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圖解民法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20/03/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9577638694
◎能夠輕易理解民法的相關理論
◎用簡潔的說明方式能快速的記憶重點
◎以圖表方式來加深記憶
作者擅長寫作通俗法律文章,其繼「圖解憲法」及「圖解法律」之後,又一姊妹作,用一頁文、一頁圖的方式,輕鬆講解民法重要概念。文章部分,作者打破法律人的文言文,用一般人可以接受的通順文字,說明最精華的民法知識。圖表部分,作者將複雜的法律概念與條文,化約為簡單的關係圖、樹枝圖、概念圖、流程圖,以及許多比較表格。
◎用簡潔的說明方式能快速的記憶重點
◎以圖表方式來加深記憶
作者擅長寫作通俗法律文章,其繼「圖解憲法」及「圖解法律」之後,又一姊妹作,用一頁文、一頁圖的方式,輕鬆講解民法重要概念。文章部分,作者打破法律人的文言文,用一般人可以接受的通順文字,說明最精華的民法知識。圖表部分,作者將複雜的法律概念與條文,化約為簡單的關係圖、樹枝圖、概念圖、流程圖,以及許多比較表格。
- 自序
-
第一章 總則編
-
UNIT 1-1 民法的範園
-
民法的意義
-
民法的架構
-
-
UNIT 1-2 民法基本原則
-
契約自由原則
-
過失責任原則
-
所有權絕對原則
-
人的尊嚴
-
兩性平等
-
-
UNIT 1-3 民法原則的改變
-
民法的變遷
-
契約自由的限制
-
無過失責任的採用
-
所有權之社會化
-
憲法與兩性平等
-
-
UNIT 1-4 民法的法源
-
法源
-
習慣法
-
法理
-
間接法源
-
-
UNIT 1-5 權利分類
-
人身權
-
財產權
-
-
UNIT 1-6 權利作用
-
支配權
-
請求權
-
形成權
-
抗辯權
-
-
UNIT 1-7 法例
-
書面及簽名
-
簽名與蓋章
-
畫押代替簽名
-
文字與號碼
-
文字表示不符合
-
-
UNHT 1-8 權利能力
-
自然人與法人
-
自然人權利能力
-
胎兒之權利能力
-
-
UNIT 1-9 死亡宣告(一)
-
死亡宣告的要件
-
死亡時期的推定
-
-
UNIT 1-10 死亡宣告(二)
-
死亡宣告的撤銷
-
失蹤人財產的管理
-
同時死亡
-
-
UNET 1-11 行為能力
-
行為能力
-
意思能力
-
完全行為能力人
-
無行為能力人
-
限制行為能力人
-
-
UNIT 1-12 限制行為能力人
-
事前需得法定代理人同意
-
不必得到允許的行為
-
相對人催告
-
限制行為能力人取得完全行為能力
-
-
UNIT 1-13 受監護宣告
-
受監護宣告之人的監護制度
-
監護人的順序和選定
-
監護職務的執行
-
-
UNIT 1-14 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
-
受監護宣告人的監護人的權利義務
-
輔助宣告
-
輔助宣告後的法律效力
-
-
UNIT 1-15 人格權
-
權利能力、行為能力、自由不得拋棄
-
人格權之保護
-
侵害人格權之不法性
-
姓名權之保護
-
-
UNIT 1-16 住所
-
住所是法律上生活的中心
-
住所的法律效果
-
住所的種類
-
居所視為住所
-
-
UNIT 1-17 法人(一)
-
什麼是法人?
