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以万科股权之争和阿里上市为代表的一系列公司治理事件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分散股权时代。在分散股权时代,上市公司、监管当局和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公司治理的挑战?本书通过基于对一个个既相互独立又内在关联的个案的经济观察,剖析背后的缘由、逻辑和趋势,试图勾勒出一幅在分散股权时代如何选择公司治理模式的图画。全书语言通俗,见解独到有深度,适合所有关注互联网金融、公司治理、国企改革的研究者、大学师生、企业人士阅读。
- 版权信息
- 前 言
-
第一篇 “万科股权之争”与我国资本市场分散股权时代的来临
-
万科股权之争:我国资本市场分散股权结构时代的来临?
-
从狭义产权保护到人力资本投资激励的全覆盖
-
谁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
“险资举牌”是单纯的并购吗?
-
“血洗”董事会:上市公司不堪承受之重?——南玻A高管集体辞职事件引发的思考
-
-
第二篇 国企改革与混合所有制
-
理解混合所有制
-
国有企业未来需要一场“现代公司革命”
-
完善治理结构:国企薪酬问题的根本出路
-
国企混改,我们应该期待什么样的员工持股方案?
-
-
第三篇 对产权内涵的重新认识
-
哈特的不完全合约理论与“现代股份公司之谜”
-
霍姆斯特姆和他的激励合约设计理论
-
对哈特不完全合约理论的几个误解
-
国企整合难治霾
-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非公产权?
-
民资成为控股股东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
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性质的转变有那么重要吗?
-
-
第四篇 从万科到阿里:公司控制权安排的新革命
-
阿里上市启示录
-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公司治理
-
从万科到阿里:公司控制权安排的新革命
-
-
第五篇 如何为公司治理营造积极的外部环境?
-
产业政策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
政府具有制定产业政策的能力吗?
-
市值管理的“误区”与公司治理的回归
-
互联网金融的实质与监管理念
-
“三位一体”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框架的构建
-
-
第六篇 在分散股权时代如何选择公司治理模式?
-
从葛文耀到董明珠:从国企改制而来的上市公司特殊的传承问题
-
如何使险资、养老金成为合格的机构投资者?
-
谁抢了监事会的饭碗?
-
我国上市公司独董为什么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
-
公司章程修改,股东为什么会投反对票?
-
在分散股权时代如何选择公司治理模式?
-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