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农村“集体主义”是在中国农村地区实行的,村集体占有生产资料,组织生产生活的社会体系。自成立之时起,“集体主义”就成为当代农村社会最为基本的存在形态,且影响至今,是影响中国农村变迁的关键因素。而本书则是分析一个长时段的村庄历史经验,考察当代农村“集体主义”完整的变迁过程。通过历史过程研究,本书提出,农村集体主义是在组织和产权两个核心制度规定下不断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形塑了农村现代发展路径的多样性。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序言
- 目录
-
第一章 引论:为什么要研究集体主义?
-
第一节 集体主义对中国社会意味着什么?
-
第二节 集体主义对学术理论意味着什么?
-
第三节 本书如何认识集体主义?
-
-
第二章 苏南的农村集体:经验与研究
-
第一节 农村集体主义的概念理解
-
第二节 集体主义与农村基层治理研究
-
第三节 产权研究中的农村集体主义
-
第四节 河村:苏南集体主义历程中的个案
-
-
第三章 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农村集体主义的建立
-
第一节 从互助组到合作化:村庄集体主义的开始
-
第二节 “大跃进”:仓促的大集体实践
-
第三节 调整:寻找适当的集体规模
-
-
第四章 人民公社:农业计划经济下的集体治理
-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集体经营
-
第二节 集体原则的分配体系
-
第三节 政治动员:集体主义的重要配件
-
-
第五章 乡村工业与集体制的发展
-
第一节 包产到户与去集体化的浪潮
-
第二节 乡村工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乡村工业的管理模式
-
第四节 集体企业与农村社区的关系
-
第五节 地方合作主义:集体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
第六章 后乡镇企业时代的集体主义
-
第一节 苏南模式转型的研究叙事
-
第二节 转制:集体企业的私有化改革
-
第三节 资本经营:新的集体经济模式
-
第四节 福利型治理:集体与村社区的关系
-
第五节 行政化:苏南集体经济的新趋势
-
-
第七章 农村集体主义的类型与历史演变
-
第一节 集体主义并未“终结”
-
第二节 集体主义的三个核心要素
-
第三节 集体制的历史类型
-
第四节 集体制演变的机制
-
第五节 集体主义:中国农村治理的独特制度
-
第六节 集体主义形塑下的中国农村变迁
-
- 档案文献
- 访谈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探寻中国农村的集体主义之谜(代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4658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