-
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的區別
-
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的設立
-
-
UNHT 1-18 法人(二)
-
法人的能力
-
法人的機關
-
法人的解散
-
-
UNIT 1-19 物(一)
-
物的意義
-
學理上物之分類
-
-
UNET 1-20 物(二)
-
不動產與動產
-
主物及從物
-
天然孳息與法定孳息
-
-
UNIT 1-21 法律行為與意思表示
-
法律行為
-
違法行為
-
事實行為
-
表示行為
-
法律行為的成立及生效要件
-
-
UNIT 1-22 法律行為分類
-
單獨行為、契約、合同行為
-
債權行為或物權行為
-
要式行為與不要式行為
-
要物行為與不要物行為
-
有償行為與無償行為
-
-
UNIT 1-23 法律行為的限制
-
法律的限制和法律行為
-
強行規定和任意規定
-
強制規定和禁止規定
-
違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
-
-
UNIT 1-24 法律行為的效力與方式
-
暴利行為
-
法律行為的方式
-
要式行為
-
不依法定方式之效力
-
-
UNIT 1-25 意思表示生效與解釋
-
有相對人之意思表示
-
意思表示撤回
-
向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意思表示
-
公示送達
-
意思表示之解釋
-
-
UNIT 1-26 虚偽意思表示
-
心中保留的意義
-
通謀所為的虛偽意思表示
-
通謀虛偽意思表示的效力
-
-
UNIT 1-27 錯誤舆誤停
-
動機錯誤
-
表示内容的錯誤
-
表示行為的錯誤
-
錯誤得撤銷
-
-
UNIT 1-28 詐欺及脅迫
-
詐欺的概念
-
詐欺的效果
-
脅迫的概念
-
脅迫的效果
-
-
UNIT 1-29 代理
-
什麼是代理?
-
代理行為的效力
-
代理的要件
-
代理人的能力
-
代理行為的瑕疵
-
自己代理和雙方代理的禁止
-
-
UNIT 1-30 無權代理與表見代理
-
無權代理
-
無權代理效力
-
授與代理權的表見代理
-
代理權繼續存在的表見代理
-
-
UNIT 1-31 無效、撤銷及承認
-
無效
-
無效的法律行為的特性
-
無效相關規定
-
撤銷
-
撤銷的效力
-
承認與同意
-
-
UNIT 1-32 無權處分
-
無權處分
-
處分行為與負擔行為
-
事後取得權利
-
數處分相互牴觸
-
無權代理與無權處分不同
-
-
UNIT 1-33 條件
-
條件
-
不許附條件的法律行為
-
期待權的保護
-
-
UNIT 1-34 期限與期間
-
期限
-
始期與終期
-
拋棄期限利益
-
期限利益的喪失
-
期間
-
-
UNIT 1-35 消滅時效
-
取得時效及消滅時效
-
時效制度的理由
-
時效的溯及效力
-
時效中斷的事由
-
債權、財產權的消滅時效
-
-
UNIT 1-36 權利的行使
-
禁止違反公益或權利濫用
-
誠實信用原則
-
自衛行為及自助行為
-
正當防衛
-
緊急避難
-
自助行為
-
-
-
第二章 債權總論
-
UNIT 2-1 債權
-
債權
-
債之發生
-
債之標的
-
-
UNIT 2-2 契約的成立
-
要約與承諾
-
意思表示一致
-
要約的拘束力
-
貨物標定賣價陳列價目表寄送
-
要約的撤回
-
遲到之承諾
-
意思實現
-
-
UNIT 2-3 懸賞廣告
-
懸賞廣告
-
數人及不知懸賞廣告而完成之情形
-
懸賞廣告的歸屬
-
懸賞廣告的撤回
-
優等懸賞廣告
-
-
UNIT 2-4 無因管理
-
何謂無因管理?
-
無因管理人的權利與義務
-
本人的義務
-
不適法無因管理
-
不法管理
-
-
UNIT 2-5 不當得利
-
不當得利是什麼?
