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不是关于诗歌写作的教程或概论,它是一本融会贯通、自道所得、以简驭繁、对别人有所启发的书。因书中谈及十个问题,故起名“十日谈”,借用传统文论话语,十谈依次为时序、明诗、声律、骈偶、诗体、语言、词体、曲体、镕裁、知音。
-
第一谈 江山代有才人出(时序)
-
一 网络诗词风波
-
二 毛泽东诗词及其他
-
三 《散宜生诗》带来兴奋
-
四 老干体是一道风景
-
五 论“诗可以玩”
-
六 江山代有才人出
-
-
第二谈 不学诗 无以言(明诗)
-
一 诗的本质
-
二 不学诗 无以言
-
三 敬畏新诗
-
四 文言的魅力
-
五 诗词创作的态度
-
-
第三谈 平平仄仄的奥秘(声律)
-
一 四声八病与永明体
-
二 平仄黏对与律诗
-
三 近体平仄格式推导
-
四 “一三五不论”吗
-
五 随心所欲不逾矩
-
六 平水韵与诗韵新编
-
-
第四谈 天对地 雨对风(骈偶)
-
一 对仗与诗词
-
二 反对与正对
-
三 工对与意对
-
四 当句对:并行与单列
-
五 流水对与呼应对
-
六 《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
-
-
第五谈 五七言 古近体(诗体)
-
一 五七言 古近体
-
二 三言体与四言诗
-
三 五言古诗(古风)
-
四 七言古诗(歌行)
-
五 五言律诗
-
六 七言律诗
-
七 五言绝句
-
八 七言绝句
-
-
第六谈 写诗就是写语言(语言)
-
一 诗始于喜悦
-
二 写诗就是写语言
-
三 无一字无来处
-
四 装点字面
-
五 自作语难吗
-
六 因病致妍及其他
-
七 作诗原是读书人
-
-
第七谈 词别是一家(词体)
-
一 词别是一家
-
二 悬一帆风正
-
三 小令慢词及声律
-
四 常用词调举隅
-
五 词韵及其运用
-
-
第八谈 散曲之蛤蜊味(曲体)
-
一 散曲的体制
-
二 平仄与对仗
-
三 对雅驯的颠复
-
四 对含蓄的颠复
-
五 谐趣与喜剧性
-
六 文字游戏与巧体
-
-
第九谈 作诗不易改诗难(鎔裁)
-
一 打开一扇新窗子
-
二 清词丽句必为邻
-
三 从得句到谋篇
-
四 这就是结构
-
五 景语与情语
-
六 成诗不易改诗难
-
-
第十谈 我诗何幸上君口(知音)
-
一 诗的启蒙
-
二 从诗词消费中获益
-
三 诗家三昧忽见前
-
四 我诗何幸上君口
-
五 干卿何事翁杨婚
-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220/11157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