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刑事证据法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9745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刑事证据法学》以个人独著的形式,阐述了刑事证据法的原理、原则、规则,刑事证据的分类,各种具体证据的特征、判断规则等,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在刑事证据法领域的研究成果,使教科书具有了高端学术含量,体现了思想性、前沿性、实践性。本教材汲取同类教材的经验和精华,同时具有中国当下的问题意识,整合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融为一体,很大限度地反映刑事证据法学的研究成果。本教材不仅适合法学本科、研究生学习,也非常适合公检法系统和从事刑事领域工作的律师学习之用。
第三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对资料、观点进行了更新,并且在每一章后面增加
  • 版权信息
  • 目录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重印说明
  • 第三版序言
  • 第一版序言
  • 凡例
  • 第一部分 证据法导论
    • 导读
    • 第一章 刑事证据法概述
      • 一、证据法学的法学品格
      • 二、证据法与诉讼法
      • 三、刑事证据法的体系
      • 四、刑事证据法的功能
      • 讨论案例之一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13)浙刑再字第2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摘录)
    • 第二章 刑事证据法的渊源
      • 一、刑事证据法的主要法律渊源
      • 二、2012年《刑事诉讼法》
      • 三、《司法鉴定管理决定》
      • 四、《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 五、《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
      • 六、《最高法院2012年解释》
      • 七、《电子数据规定》
      • 八、《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
      • 九、刑事证据法的渊源与证据法的发展
      • 讨论案例之二 最高人民法院(2003)刑提字第5号刑事再审判决书(摘录)
    • 第三章 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 一、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概述
      • 二、证据裁判原则
      • 三、实质真实原则
      • 四、无罪推定原则
      • 五、证据合法原则
      • 六、直接和言词原则
      • 七、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 八、刑事证据法基本原则的体系
      • 讨论案例之三 黄新故意杀人案
  • 第二部分 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 导读
    • 第四章 证据的概念
      • 一、“事实说”的缺陷
      • 二、“材料说”的确立
      • 三、“证据载体”与“证据事实”
      • 四、证据的定义
      • 讨论案例之四 李旭利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
    • 第五章 证据的理论分类
      • 一、证据理论分类概述
      • 二、实物证据与言词证据
      • 三、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 五、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与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
      • 讨论案例之五 张建国贩卖毒品案
    • 第六章 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 一、证据转化为定案根据的条件
      • 二、英美法中的可采性与相关性
      • 三、大陆法中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 四、对两套概念体系的选择
      • 五、中国法中的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 六、证明力
      • 七、证据能力
      • 讨论案例之六 李刚、李飞贩卖毒品案
    • 第七章 证据证明力的法律限制
      • 一、证明力评判的两种方式
      • 二、我国刑事证据法对证明力的限制
      • 三、对相关性和真实性的法律要求
      • 四、对传来证据采信的限制性规则
      • 五、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的不同证明方式
      • 六、相互印证规则
      • 七、被告人供述的补强
      • 八、利害关系人的证言
      • 九、特殊言词证据的证明力
      • 讨论案例之七 徐科故意杀人、强奸案
    • 第八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一)——适用对象
      •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性质
      •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诉讼功能
      •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简要比较
      • 四、中国刑事证据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五、强制性排除规则
      • 六、裁量性排除规则
      • 七、瑕疵证据的补正规则
      • 讨论案例之八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粤高法刑一终字第351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摘录)
    • 第九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二)——适用程序
      • 一、非法证据排除程序概述
      • 二、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基本原则
      • 三、证明责任
      • 四、审判前的排除程序
      • 五、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方式
      • 六、初步审查
      • 七、正式调查程序
      • 八、二审法院的审查
      • 讨论案例之九 李志周运输毒品案
    • 第十章 实物证据的鉴真
      • 一、概述
      • 二、鉴真的性质
      • 三、鉴真的诉讼功能
      • 四、鉴真的方法
      • 五、对无法鉴真的实物证据的排除规则
      • 讨论案例之十 吴金义故意杀人案
  • 第三部分 证据的法定形式
    • 导读
    • 第十一章 证据的法定形式概述
      • 一、证据表现形式的法定化
      • 二、对证据形式法定化的反思
      • 讨论案例之十一 田龙泉、胡智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 第十二章 物证与书证
      • 一、物证、书证的概念
      • 二、物证、书证的特点
      • 三、对传来证据的限制使用
      • 四、物证、书证的鉴真
      • 五、物证、书证的排除
      • 讨论案例之十二 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再审判决书(2014)内刑再终字第00005号(节录)
    • 第十三章 视听资料与电子数据
      • 一、视听资料与电子数据的概念
      • 二、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证据属性
      • 三、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鉴真
      • 四、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排除
      • 讨论案例之十三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2015)海刑初字第512号刑事判决书(节选)
    • 第十四章 笔录证据
      • 一、笔录证据的概念
      • 二、笔录证据的分类
      • 三、笔录证据的作用
      • 四、侦查过程的验证
      • 五、笔录证据的排除规则
      • 讨论案例之十四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深中法刑一初字第234号刑事判决书(摘录)
    • 第十五章 鉴定意见
      • 一、多维视角下的鉴定意见
      • 二、鉴定意见的性质
      • 三、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
      • 四、专家辅助人的地位
      • 五、鉴定检材的鉴真问题
      • 六、鉴定意见的排除规则
      • 七、鉴定意见规则的制度空间
      • 讨论案例之十五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2012)闽刑终字第10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节录)
    • 第十六章 证人证言
      • 一、证人证言的概念
      • 二、证人的资格和条件
      • 三、证言笔录的证据能力
      • 四、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 五、交叉询问规则
      • 六、非法证言排除规则
      • 七、证言印证规则
      • 八、侦查人员作证问题
      • 讨论案例之十六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1998)云高刑初字第1号刑事判决书(节录)
    • 第十七章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 一、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
      • 二、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点
      • 三、被告人供述的自愿性
      • 四、非法供述排除规则
      • 五、口供印证规则
      • 六、口供补强规则
      • 讨论案例之十七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粤高法刑四终字第127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摘录)
  • 第四部分 司法证明
    • 导读
    • 第十八章 司法证明的概念与要素
      • 一、证明的性质
      • 二、司法证明的定义
      • 三、诉讼构造与司法证明
      • 四、司法证明的基本要素
      • 五、审判前程序中的事实认定
      • 讨论案例之十八 吴联大合同诈骗案
    • 第十九章 证明对象
      •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
      • 二、证明对象的分类
      • 三、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
      • 四、免证事实
      • 讨论案例之十九 郭永明等绑架案
    • 第二十章 证明责任
      •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
      • 二、英美法中的举证负担与说服负担
      • 三、大陆法中的结果责任与行为责任
      • 四、中国刑事证据法中的证明责任
      • 五、证明责任的转移与倒置
      • 六、被告人的证明责任
      • 七、法官的真相探知活动
      • 讨论案例之二十 文某非法持有毒品案
    • 第二十一章 证明标准
      •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
      • 二、英美法中的证明标准
      • 三、大陆法中的证明标准
      • 四、中国法中的证明标准
      • 五、“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
      • 六、“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运用
      • 七、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
      • 讨论案例之二十一 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刑再3号刑事判决书(摘录)
    • 第二十二章 推定
      • 一、推定的性质
      • 二、中国刑事法中的推定
      • 三、推定的功能
      • 四、推定与司法证明
      • 五、推定与犯罪构成要件的可证明性
      • 讨论案例之二十二 胡祥祯诈骗案
  • 参考文献
  • 索引(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