-
不當得利的成立要件
-
不當得利請求權的發生
-
不得請求返還不當得利
-
-
UNIT 2-6 不當得利的返還
-
原物返還
-
價額償還
-
無需返還利益的狀況
-
惡意受領人的返還責任
-
向第三人請求返還
-
-
UNIT 2-7 侵權行為(一)
-
侵權行為的一般類型
-
侵權行為的結構
-
不法加害行為
-
侵害他人權利
-
損害
-
因果關係
-
故意過失
-
-
UNIT 2-8 侵權行為(二)
-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加損害於他人
-
違反保護他人的法律
-
侵權行為的舉證責任
-
共同侵權行為的責任
-
-
UNIT 2-9 特殊侵權行為(一)
-
公務員的侵權責任
-
法定代理人的責任
-
僱用人的責任
-
定作人的責任
-
動物占有人的責任
-
-
UNMT 2-10 特殊侵權行為(二)
-
工作物所有人的責任
-
商品製造人的責任
-
消費者保護法採無過失責任
-
動力車輛駕駛人的責任
-
一般危險責任
-
-
UNIT 2-11 優權行為損害賠償
-
損害賠償
-
財產上損害賠償
-
非財產上損害賠償(慰撫金)
-
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消滅時效
-
-
UNIT 2-12 種類之債、貨幣之債與利息之債
-
種類之債
-
特種通用貨幣之債
-
外國貨幣之價
-
利息之債
-
複利
-
-
UNIT 2-13 選擇之債
-
選擇權屬於誰
-
選擇權的行使
-
選擇權的移轉
-
選擇之憤的給付不能
-
選擇之債溯及效力
-
-
UNIT 2-14 損害賠償之價
-
損害賠償的方法
-
損害賠償的範圍
-
與有過失
-
賠償義務人的權利讓與請求權
-
-
UNIT 2-15 債務不履行的歸責
-
債務不履行
-
歸責事由
-
代理人或使用人的故意過失
-
-
UNIT 2-16 給付遲延
-
債務人遲延
-
受領遲延
-
受領遲延時債務人責任
-
-
UNIT 2-17 給付不能(一)
-
自始不能
-
嗣後不能
-
-
UNIT 2-18 給付不能(二)
-
UNIT 2-19 不完全給付
-
瑕疵給付
-
不完全履行的法律效果
-
加害給付
-
加害給付之賠償
-
-
UNIT 2-20 債權人的代位權
-
債權人的代位權
-
行使代位權的要件
-
行使代位權的方法及效果
-
-
UNIT 2-21 債權人的撤銷權
-
債權人的撤銷權
-
撤銷權行使的對象
-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方法
-
債權人撤銷權行使的期間
-
債權人撤銷權行使的效果
-
-
UNIT 2-22 締約過失責任與定型化契約
-
締約過失責任
-
定型化契約
-
消費者保護法
-
-
UNIT 2-23 契約的確保
-
定金
-
定金的效力
-
違約金
-
違約金的目的
-
過高違約金的減少
-
-
UNIT 2-24 契約的解除
-
法定解除權
-
約定解除權
-
解除權的行使
-
-
UNIT 2-25 同時履行抗典
-
同時履行抗辯的要件
-
同時履行抗辯的效力
-
非雙務契約而適用同時履行抗辯
-
不安抗辯權
-
-
UNIT 2-26 第三人契約
-
第三人負擔契約
-
第三人利益契約
-
第三人的權利
-
債務人的抗辯
-
要約人債務不履行時,債務人解除契約
-
-
UNIT 2-27 可分與不可分之債
-
可分的債權
-
可分的債務
-
不可分的債權
-
不可分的債務
-
-
UNIT 2-28 連带價務
-
連帶債務之對外效力
-
連帶債務之對内效力
-
-
UNIT 2-29 債權讓與
-
債權讓與的通知
-
債權讓與契約的效力
-
表見債權讓與
-
債務人對於讓與人的抗辯
-
債務人的抵銷抗辯
-
-
UNIT 2-30 清償
-
清償
-
清償人及第三人清償
-
向債權的準占有人清償
-
-
UNIT 2-31 提存
-
提存
-
提存的方法
-
提存的效果
-
-
UNIT 2-32 抵銷
-
抵銷
-
抵銷的要件
-
抵銷省略繁雜的手續
-
時效消滅債務的抵銷
-
禁止抵銷的債務
-
-
UNIT 2-33 免除與混同
-
免除債權
-
免除的效力
-
混同
-
混同的效力
-
-
-
第三章 債編各論
-
UNIT 3-1 契約種類
-
什麼是契約?
