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马克思人学道路是于存在论的根基处开辟的,是人学史上发生的一次“存在论断裂”。马克思开辟了“直面生活”的存在论道路,“人的感性生活”构成了人成其为人的最本原的基础、最充足的根据、最后的原因。本书从存在论的视角切入,比较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人学的存在论思想及其价值论意蕴。全书共分为十二章,分别探讨了“存在论”“实体本体论”“人学新路向”“存在论的方法论意义”“人的本质”“自由个性”“共产主义思想”等与马克思主义存在论及人学相关的问题。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丛书编委会
- 代序一 在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2015年12月26日)
- 代序二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新中国70年成功实践暨第四届全国党校系统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7月20日)
- 丛书出版前言
- 目录
-
第一章 “存在”论
-
第一节 因果与还原
-
第二节 实体与本体
-
第三节 现成与生成
-
第四节 在者与存在
-
第五节 是与应该
-
-
第二章 实体本体论的基本建制及其动摇
-
第一节 实体本体论人学的基本建制
-
第二节 存在论的感性转向:费尔巴哈的贡献及限度
-
第三节 费尔巴哈“未竟”的事业与马克思的使命
-
-
第三章 存在论断裂与马克思的重建
-
第一节 存在论承诺:马克思人学不可或缺的意义维度
-
第二节 我生活故我在:马克思开辟的人学存在论道路
-
第三节 感性生活本体论的价值论意蕴
-
-
第四章 马克思开辟的人学新路向
-
第一节 从“理性”拉回“感性”
-
第二节 从“无我”回归“有我”
-
第三节 从“实存”转向“生存”
-
第四节 从“天国”降到“尘世”
-
-
第五章 马克思人学存在论革命的方法论意蕴
-
第一节 “现成论”向“生成论”的跃进
-
第二节 “思辨理智”向“人类理智”的回归
-
第三节 “共时性”向“历时性”的转化
-
第四节 “单向度”向“总体性”的提升
-
第五节 解构原则与建构原则的统一
-
-
第六章 马克思人学存在论革命的哲学史意义
-
第一节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终结了实体本体论的强大传统
-
第二节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突破了实践本体论的传统价值
-
第三节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现代生存哲学的本体诉求
-
第四节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开辟了西方人学的现代路向
-
第五节 “物质”何以不能构成人之存在的本体论基础
-
-
第七章 人的本质:马克思的五个命题与方法论革命
-
第一节 “人是什么”:弥久而时新的“斯芬克司之谜”
-
第二节 马克思界定人的本质的五个命题
-
第三节 马克思破译人学“斯芬克司之谜”的方法论
-
-
第八章 人何以为本:价值论缘起,存在论解决
-
第一节 缺乏价值论意蕴的存在论是无效的
-
第二节 从存在论嬗变看人本价值的变迁
-
第三节 “以人为本”不是一个存在论命题
-
-
第九章 人本神话: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前提反思
-
第一节 “人的物化”与“物的人格化”的背反
-
第二节 “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的背反
-
第三节 人的独立性与物的依赖性的背反
-
第四节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垄断化的背反
-
第五节 个体片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背反
-
第六节 人的异化生存与自由本性的背反
-
第七节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背反
-
第八节 虚假的共同体与真实阶级意识的背反
-
-
第十章 共产主义思想:跃迁与升华
-
第一节 批判路径的断裂:共产主义思想何以创生
-
第二节 思想内涵的提升:究竟何谓共产主义
-
第三节 学术话语的变革:如何言说共产主义
-
第四节 实现途径的跃迁:共产主义何以可能
-
-
第十一章 “自由个性”的价值维度
-
第一节 人的发展维度:人的依赖性和物的依赖性的双重超越
-
第二节 社会形态维度:人类社会的高级形态
-
第三节 价值理想维度:以人为本的完成形态
-
第四节 生存体验维度: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
第五节 人类行走在通往“自由个性”的途中
-
-
第十二章 走向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
第一节 不必讳言个人:科学个人观的创立
-
第二节 个人之外没有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不能遮蔽个体向度
-
第三节 社会之外没有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不能降低为个人主义
-
第四节 “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一个彻底的集体主义命题
-
第五节 共产主义社会本质上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
第六节 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结
-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5392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