加强
    • 第三节 元明时期人们的认识与实践(下)
      • 一 对海运、漕运供应京师粮食的肯定评价
      • 二 对漕运负面后果的见解
      • 三 明代对恢复海运的三种意见
    • 第四节 辨析与评价
      • 一 对历代漕运制度初步总结之分析
      • 二 对运河与漕政弊端议论的评价
      • 三 对于漕运违反自然条件的总评论
      • 四 对明代关于海运三种意见的辨析
      • 五 关于建都与粮食运输关系议论的评价
  • 结语 理论启示和实践意义
    • 一 历史理论的地位和价值
    • 二 前人实践与认识对现实政治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再版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