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相继出现五个割据政权,分别是汉族张氏的前凉和李氏的西凉,氐族吕氏的后凉,鲜卑秃发氏的南凉,匈奴沮渠氏的北凉。五凉政权管辖的范围东至今甘肃甘谷、天水,西及天山南北,将河西走廊等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包括在内。五凉历史是古代民族史、西北边疆史和古代丝绸之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分为十个专题,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为基础,全面还原五凉政权的兴衰更替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文前彩插
- 总序
- 目录
- 前言
- 序言
- 引言
-
〖卷一〗 绪论篇
-
第一节 河西经济区的崛起
-
一 早期的畜牧业经济基础
-
二 农业的产生及农牧结合经济格局的确立
-
三 丝路贸易的兴起和主要城镇的形成
-
-
第二节 凉州封建政治格局的奠定
-
一 封建行政体制的建立
-
二 最早的割据政权——窦融政权
-
-
第三节 汉晋之际的河西民族问题
-
一 汉代“羌胡”问题
-
二 魏晋时期的民族态势
-
-
-
〖卷二〗 前凉篇
-
第一节 前凉肇基
-
一 张轨出任凉州刺史
-
二 张轨的政治
-
-
第二节 割据局面的演成
-
第三节 前凉的强盛
-
一 张骏的政治
-
二 张重华的政治
-
-
第四节 前凉衰亡
-
一 政治的衰落
-
二 统治集团的内讧
-
三 前秦灭前凉
-
-
-
〖卷三〗 后凉篇
-
第一节 后凉立国
-
一 吕光征西域
-
二 后凉的建立
-
-
第二节 前期政治
-
一 尖锐的民族矛盾
-
二 氐族本位政治
-
-
第三节 后期政治
-
一 吕纂和吕隆的腐朽统治
-
二 诸吕相残
-
-
第四节 后凉灭亡
-
-
〖卷四〗 南凉篇
-
第一节 南凉立国
-
一 秃发乌孤的早期战略
-
二 南凉的建立
-
-
第二节 秃发利鹿孤的政治
-
一 修结邻好
-
二 兴理内政
-
-
第三节 秃发傉檀的政治
-
一 入主姑臧
-
二 姑臧时期的外患内忧
-
-
第四节 南凉灭亡
-
一 “韦宗观衅”与“东苑之诛”
-
二 穷兵黩武以至于亡
-
-
-
〖卷五〗 西凉篇
-
第一节 西凉立国
-
第二节 李暠的政治
-
一 著姓政治
-
二 “东伐”战略
-
-
第三节 李歆的政治
-
第四节 西凉灭亡
-
-
〖卷六〗 北凉篇
-
第一节 北凉立国
-
一 沮渠蒙逊起义和段业初立
-
二 沮渠蒙逊夺权和北凉立国
-
-
第二节 沮渠蒙逊时期的政治
-
一 审时度势,示外以弱
-
二 安定民生,注重经济
-
三 搜求谠言,招礼英贤
-
四 整肃纪纲,厉行法治
-
五 驱逐南凉,迁都姑臧
-
六 摧毁西凉,廓清走廊
-
七 通使宋魏,期应一统
-
-
第三节 北魏灭凉
-
第四节 北凉绪余
-
-
〖卷七〗 民族篇
-
第一节 十六国时期河西主要民族的地位与作用
-
一 羌
-
二 匈奴
-
三 汉
-
-
第二节 鲜卑事迹
-
一 “秃发氏”的由来
-
二 “凉州之乱”
-
-
第三节 卢水胡事迹
-
第四节 民族融合趋势
-
-
〖卷八〗 经济篇
-
第一节 汉晋之际河西经济区的变迁
-
一 河西经济区的形成
-
二 汉魏之际河西经济区的曲折发展
-
三 五凉时期河西经济区的繁荣
-
-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长足进步
-
一 人口资源的剧增
-
二 自给程度的提高
-
-
第三节 前凉农商并举的政策
-
一 劝课农桑
-
二 恢复货币流通,发展商业贸易
-
三 张轨铸钱说质疑
-
四 注重民生,发展经济
-
-
第三节 诸凉政权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举措
-
一 利用人力物力资源,扩大区域开发
-
二 发展屯垦,广田积谷
-
三 开发牧场,增加畜牧业产出
-
-
第四节 北魏太武帝时期的西域经济战略
-
-
〖卷九〗 著姓篇
-
第一节 门第与特权
-
第二节 著姓之优势
-
第三节 著姓之功能
-
-
〖卷十〗 文教篇
-
第一节 五凉政权的“文教兼设”
-
第二节 文化与学术的昌盛
-
一 经学和玄学
-
二 史学
-
三 文学
-
四 佛学
-
五 艺术
-
-
第三节 五凉时期河西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
第四节 五凉文化的历史影响
-
-
〖附录〗
-
一 五凉世系表
-
二 《五凉史探》再版前言
-
三 《五凉史探》后记
-
四 《五凉史探》再版后记
-
- 索引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52167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