-
債各二十七種有名契約
-
契約的種類
-
-
UNIT 3-2 買賣契約(一)
-
買賣契約
-
買受人之義務
-
出賣人義務
-
-
UNIT 3-3 買賣契約(二)
-
物的瑕疵擔保
-
買受人之檢查通知義務
-
物之瑕疵擔保效力
-
-
UNIT 3-4 特種買賣契約
-
買回
-
試驗買賣
-
貨樣買賣
-
分期付償買賣
-
拍賣
-
-
UNIT 3-5 互易與交互計算
-
一般互易
-
附補足金的交易
-
交互計算
-
交互計算的效力
-
差額的確定
-
-
UNIT 3-6 贈與
-
贈與之撤銷
-
贈與人的責任
-
贈與人的瑕疵擔保責任
-
特殊贈與
-
-
UNIT 3-7 租貨
-
出租人的義務
-
承租人的義務
-
買賣不破租賃原則
-
承租人的轉租效力
-
租賃契約的消滅
-
-
UNIT 3-8 使用借貸
-
使用借貸的意義
-
對貸與人的效力
-
對借用人的效力
-
買賣破使用借貸
-
消滅時效
-
使用借貸的消滅
-
共同借用人的連帶責任
-
-
UNIT 3-9 消費借貸
-
消費借貸的意義
-
要物契約與消費借貸的預約
-
準消費借貸契約
-
物之瑕疵擔保責任
-
對借用人的效力
-
-
UNIT 3-10 僱傭
-
僱傭
-
對受僱人之效力
-
僱用人的義務
-
僱傭關係消滅
-
-
UNIT 3-11 承攬(一)
-
承攬
-
承攬人的擔保責任
-
瑕疵擔保責任期間
-
-
UNIT 3-12 承攬(二)
-
報酬的給付
-
定作人的協力義務
-
定作人的受領
-
承攬人的法定抵押權
-
-
UNIT 3-13 旅遊
-
旅遊為不要式契約
-
旅客的義務
-
旅客的變更權
-
旅遊未完成前旅客的終止權
-
旅遊營業人之義務
-
-
UNIT 3-14 出版
-
出版權的授與和消滅
-
出版人和出版權授與人的權利
-
出版權授與人的義務
-
出版人的義務
-
-
UNIT 3-15 委任
-
受任人的義務
-
委任人的義務
-
委任契約的終止
-
-
UNIT 3-16 經理人及代辦商
-
經理權的内容
-
共同經理人
-
代辦商
-
-
UNIT 3-17 居間
-
委託人的地位
-
居間人的義務
-
報酬
-
-
UNIT 3-18 行紀
-
所謂行紀
-
行紀人的義務
-
行紀人的權利
-
-
UNIT 3-19 一般寄託
-
受寄人的義務
-
寄託人的義務
-
寄託契約的終止
-
-
UNIT 3-20 特殊寄託
-
消費寄託
-
混藏寄託
-
法定寄託
-
-
UNIT 3-21 倉庫
-
倉庫準用寄託的規定
-
倉庫營業人的義務
-
倉庫營業人的權利
-
-
UNIT 3-22 貨品運送
-
物品運送
-
託運人的權利義務
-
受貨人的權利義務
-
運送人的義務
-
運送人的責任
-
-
UNIT 3-23 旅客運送及承攬運送
-
運送人的權利
-
運送人的義務
-
渾送人的責任
-
減免責任約款的效力
-
承攔運送的意義
-
承攬運送人的權利
-
承擴運送人的責任
-
-
UNIT 3-24 合夥
-
公同共有
-
合夥的内部關係
-
合夥的外部關係與連帶責任
-
合夥的入夥和退夥
-
合夥的解散
-
-
UNIT 3-25 隱名合夥
-
隱名合夥人與出名營業人的關係
-
損益計算及分配
-
隱名合夥人與第三人的關係
-
隱名合夥的終止
-
-
UNIT 3-26 合會
-
合會的意義
-
合會的成立
-
標會的方法
-
會首及會員交付會款的期限
-
倒會的善後
-
-
UNIT 3-27 指示證券
-
被指示人和領取人的關係與抗辯
-
指示人和領取人的關係
-
指示人和被指示人的關係
-
指示證券的讓與
-
指示證券消滅
-
-
UNIT 3-28 無記名證券
-
無記名證券發行人的給付義務
-
