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被埋沒的足跡:中國性別史研究入門

出版日期
2020/1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426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至今為止的中國史研究,往往有意無意地以男性──而且是用漢語讀寫的漢族知識男性──作為歷史的主體。一般情況下,依據漢語史料進行的中國史研究中,女性與男性相比,書寫與被書寫都占絕對少數,很少作為歷史研究的對象。挖掘歷史中被埋沒的女性的足跡,恢復其作為歷史主體的女性史研究,從1970年代開始大量出現,歷史中女性的多樣形態得到凸顯。同時,各社會的男、女性別被賦予何種意義以及是如何賦予的,這類的研究也取得進展,而對這類研究的深化,則有賴於超越女性史範疇的性別史研究。

本書第一編以家族/家庭結構為軸心,概括從先秦到現在的中國性別秩序變化的研究成果。當然,討論的不僅只限家族,更涉及到性別的各側面。第二編包含了對性別史來說非常重要的個別主題以及通史課題,例如王朝控制民眾關鍵之一的戶籍、中國「才女」的樣貌以及評價、LGBT在中國社會中是如何被認知、京劇和越劇等傳統戲劇中的性別越界和表象等等。希望讀者從這些論文中認識到,從多元領域關注性別,可以豐富歷史視野,也可以豐富生活在現在的我們的視野。
  •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代導論 李貞德
  • 緒論 中國歷史中的性別秩序 小濱正子著/姚毅譯
    • 一、性別史與性別主流化
    • 二、從中國女性史到中國性別史
    • 三、中國性別史共同研究小組和中國性別史的若干論點
    • 四、有待研究的課題
    • 五、本書的構成
  • 第一編 歷時視角
    • 第I期 先秦~隋唐 古典中國-父系社會的形成
      • 序論 下倉涉著/鄭威譯
      • 第一章 考古學所見先秦時代的性別結構 內田純子著/施厚羽譯
      • 第二章 父系化社會 下倉涉著/鄭威譯
      • 第三章 中國的文學與女性 佐竹保子著/邵迎建譯
      • 第四章 唐代的家族 翁育瑄著
      • 專欄一 史料介紹:敦煌文書中的休妻與女兒的財產繼承 荒川正晴著/白玉冬譯
      • 專欄二 武則天的登場與其後 金子修一著
    • 第II期 宋~明清 傳統中國-性別規範的強化
      • 序論 佐佐木愛著/張文昌譯
      • 第五章 唐宋時代的職業與性別 大澤正昭著/張文昌譯
      • 第六章 傳統家族原理與朱子學 佐佐木愛著/張文昌譯
      • 第七章 婚姻與「貞節」的結構和變化 五味知子著/梁雯譯
      • 第八章 身分感覺與性別 岸本美緒著
      • 專欄三 宮廷女官與性別 小川快之著/張文昌譯
    • 第III期 近現代中國-變化的性別秩序
      • 序論 高嶋航著/瞿艷丹譯
      • 第九章 民族主義與性別 坂元弘子(坂元ひろ子)著/王天馳譯
      • 第十章 近代中國的男性氣質 高嶋航著/瞿艷丹譯
      • 第十一章 近代中國的廢婚論與女性對「小家庭」之異議 江上幸子著
      • 第十二章 近現代女性勞動 顧琳(Linda Grove)著/柳雨春譯
      • 第十三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性別秩序的變遷 小濱正子著/姚毅譯
      • 第十四章 改革開放時期性別秩序的重組:著眼於婦聯組織網 大橋史惠著/李亞姣譯
      • 專欄四 介紹兩本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專著 須藤瑞代著
  • 第二編 個別課題
    • 第十五章 中國古代的戶籍與家庭 鷲尾祐子著/莊卓燐譯
      • 前言
      • 一、作為資源的「人」
      • 二、「戶」和戶籍
      • 三、戶籍的內外之別
      • 結語
    • 第十六章 圍繞「才女」的評論 板橋曉子著/板橋曉子、蔡燕梅譯
      • 前言
      • 一、漢代及漢代以前
      • 二、魏晉南北朝
      • 三、隋唐
      • 四、宋元
      • 五、明清
      • 結語
    • 第十七章 中國的醫療、身體和性別 姚毅著
      • 前言
      • 一、中國傳統醫學中的身體觀和性別
      • 二、「科學化」的身體與近代醫學、性別
      • 三、男性醫師對分娩的介入和挫折
      • 結語
    • 第十八章 中國的女性主義與女性/性別研究的展開 秋山洋子著/姚毅譯
      • 一、中國婦女學/女性學的誕生
      • 二、1980年代中國婦女學的特色-「女性意識」和「本土化」
      • 三、從東西方女性主義的相遇到第四屆聯合國世界婦女大會
      • 四、北京+10-以全國婦聯為中心的婦女學/女性學研究網絡的構築
      • 五、國際支援的開發計畫和女性/性別研究學科建設活動
      • 六、IT時代的女性主義-「微笑的女性主義」與街頭抗議表演
    • 專欄五 性少數者 遠山日出也著/郭立夫譯
    • 專欄六 戲劇與性別 中山文著/岩田彌生譯
  • 中文版後記 小濱正子
  • 中國性別史略年表
  • 中國性別史相關重要文獻一覽
  • 作者簡介
  • 譯者簡介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