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佛曰 :從禪學中學習人生哲理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16421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跟著佛學過生活,其實一點也不枯燥
身體即是廟,兩耳為菩提,生活中,何處不可修行?
一百多個禪學故事,為你點亮一盞明燈,陪你走過人生風雨

本書以各種短篇故事,教讀者在日常中將禪學活學活用
禪,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磨礪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修養
實際運用本書哲理後,你會發現,你的心靈更輕鬆、生活更順利、事業更成功!


【關於做人……】
一位高僧接待一位來訪的居士。然而,吃飯的時候,只剩下一個小碗和一個大碗,於是高僧將大碗推到居士面前,而居士也張口就吃。高僧不禁皺眉:沒想到他一點都不懂得禮讓!
看著高僧不悅的面容,居士說:「既然是您將大碗推讓給我,我再推讓回去,不就違背了您的誠意?難道您把大碗讓給我不是真心的嗎?如果您不是真心的,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
★真誠對待他人,才是最珍貴的處世之道!如果以虛情假意、過分客套來待人,又怎能結交到真心的朋友?

【關於處事…】
有位擅長卜算的高僧,閒來無事為自己算了一卦,竟算出自己的死期就在後天凌晨!他在震驚過後便冷靜下來為自己安排好後事,然而,隨著時間逼近,他卻絲毫沒有接近死亡的跡象,他開始擔心卜算出了錯、眾人會不會不再相信他的名聲,於是,太陽升起的那一刻,他竟選擇從藏經閣上跳下……
★沒有人永遠不會犯錯!所以,敢於承擔責任才是最明智的,千萬不要為了面子犯下更大的錯誤……

【關於學習……】
曾有一位女子想到寺廟中修行,禪師告訴她:「你的呼吸就是梵唱,你脈搏的跳動就是鐘鼓,你的身體就是廟宇,你的兩耳就是菩提,無處不是清靜,又何必非要到寺廟中生活呢!」
★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有心、只要努力,在哪裡都能學習,在哪裡都能成就人生!

【關於心態……】
曾有一位禪師撞見了來到他家中翻箱倒櫃的小偷,由於禪師非常貧窮,小偷什麼錢也找不到,於是禪師脫下自己的外衣:「你大老遠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你把這件衣服帶走吧!」小偷驚慌離去,第二天,禪師看見自己的外衣整齊疊好了放在門口。
★用寬恕代替懲罰、用體諒代替責罵,用豁達的心胸面對世人,不但自己的人生道路會越走越寬,也能為別人照亮一條坦途!


世事紛擾是否令你心浮氣躁?
人際關係是否經常使你感到疲憊?
工作、生活是否常常覺得不順利?
來讀讀佛學中的故事吧!
也許本書能為你開啟觀看這個世界的全新視角!
  • 前言
  • 第一章 說佛一字立掃禪堂三天——注重提升自身修養
    •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護法韋陀
    • 修行要靠自己
    • 把心拿來,我為你安心
    • 什麼是佛法大意
    • 身體便是廟,兩耳就是菩提
    • 什麼是夠了呢
    • 超越一切世俗觀念,捨棄一切塵想與貪欲
    • 八風吹不動
    • 平常心是道
    • 孔雀雖有七色身,不如鴻鵠能高飛
    • 滿足就是藏在付出的懷抱裡
    • 過去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
  • 第二章 慈行普渡眾生——懂得與人和諧相處
    • 會占卜的人不給自己卜卦
    • 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
    • 沒有錯與對之分
    • 讓你吃飽飯
    • 天上的明月會給你照路
    • 是這樣嗎
    • 對自己微笑,也對他人微笑
    • 需要協調的生活層面很多
    • 委婉是一道善意的門縫
    • 月光乃我佛也
    • 我為什麼不試著去愛呢
    •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切莫執著,不可猶豫,你自己勉勵吧
    • 水裡和地上都做錯了,才會兩頭倒楣
    • 成人之美,容人之德
    • 挑得更多,挑得更穩
  • 第三章 禪的本意就是靜靜思考——培養處事能力
    • 確實是最好的紙了
    • 大師,您又笑何物
    • 練得身形似鶴形
    • 生活中注意守好六根
    • 這種事大可不必太認真
    • 大度者才能自制
    • 從現在開始重修你的命運
    • 那東西會害人的
    • 既要看破紅塵,又要普渡眾生
    • 明天還會有落葉飄下來
    • 人言可畏
    • 飯中間才會有黃豆
    • 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
    • 當然是歸送禮的人了
    • 不要去指責他人
  • 第四章 上根利器也,須當頭棒喝——探索培養人才的方法
    • 性空,才無姓
    • 佛祖與眾生沒有區別
    • 心裡只有一個「整齊」標準
    • 不必謝我,這是你的勞動所得
    • 水浸靈山亦通明,一炷高香常相伴
    • 忍受雕琢之苦
    • 你只會這一招就夠了
    • 你尚未體驗自然的法則
    • 不過一碗飯
    • 琴弦有短有長,有粗有細
    • 本性都是善良的
    • 我是忍辱仙人
    • 禪語不會說得太直白
  • 第五章 大千世界內,一個自由身——突破傳統的觀念
    • 過於在乎自己的姿勢
    • 大鵬鳥一展翅能否飛越生死
    • 錯矣,錯矣
    • 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 隨喜、隨喜
    • 你的心地多好啊
    • 退步原來是向前
    • 出門在外,難免心情不好
    • 把自己先放低
    • 一撞化解一段惡緣
    • 世上萬物無常
    • 人到矮簷下,一定要低頭
  • 第六章 不辭小水,方成海洋——保持正確的心態
    • 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 沒有擺脫不了的憂鬱
    • 佛性平等,賢愚一致
    • 不要太心急,慢慢整理,能趕得及
    • 為了除去師父的閒名
    • 生命比古董更無價
    • 時時處處必須捨得
    • 有一口新井
    • 當然是佛名貴
    • 能征服精神的人,強過能攻城占池
    • 心地透明,了無一物
    • 丟進河裡了,我看你們怎麼辦
    • 沒有努力的需要,所以才會亂生枝節
    • 人活一輩子,苦難一輩子
  • 第七章 事無完善,但能完成——樹立責任意識
    • 一字千金
    • 佛珠還在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要量刑得當
    • 精進用功
    • 老師我做了
    • 我寧願下地獄
    • 泥濘路上才能留下腳印
    • 這都幾天了,怎麼還沒有來
  • 第八章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時刻具有創新意識
    • 我才不給你們留下模仿的機會
    • 你善解塑像,不善解佛性
    • 樹和鴿就很悠閒
    • 此子粗俗不堪,只怕難成大器
    • 怎樣才能除掉雜草
    • 重來一次
    • 做回你的師父吧
    • 不生不滅,就是佛
    • 要擯棄的是一切固執
    • 執著而不懂得變通,失敗的根源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