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为著名伦理学学者李建华的文集,收录了其近年来的时事道德评论、书序及书评文章。全书围绕伦理与事理,结合当下社会道德热点事件,探究转型期中国社会道德生活的变化,寻找伦理学理论的创新路径,在理论反思中探索伦理学如何扎根中国土壤、总结中国经验、解决中国问题、凸显中国风格。作者以伦理学学者的知识与良知回应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难题,涉及政治伦理、经济伦理、教育伦理、信息伦理、法律伦理、职业伦理、家庭伦理等领域,探讨学做人、学做事的基本道理。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文前辅文
- 前言
- 目录
-
一 时评
-
道德就应该始终站在制高点上
-
谁在挑战这个社会的道德底线
-
告密文化盛行绝对不是好事
-
要高度重视风险社会的来临
-
警惕封建腐朽思想死灰复燃
-
我还是要感谢“感谢贫穷”
-
道德底线为什么不容突破
-
艺人逃税的背后
-
在这个可以言说和不可言说的世界里
-
“奋斗幸福观”的三重伦理意蕴
-
无须在乎排名 但要心中有数
-
没有师道尊严 哪来立德树人
-
“白眼”的背后
-
在这个喧嚣的年代,我们究竟如何学雷锋
-
在物理与伦理之间
-
作风建设为什么永远在路上
-
心中有快乐 天天便是节
-
坚持以人民为本的社会治理
-
我们为什么这样忙
-
新目标开启教育新征程
-
如何理解美好生活需要
-
怎样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
好大学贵在有特色,强在坚持特色
-
别忘了,“双一流”前面有“世界”二字
-
尊重人才是培养领军人才的根本
-
低欲望社会的可能性道德风险
-
迎新季,大学校长到底说点啥好
-
父亲与领导岂可同日而语
-
诚实于自我,也不过是动物而已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最强音
-
“干部成长感恩谁”这个问题不用讨论
-
领导干部的道德定力如何养成
-
人民百姓才是正能量的真正来源
-
着力培养城市生态公民
-
道德冷漠,为何让我们如此不安
-
毕业典礼送“拒腐礼”,值得称道
-
中国式高考:我的感悟
-
完善信用体系 构建信用社会
-
莫让“教授治学”成为大学行政化的助推器
-
新型智库要学会“站式服务”
-
大学领导贵在有“书生气”
-
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
-
官德建设的法治之维
-
共生:共享的存在论基础
-
廉洁是一种永不衰竭的道德
-
青年与道德
-
《人民的名义》:政绩也要讲道德
-
《人民的名义》唤醒久违的热情
-
做理论上的清醒者
-
企业家应当如何讲道德
-
文化自信的内在机理
-
家风家教:激发传统文化正能量
-
为师者“三思”
-
嫉妒为何变凶残
-
密切关注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的新变化
-
政党伦理之思
-
-
二 书评
-
共享文明何以可能
-
思想的沉重与飘逸
-
阶层正义,何种正义
-
人性的全方位透视
-
来自价值生活的现实关怀
-
伦理学关切现实的三个层次
-
理论源于生活,责任重于泰山
-
打开道德资本的逻辑之门
-
寻求大学改革的“善治”境界
-
先擎大纛开新派
-
宋明儒诚学思想的开拓
-
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的力作
-
-
三 书序
-
《湖湘伦理学文集》序言
-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及其权益保障》序
-
“中南大学伦理学研究书系”总序
-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库”总序
-
《商业广告伦理构建》序
-
“国家治理与现代伦理研究丛书”序
-
《敌人论》序
-
《社会转型时期弱势心理研究》序
-
《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伦理批判》序言
-
《政府效能建设研究》序
-
《论道德自由》序言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丛书”序
-
《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伦理关系研究》序
-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多功能经营发展方式研究》序言
-
《灾难与救助——灾难管理中民间志愿者组织研究》序
-
“公共治理与公共管理研究丛书”总序
-
《传统家训的伦理之维》序
-
《WTO后过渡期中国政府改革研究》序
-
农民工问题与社会正义
-
《农村社会学新论》序言
-
《企业家行为:一种伦理规范分析》序
-
《伦理学与公共事务》简介
-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5056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