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从战国时期至清代,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大量的地方性立法。“省例”是清代省级政府制定的规范本省具体事宜的地方性立法。本书在对各省省例存世情况简要介绍后,从省例的含义、性质、产生、刊刻、汇编、适用效力及其与中央立法的关系等方面,对清代省级地方立法进行了综合性阐释。通过对代表性省例《治浙成规》和“当赃取赎”法律问题的微观分析,可以发现清代地方立法并非中央立法的简单复制,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由各省根据省情因地制宜的产物。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序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及价值
-
二 学界研究成果综述
-
三 研究材料之准备
-
四 本研究基本内容
-
五 研究方法
-
-
第一章 清代主要省例之介绍
-
一 江苏省
-
二 浙江省
-
三 福建省
-
四 山东省
-
五 广东省
-
六 湖南省
-
七 河南省
-
八 四川省
-
九 江西省
-
十 直隶省
-
十一 山西省
-
十二 安徽省
-
十三 陕西省
-
-
第二章 清代地方立法综论
-
第一节 清代省例概论
-
第二节 清代地方的条例刊刻制度
-
第三节 清代省例的汇编
-
第四节 现代视野下的清代地方立法
-
第五节 中央大一统下的清代地方立法
-
-
第三章 省例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治浙成规》概述
-
第二节 《治浙成规》的性质及“成规”的性质
-
第三节 清代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的关系
-
第四节 影响清代地方立法的各种因素
-
小结
-
-
第四章 清代的赃物“善意取得”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各省的地方立法
-
三 地方立法活动过程之分析
-
四 余论
-
-
第五章 “通行”考论
-
第一节 清代法律渊源概论
-
第二节 “通行”考论
-
- 结语
-
附录一 清代则例、省例目录初编
-
一 宫中
-
二 宗人府
-
三 内务府
-
四 内阁
-
五 吏部
-
六 户部
-
七 礼部
-
八 兵部
-
九 刑部
-
十 工部
-
十一 六部
-
十二 理藩院
-
十三 都察院
-
十四 太常寺
-
十五 光禄寺
-
十六 国子监
-
十七 各部院
-
十八 省例
-
- 附录二 《治浙成规》内容摘要
- 附录三 清代山东、江苏等省省例对各级地方官员回籍路费支给的规定
- 主要参考资料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5123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