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幸福語錄集(卷三):早期傳道語錄- 師尊及弟子法語集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90484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為早期一貫道師尊及其弟子的法語輯彚編
  • 一、法舟
  • 二、明師就在眼前
  • 三、漣漪與回音
  • 四、老師的心是上帝的心
  • 五、老師的好徒兒
  • 六、天命真
  • 七、謹慎言語
  • 八、理天
  • 九、道的奧妙
  • 十、與上帝同在
  • 十一、明心見性
  • 十二、真理
  • 十三、明善復初
  • 十四、老師的天命
  • 十五、荷擔如來家業
  • 十六、敬畏天命
  • 十七、天命不可違
  • 十八、不知師命,辦道無益
  • 十九、了知天命
  • 二十、真理啟發眾生
  • 二十一、明理真修
  • 二十二、默而識之
  • 二十三、道是自覺、自修、自證
  • 二十四、諸佛法身入我性
  • 二十五、道不是用研究的
  • 二十六、道是自己自證的
  • 二十七、宇宙的真理
  • 二十八、存天理則理天存
  • 二十九、了脫的真理
  • 三十、與上帝同在
  • 三十一、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三十二、常住真理
  • 三十三、隨時與上帝合一
  • 三十四、上帝來臨的那天
  • 三十五、為上帝的話而活
  • 三十六、上帝老母的旨意
  • 三十七、上帝的大愛
  • 三十八、大開覺路
  • 三十九、契入本體
  • 四十、真理的源頭
  • 四十一、生命共同體
  • 四十二、踏著聖人走過的腳印
  • 四十三、迎接上帝到心中
  • 四十四、用真理洗去心中污垢
  • 四十五、生死事大
  • 四十六、生命的本質
  • 四十七、以覺為師
  • 四十八、早日回歸真理的國度
  • 四十九、將真理融入心裡
  • 五十、活在自己的業識
  • 五十一、輪迴生死
  • 五十二、修道要務實一點
  • 五十三、道的尊貴要在身上顯現
  • 五十四、擴充內在心靈領域
  • 五十五、牽引到明師的一指點
  • 五十六、用真道成全
  • 五十七、轉識成智
  • 五十八、明師一指點
  • 五十九、是佛還是魔
  • 六十、收圓的真諦
  • 六十一、收圓真詮
  • 六十二、收圓是總結算
  • 六十三、末後一著是收圓
  • 六十四、收圓大同
  • 六十五、三佛收圓
  • 六十六、內聖的成就
  • 六十七、收圓四特質
  • 六十八、玉石分判
  • 六十九、收圓的福音
  • 七十、收圓憑德性
  • 七十一、收歸靈山寶地
  • 七十二、偉大的時代來臨
  • 七十三、收圓辦事宗旨
  • 七十四、收圓的功夫
  • 七十五、收圓導之以理
  • 七十六、普渡與收圓的差別
  • 七十七、性理心法
  • 七十八、惟精惟一
  • 七十九、求道殊勝
  • 八十、悟性窮源
  • 八十一、覺性為主
  • 八十二、啟發菩提覺性
  • 八十三、唯悟一性
  • 八十四、以覺為師
  • 八十五、開悟見性
  • 八十六、悟道的覺者
  • 八十七、誠則明
  • 八十八、妙智慧
  • 八十九、迴光返照
  • 九十、德性、愿力、精進
  • 九十一、上帝在你心
  • 九十二、自覺力
  • 九十三、業力的抵擋
  • 九十四、念念自覺
  • 九十五、永恒的生命
  • 九十六、常住清靜心
  • 九十七、一心清靜
  • 九十八、永遠的愛
  • 九十九、反省就是前進
  • 一00、修行重點
