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近年来, 国务院连续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等系列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信用立法。2016年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11次会议,有4次会议涉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累计通过的约95份文件中,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直接相关的有7份,约占总数的7.3%,可见其重要性。各地社会信用立法也如火如荼,然而,由于国家层面并无统一的信用立法,相关表述仍然停留于政府文件层面,各地的信用立法仍处于摸索阶段。
社会信用立法游走于公私两域,具有相当高的技术难度,必须在立法法确立的权限范围内审慎进行。本书作者作为上海市政府法制办领导、国家发改委指定的培训讲师及起草《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草案)》的参与者,多次为各部委、各地区负责社会信用工作的领导作相关培训,在此过程中对社会信用立法积累了相当的理论与第一手的实践经验。
本书稿共分八个部分,主要包括导言,关于社会信用的中央重要论述、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社会信用的概念辨析,社会信用信息的归集与使用,社会信用信息主体的权利救济, 社会信用服务机构的培育与发展,社会信用建设的上海地方实践以及附录。
作为我国第一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规范,《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草案)》正进入二审二读阶段,不日即可出台。本书若能伴随该条例出台,必将成为各地方乃至国家制定或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培训用书。同时,也可成为法学专业学生、研究者,司法实务工作者,银行等与信用密切相关的从业人员的学习指导用书。
社会信用立法游走于公私两域,具有相当高的技术难度,必须在立法法确立的权限范围内审慎进行。本书作者作为上海市政府法制办领导、国家发改委指定的培训讲师及起草《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草案)》的参与者,多次为各部委、各地区负责社会信用工作的领导作相关培训,在此过程中对社会信用立法积累了相当的理论与第一手的实践经验。
本书稿共分八个部分,主要包括导言,关于社会信用的中央重要论述、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社会信用的概念辨析,社会信用信息的归集与使用,社会信用信息主体的权利救济, 社会信用服务机构的培育与发展,社会信用建设的上海地方实践以及附录。
作为我国第一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规范,《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草案)》正进入二审二读阶段,不日即可出台。本书若能伴随该条例出台,必将成为各地方乃至国家制定或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培训用书。同时,也可成为法学专业学生、研究者,司法实务工作者,银行等与信用密切相关的从业人员的学习指导用书。
- 版权信息
- 目录
- 绪论 大数据时代的“老天爷”
-
第一章 关于信用的中央重要论述、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
-
第一节 关于信用的中央重要论述及国家政策
-
第二节 涉及信用信息的重要法律与行政法规
-
第三节 上海市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
-
第二章 社会信用的法律概念
-
第一节 社会信用的定义
-
第二节 社会信用与道德规范
-
第三节 社会信用与违法行为及诚信的关系
-
-
第三章 公共信用信息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公共信用信息的概念
-
第二节 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原则
-
第三节 公共信用信息范围及分类
-
第四节 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路径
-
第五节 公共信用信息的公开与查询
-
第六节 公共信用信息的运用
-
第七节 公共信用信息与政府公开信息
-
第八节 公共信用信息与征信信息
-
-
第四章 信息主体权益保护
-
引子
-
第一节 信用信息与相关权利
-
第二节 信用立法与个人信息保护
-
第三节 信用立法与信息主体权益救济
-
-
第五章 社会信用环境建设
-
第一节 诚信宣传教育
-
第二节 信用服务机构
-
第三节 社会信用体系
-
- 附录
- 从抽象理论到实践理性(代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