無記名證券發行人的責任
-
無記名證券發行人的抗辯權
-
持有人的交還義務
-
無記名證券的喪失
-
-
UNIT 3-29 終身定期金
-
終身定期金的要式性
-
終身定期金的法律上關係
-
終身定期金的給付時期
-
終身定期金的消滅與例外
-
終身定期金的權利不得轉讓
-
-
UNIT 3-30 和解
-
和解的效力
-
和解的分類
-
和解的撤銷
-
-
UNIT 3-31 保證契約
-
保證債務的範圈
-
保證人對債權人可以主張的權利
-
先訴抗辯權
-
先訴抗辯權的喪失
-
保證人清償之效力
-
保證責任除去與免除
-
-
UNIT 3-32 人事保證
-
保證人之賠償責任
-
人事保證的期間
-
保證人的終止權
-
僱用人的通知義務
-
減輕或免除賠償責任
-
僱用人對保證人請求權的短期消滅時效
-
人事保證的消滅
-
-
-
第四章 物權編
-
UNIT 4-1 物權概述
-
物權是什麼
-
物權法定主義
-
物權的種類
-
物權的分類
-
-
UNIT 4-2 物權的效力
-
排他效力
-
優先效力
-
追及效力
-
-
UNIT 4-3 物權變動
-
不動產物權的變動
-
動產物權的變動
-
-
UNIT 4-4 善意取得
-
登記的推定效力
-
不動產物權的善意取得
-
動產之善意取得動產
-
-
UNIT 4-5 物權之消滅
-
所有權與其他物權混合
-
所有權以外物權與以該物權為標的物的權利混同
-
拋棄
-
-
UNIT 4-6 所有權
-
所有權之權能
-
物之成分與天然孳息之歸屬
-
物上請求權
-
-
UNIT 4-7 取得時效
-
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時效
-
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時效
-
所有權以外的財產權取得時效
-
-
UNIT 4-8 不動產相開係(一)
-
相鄰關係的規範手段
-
袋地通行權
-
-
UNIT 4-9 不動產相鄰關係(二)
-
氣響侵入
-
越界建築
-
植物枝根之刈除
-
建築物區分所有
-
-
UNIT 4-10 動產所有權
-
無主物先占
-
遺失物拾得
-
埋藏物之發見
-
-
UNET 4-11 添附
-
動產與不動產附合
-
動產與動產附合
-
混合
-
加工
-
添附之效果
-
-
UNIT 4-12 分別共有(一)
-
分別共有
-
分別共有的發生
-
應有部分
-
應有部分及共有物之處分權
-
共有人的使用收益權
-
分管契約
-
-
UNHT 4-13 分別共有(二)
-
多數決的共有物管理
-
共有物費用之分擔
-
共有人對於第三人之權利義務
-
-
UNIT 4-14 共有物的分割
-
共有物之分割與限制
-
不分割約定
-
共有物分割之方法
-
分得物之擔保責任
-
-
UNIT 4-15 公同共有
-
公同共有關係及其權利
-
依法律規定或習慣
-
公同共有人的權利
-
公同共有人的權利義務與公同共有物之處分
-
公同共有物分割之限制
-
公同共有之消滅及公同共有物之分割
-
-
UNIT 4-16 地上權(一)
-
用益物權
-
地上權
-
地上權的取得
-
地上權人的權利
-
地上權人的義務
-
-
UNIT 4-17 地上權(二)
-
積欠地租
-
地上權的拋棄
-
地上權之存續期間與終止
-
地上消滅之法律效果
-
區分地上權
-
-
UNIT 4-18 農育權
-
農育權的期限
-
未定期限農育權的終止
-
農育權的讓與
-
土地和農育工作物出租的禁止
-
農育權土地的使用方法
-
減免地租的請求
-
-
UNIT 4-19 不動產役權(一)
-
登記之排他性與優先效力
-
不動產役權的從屬性