  • 一0一、攝情歸性
  • 一0二、一塵不染
  • 一0三、自覺覺他
  • 一0四、道是集義所生
  • 一0五、明理真修
  • 一0六、顯化在啟示靈性
  • 一0七、緣起性空
  • 一0八、開展你的生命
  • 一0九、反省與觀照
  • 一一0、心靈提昇就能改變自己
  • 一一一、慣性業力病
  • 一一二、良心的苛責就是地獄
  • 一一三、起心動念
  • 一一四、行深的心要強
  • 一一五、護持好自己的念頭
  • 一一六、真修的心強過一切
  • 一一七、反求諸己
  • 一一八、神木與神人
  • 一一九、諸佛菩薩是良心的代表
  • 一二0、先天與後天之分別
  • 一二一、何謂正法
  • 一二二、明師一指
  • 一二三、守玄
  • 一二四、存無守有
  • 一二五、守玄歸零
  • 一二六、直發本體
  • 一二七、一動人心即與上帝絕緣
  • 一二八、回歸菩提正覺
  • 一二九、聖人與賢人的差別
  • 一三0、守玄收心的好方法
  • 一三一、萬法歸於明師一點
  • 一三二、點亮心燈
  • 一三三、以真理為念
  • 一三四、辦道之正確理念
  • 一三五、求道的目的
  • 一三六、內修己外渡人
  • 一三七、回歸自性
  • 一三八、動渡人靜渡己
  • 一三九、導向正覺之路
  • 一四0、渡人也要渡己
  • 一四一、打開內心的窗
  • 一四二、要以般若做後盾
  • 一四三、上帝的燈塔
  • 一四四、老師的佛堂
  • 一四五、老師的愿力
  • 一四六、回到明師一指點
  • 一四七、玄妙的大德
  • 一四八、真理的教育
  • 一四九、獻供的真意
  • 一五0、聖靈的洗禮
  • 一五一、經典是佛性的流露
  • 一五二、真理化成生活規範
  • 一五三、佛魔如何分
  • 一五四、萬八的聖業
  • 一五五、迎接未來的新理念
  • 一五六、道在自身
  • 一五七、心燈點亮
  • 一五八、提起菩提
  • 一五九、自覺覺他
  • 一六0、大道分明在心頭
  • 一六一、覺者回過理天
  • 一六二、潛修的大好時機
  • 一六三、得到仙佛的眷顧
  • 一六四、不要讓靈性受折磨
  • 一六五、眾生是活佛
  • 一六六、現今修士最重要的認知
  • 一六七、群居終日多積德
  • 一六八、有事辦沒事靜
  • 一六九、相互規勸砥勵
  • 一七0、要時時提昇心性
  • 一七一、但願眾生得離苦
  • 一七二、金線降至眾眼前
  • 一七三、迎接佛國的到來
  • 一七四、莫搶功奪果
  • 一七五、不可人云亦云
  • 一七六、什麼是修行
  • 一七七、修行在得大自在
  • 一七八、修行是要解決生死大事
  • 一七九、修行靠內德成就
  • 一八0、修行就是要放下
  • 一八一、修行的重點是﹁中」
  • 一八二、修行要有當下的覺悟
  • 一八三、只看自己不講是非
  • 一八四、藉人情回理天
  • 一八五、修行是真正看到自己
  • 一八六、修己以安人
  • 一八七、修行貴在「悟」
  • 一八八、修行需要潛修
  • 一八九、緊閉六門得清靜
  • 一九0、安住自己的心
  • 一九一、修行憑良心
  • 一九二、修行要有對天的真心
  • 一九三、修行人的生活
  • 一九四、和顏悅色的修行風範
  • 一九五、修行在整治身心
  • 一九六、妄念回復為正念
  • 一九七、修行是降伏妄心
  • 一九八、修行要學天之無私
  • 一九九、公心一片慈心無量
  • 二00、今日之是當潛修
  • 二0一、淡於外覺於內
  • 二0二、不作道場的觀光客
  • 二0三、修行未能突破的原因
  • 二0四、修己以敬
  • 二0五、修行要從內心改變
  • 二0六、修持的定力
  • 二0七、一切依正法而修
  • 二0八、先找到下手處
