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菜市場政治學:選舉專號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72778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近年來台灣公民社會的蓬勃發展,激起了更多人對政治事務的關注,以及對政治知識的興趣。作為研究與實踐政治學的我們,深感自己有責任將政治學轉化成更易懂的語言,走入大眾的生活裡。我們決定成立這個平台來推廣政治學的科普文章,希望讓更多人得以理解政治學的分析視角,進而依此關心、共同思辨台灣的政治狀況。我們期待能藉由此種方式為台灣的民主深化盡一份心力。
這是「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群,在這個共筆部落格的官網上對自己的定義與期許。他們提到自己如何受到《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所啟發:「社會科學家,和所有的公民及知識分子一樣,都應該加入公共議題的辯論,而不能只滿足於提出一些抽象的原則,例如民主、正義、和平。社會科學家必須對於特定的制度和政策選取立場並為其辯護,不管是福利國家、稅制,以及其他公共議題。每個人也都應該參與在這個過程,這個世界並不是區分為政治菁英和平民的對立,每個人該做的事也不只是每幾年去投一次票這樣而已。」
為了讓更多公民了解自己應該知道什麼、可以做些什麼,「菜市場政治學」的題目包山包海,上自國家認同、選舉制度、政黨與政治人物,下至政治參與、投票行為、民意調查,旁及中國因素。既然今年11月24日就要舉行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因此「菜市場政治學」決定以此為主軸,發行第一卷〈選舉專號〉來為讀者展開看待選舉的方法。正如上文皮凱提教授所言,面對公共事務,每位公民該做的事,不應該只是每幾年去投一次票,這樣簡單的動作而已。
  • 推薦序 科普中的專業與希望
  • 推薦序 政治學台灣紀元來臨前夕的一則備忘錄
  • 出版序
  • 作者介紹
  • 第一部 民主理論
    • 1-1 民主制度背後的美好假設,經得起科學檢驗嗎?
    • 1-2 誰反對一黨獨大?
    • 1-3 民主鞏固與公民社會
    • 1-4 公投利大於弊?
    • 1-5 人民能不能被信任?
    • 1-6 強盜、土匪、與他們的盟友
    • 1-7 民主政治中的反民主因子
    • 1-8 洛克論自由主義、私有產權及階級社會
    • 1-9 有任期選舉對台灣政治是傷害?
    • 1-10 民主理論下的台灣
  • 第二部 選舉制度
    • 2-1 選舉制度入門篇
    • 2-2 什麼是「多數決」?
    • 2-3 選舉抽到1號籤王,真的比較容易當選嗎?
    • 2-4 總統選舉公報為什麼沒有政見欄?
    • 2-5 換選舉制度會改變選舉結果嗎?
    • 2-6 澳洲的第三勢力如何崛起?
    • 2-7 美國大選結果為何讓人跌破眼鏡?
    • 2-8 女性政治人物的能力真的比較差?
  • 第三部 投票行為
    • 3-1 選戰策略到底是怎麼想出來的?
    • 3-2 誰能擔任最佳女主角?
    • 3-3 負面競選的「最佳成果」
    • 3-4 放颱風假真能討好小確幸選民嗎?
    • 3-5 球員拿獎牌有助縣市長連任成功?
    • 3-6 選舉配對遊戲對民主的意義
    • 3-7 台灣變天,除了原鄉!
    • 3-8 全民割闌尾之後,我們學到什麼?
    • 3-9 民主關鍵時刻的印尼總統大選
  • 第四部 政黨
    • 4-1 五〇年代初期的白色恐怖
    • 4-2 代議政治被「黨意」凌駕了嗎?
    • 4-3 為何小黨總是走向分裂?
    • 4-4 為什麼村里長有七成都是無黨籍?
    • 4-5 為什麼百年大黨會派出較難選贏的極端候選人?
    • 4-6 如何用「中位選民定理」來國民黨的看換柱戲碼?
    • 4-7 荷蘭政黨政治(上)
    • 4-8 荷蘭政黨政治(下)
    • 4-9 超有錢的政黨哪裡不好?
  • 第五部 民調
    • 5-1 民調結果和「滿意度排名」能反映真實嗎?
    • 5-2 什麼是「誘導式民調」?
    • 5-3 對比式選舉民調的錯誤解讀
    • 5-4 台灣統獨的民意分布
    • 5-5 你自認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還是都是?
    • 5-6 總統怎麼「使用」民調?
  • 第六部 政治參與
    • 6-1 太陽花社運真的帶動了青年參政風潮嗎?
    • 6-2 如何對抗假新聞?
    • 6-3 為什麼參加社會運動?
    • 6-4 鍵盤參戰
    • 6-5 網戰元年
    • 6-6 日本年輕人對政治不感興趣?
    • 6-7 不能認命的反抗
    • 6-8 社會運動有什麼影響力?
    • 6-9 PTT評論行為分析
    • 6-10 是誰「覺醒」了?
  • 第七部 中國因素
    • 7-1 為什麼跟政府爭取選舉權很困難?
    • 7-2 民主與重分配
    • 7-3 從「協調財」觀點看中國威權對台灣民主的潛在衝擊
    • 7-4 全球民主退潮下看「中國模式」與「太陽花運動」
    • 7-5 中國因素與台灣校園民主
  • 譯名對照
  • 注釋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