-
不動產役權的不可分性:需役不動產分割的效力
-
不動產役權的不可分性:供役不動產分割的效力
-
-
UNIT 4-20 不動產役權(二)
-
不動產役權的種類
-
不動產役權人的必要附隨行為權
-
不動產役權人的義務
-
不動產役權的消滅
-
準用地上權之規定
-
就自己不動產之設定
-
-
UNIT 4-21 典權
-
典權的定義
-
典權之期限
-
絕賣的限制
-
典物的讓與
-
典權人留買權與找貼
-
危險分擔―非常事變的責任
-
-
UNIT 4-22 擔保物權
-
擔保物權的意義
-
擔保物權的特性
-
-
UNIT 4-23 抵押權(一)
-
普通抵押權
-
抵押權的特性
-
抵押權之實行
-
-
UNIT 4-24 抵押權(二)
-
抵押權的效力範圈
-
抵押權之次序
-
-
UNIT 4-25 抵押權(三)
-
其他權利之設定
-
法定地上權
-
第三人承受權
-
抵押權之除斥期間
-
共同抵押
-
權利抵押權
-
-
UNIT 4-26 最高限額抵押權
-
最高限額抵押權
-
擔保之限制
-
行使權利之範圍
-
原債權應確定期日及期限
-
-
UNIT 4-27 質權(一)
-
動產質權
-
設定質權的取得
-
質權之消滅
-
質權之實行
-
-
UNIT 4-28 質權(二)
-
質權人因占有標的物而生的權利義務
-
非常事變
-
權利質權
-
權利質權之設定
-
權利質權的效力
-
-
UNIT 4-29 留置權
-
留置權成立要件
-
留置權行使之限制
-
留置楼之不可分性
-
留置權之消滅
-
-
UNIT 4-30 占有(一)
-
占有意義
-
直接占有與間接占有
-
自己占有與占有輔助人
-
自主占有與他主占有
-
占有態樣的推定
-
占有的移轉
-
-
UNIT 4-31 占有(二)
-
善意佔有與惡意占有
-
萬急占有的產生
-
善意占有人
-
惡意占有人
-
占有的消滅
-
-
UNIT 4-32 占有(三)
-
占有人的自力救濟權
-
占有朝助人的自力救濟
-
占有人的物上請求權
-
各占有人的自力救濟和物上請求權
-
請求權競合
-
-
-
第五章 親屬編
-
UNIT 5-1 血親、親等
-
親屬法的範圍
-
血親
-
直系和旁系血親
-
親等
-
-
UNIT 5-2 姻親
-
姻親的定義
-
姻親的親系及親等
-
姻親關係的消滅
-
親屬關係的法律效力
-
-
UNIT 5-3 婚約
-
身分契約
-
訂婚
-
婚約的效力
-
違反婚約之損害賠償
-
解除婚約事由
-
解除婚約的賠償
-
婚約贈送物的歸還
-
-
UNIT 5-4 結婚
-
結婚的形式要件
-
結婚的年齡
-
近親不得結婚
-
一夫一妻制
-
結婚的無效
-
結婚的撤銷
-
-
UNIT 5-5 結婚的效力
-
夫妻的冠姓
-
夫妻的同居義務
-
夫妻的住所
-
貞操的義務
-
夫妻互負扶養義務
-
家庭生活費用的分擔
-
-
UNIT 5-6 離婚
-
兩願離婚
-
裁判離婚
-
其他重大事由
-
小孩歸屬
-
-
UNIT 5-7 夫妻財產制
-
三種夫妻財產制
-
夫妻財產制的訂立、變更、廢止
-
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
-
法定財產制
-
-
UNIT 5-8 法定財產制
-
各自財產的使用
-
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
-
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之保全
-
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之計算
-
-