  • 二0九、要有自省自覺的能力
  • 二一0、要開悟見性
  • 二一一、靈靈覺覺的心
  • 二一二、明師一指點
  • 二一三、先得後修
  • 二一四、火候的鍛煉
  • 二一五、修行絕不能放逸
  • 二一六、謹慎你的念頭
  • 二一七、神通難抵業力
  • 二一八、修道所擁有的是「無」
  • 二一九、修道要入於心
  • 二二0、修道是借相明理
  • 二二一、明白自身有尊佛
  • 二二二、依附真理的自覺
  • 二二三、修道貴在悟
  • 二二四、人道沒做好就回不了理天
  • 二二五、放下塵緣好修道
  • 二二六、心淨佛土淨
  • 二二七、悟見本來面目
  • 二二八、一心清淨
  • 二二九、放下愈多愈精進
  • 二三0、合乎天心上天護佑
  • 二三一、一切萬法本空
  • 二三二、玄關是知止處
  • 二三三、心不受外境所動
  • 二三四、真人靜坐
  • 二三五、覺者把握當下
  • 二三六、世間一切是妄相
  • 二三七、生死究竟解脫之道
  • 二三八、人人具有上帝的特質
  • 二三九、明心見性三條件
  • 二四0、把道應用在一切處
  • 二四一、道的本體是上帝
  • 二四二、心時時繫念著道
  • 二四三、一性圓明
  • 二四四、道要自己去成就
  • 二四五、愛上帝是開悟的先兆
  • 二四六、定力是從平常當中來
  • 二四七、性理心法的推展
  • 二四八、真佛
  • 二四九、上帝的化身
  • 二五0、宇宙中最偉大的奇蹟
  • 二五一、自身中有上帝
  • 二五二、改過必生智慧
  • 二五三、擴張內在的德性
  • 二五四、護持自性真理
  • 二五五、知止可止住輪迴
  • 二五六、回天的條件
  • 二五七、最有財富的人
  • 二五八、二六時中念念不離
  • 二五九、永不退轉
  • 二六0、三平四實
  • 二六一、不要成為老師的包袱
  • 二六二、要開悟一定要慈悲渡眾
  • 二六三、懺悔轉念
  • 二六四、心中常存感恩
  • 二六五、了解上帝的榮光
  • 二六六、神通是識心的顯現
  • 二六七、覺性是道場
  • 二六八、貪嗔痴三毒
  • 二六九、以真理喚醒眾生
  • 二七0、克己復禮
  • 二七一、只怕覺遲
  • 二七二、點化執著
  • 二七三、心平一切皆安
  • 二七四、德性是當下的具足
  • 二七五、自性自渡
  • 二七六、自己要愛自己
  • 二七七、理念是行動綱領
  • 二七八、勿將業力當使命
  • 二七九、生命的意義
  • 二八0、永恒的快樂
  • 二八一、內心謙下是功
  • 二八二、莫忘使命與責任
  • 二八三、常保心中的光明
  • 二八四、心燈點亮
  • 二八五、何謂自在
  • 二八六、有智撥得乾坤轉
  • 二八七、自覺能力要強
  • 二八八、執著就是苦
  • 二八九、日新其德
  • 二九0、見賢思齊
  • 二九一、一個念頭就是一個包袱
  • 二九二、了解真理是本份
  • 二九三、藉小身成大身
  • 二九四、想成道先了凡
  • 二九五、業力要自己去除
  • 二九六、般若是永恒財富
  • 二九七、真正的白陽修士
  • 二九八、正本清源
  • 二九九、念念無滯
  • 三00、開悟見性
  • 三0一、真修實煉
  • 三0二、反省就是精進
  • 三0三、放下就是進步
  • 三0四、走馬點玄
  • 三0五、認準目標
  • 三0六、修行靠自己精進
  • 三0七、時時反躬自省
  • 三0八、先改變自己
  • 三0九、承擔正法
  • 三一0、輪迴死生的原因
  • 三一一、一心許天得永生
  • 三一二、守住三平四實
  • 三一三、平常人做不平常事
  • 三一四、越平淡越真實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