UNIT 5-9 共同財產制、分別財產制
-
共同財產制
-
勞力所得之共同財產制
-
財產之處分
-
價務之清償
-
共同財產之分配
-
分別財產制
-
-
UNIT 5-10 父母子女關係
-
子女稱姓
-
婚生子女
-
否認父母子女關係
-
非婚生子女
-
認領
-
-
UNIT 5-11 收養
-
收養之定義
-
近親收養之禁止
-
收養之規定
-
收養之方式
-
收養之認可
-
收養之效力
-
-
UNIT 5-12 親權
-
身分上的權利義務
-
未成年子女特有財產之管理權
-
親權的行使以及負擔
-
禁止親權濫用
-
-
UNIT 5-13 監護
-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設置
-
監護人的確定
-
監護人的職務
-
財產監護
-
監護人的辭職
-
-
UNIT 5-14 意定監護
-
意定監護契約之成立
-
法院監護宣告
-
監護人有數人時
-
意定監護契約之內容
-
-
UNIT 5-15 扶養
-
互相負有扶養義務的親屬
-
扶養義務人的顺序與分擔
-
夫妻和其他人扶養權利義務
-
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的扶養義務
-
受扶養的要件
-
撫養義務的免除
-
扶養的程度
-
-
UNIT 5-16 家、親屬會議
-
家的定義
-
家長和家屬
-
家屬之分離
-
親屬會議的定義
-
親屬會議的組成
-
親屬會議的召開
-
親屬會議的決議
-
-
-
第六章 繼承編
-
UNIT 6-1 繼承
-
繼承權之取得
-
繼承人的權利義務
-
限定繼承之有限責任
-
被繼承人的一身專屬權
-
-
UNIT 6-2 繼承順序
-
配偶是當然繼承人
-
直系血親卑親屬
-
代位繼承
-
父母的繼承權
-
兄弟姊妹的繼承權
-
祖父母的繼承權
-
遺產酌給請求權
-
-
UNIT 6-3 繼承權喪失、繼承回復請求權
-
繼承權喪失的事由
-
繼承回復請求權
-
-
UNIT 6-4 應繼分
-
應繼分
-
血親繼承人的應繼分
-
配偶的法定應繼分
-
指定應繼分
-
兩岸人民繼承之特別規定
-
-
UNIT 6-5 限定繼承、拋棄繼承
-
全面限定繼承
-
限定承認
-
遺產清冊與清算
-
未陳報遺產清冊之處理
-
拋棄繼承
-
拋棄繼承權人應繼分的歸屬
-
-
UNIT 6-6 遺產分割
-
分割的自由
-
分割限制
-
遺產分割的方法
-
遺產分割的效力
-
-
UNIT 6-7 分割之實行
-
分割方法
-
扣還
-
歸扣―特種贈與
-
-
UNIT 6-8 無人繼承財產的管理
-
無人繼承財產的管理
-
繼承人的搜索和法院選任管理人
-
管理人的職務
-
清償價務與交付遺贈物之限制
-
剩餘財產的歸屬
-
-
UNIT 6-9 遺囑
-
遺囑方式
-
自書遺囑
-
公證遺囑
-
密封遺屬
-
代筆遺囑
-
特別方式—口授遺囑
-
共同遺屬無效
-
-
UNIT 6-10 遺囑的生效與撤回
-
遺囑的内容
-
遺囑能力
-
遺囑見證人資格的限制
-
遺囑何時生效?
-
遺囑撤回
-
-
UNIT 6-11 遺囑的執行
-
遺囑執行人的指定
-
遺囑執行人的限制
-
遺囑執行人的選定或法院的指定
-
遭囑執行人的報酬
-
遺囑的提示
-
封緘遺囑的開視
-
遺囑執行人的職務
-
遺囑執行人的解任
-
-
UNIT 6-12 遺贈
-
遺贈的要件
-
遭贈的拋棄及遺贈的承認
-
遺贈的種類
-
-
UNIT 6-13 特留分
-
特留分的比例
-
特留分的計算
-
遺贈的「扣減」
-
死因贈與
-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