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作者編寫圖解犯罪心理學一書,主要鑑於市面一般之圖解書多數為翻譯之著作,較缺乏本土實證性之研究,為彌補此缺憾,並提供給一般民眾較容易閱讀之便利,故彙整文獻編寫,期以增加民眾對各類型罪犯心理之了解,減少犯罪被害。
本圖解書涵蓋犯罪心理學之意涵與發展、相關理論、精神疾病與犯罪等基礎學理,並分就藥物濫用、酗酒、擄人勒贖、殺人、孤狼恐怖暴力攻擊、性攻擊行為、縱火、校園暴力、竊盜、詐欺等犯罪類型之特性與犯罪模式加以圖解介紹,並於最後就如何犯罪預防,提出具體對策供民眾參考。
本圖解書涵蓋犯罪心理學之意涵與發展、相關理論、精神疾病與犯罪等基礎學理,並分就藥物濫用、酗酒、擄人勒贖、殺人、孤狼恐怖暴力攻擊、性攻擊行為、縱火、校園暴力、竊盜、詐欺等犯罪類型之特性與犯罪模式加以圖解介紹,並於最後就如何犯罪預防,提出具體對策供民眾參考。
- 自序
-
第1章 犯罪心理學之意涵與發展
-
UNIT 1-1 犯罪心理學之意涵與範疇
-
犯罪心理學之意涵
-
犯罪心理學之範疇
-
-
UNIT 1-2 犯罪心理學研究之肇始與發展重點
-
犯罪心理學研究的起源
-
犯罪心理學之研究重點
-
-
UNIT 1-3 犯罪心理學研究對犯罪防治之貢獻
-
深入探索犯罪行為之成因
-
協助犯罪偵查工作
-
提供法官審判量刑之參考
-
促成有效犯罪矯正管理與教化工作,協助犯罪人成功復歸社會
-
廣泛應用於犯罪預防實務
-
有助於適任刑事司法人員之甄選工作
-
-
-
第2章 犯罪心理學相關理論
-
UNIT 2-1 身體結構表徵與犯罪
-
身體之表徵與犯罪
-
體型與犯罪
-
-
UNIT 2-2 遺傳與犯罪(一)
-
缺少MAO-A的基因缺陷
-
染色體異常與犯罪
-
-
UNIT 2-3 遺傳與犯罪(二)
-
雙胞胎行為之研究
-
被領養者行為之研究
-
-
UNIT 2-4 腦部功能失常與犯罪(一)
-
腦部控制失調症狀
-
輕微的腦功能失常
-
-
UNIT 2-5 腦部功能失常與犯罪(二)
-
過度活躍
-
腦波異常可能產生之偏差
-
心跳檢測之研究
-
-
UNIT 2-6 內分泌及賀爾蒙之影響
-
研究之結果
-
賀爾蒙之影響
-
-
UNIT 2-7 營養分不均衡與犯罪
-
維他命缺乏症
-
高血醣症
-
低血醣症
-
-
UNIT 2-8 犯罪心理學理論-心理分析理論(一)
-
人格結構
-
人格發展
-
潛意識
-
-
UNIT 2-9 犯罪心理學理論-心理分析理論(二)
-
艾秋宏
-
希利及布魯諾
-
艾布罕森
-
艾利克森
-
-
UNIT 2-10 犯罪心理學理論—人格理論(一)
-
人格特質之觀點
-
人格類型差異之觀點
-
-
UNIT 2-11 犯罪心理學理論—人格理論(二)
-
UNIT 2-12 犯罪心理學理論—人格理論(三)
-
UNIT 2-13 行為主義與學習(一)
-
差別接觸理論
-
制約學習理論
-
-
UNIT 2-14 行為主義與學習(二)
-
差別增強理論
-
社會學習理論
-
-
UNIT 2-15 行為主義與學習(三)
-
UNIT 2-16 認知與道德發展(一)
-
自我安慰(Mollification)
-
切除斬斷(Cut off)
-
-
UNIT 2-17 認知與道德發展(二)
-
自恃特權(Entitlement)
-
權力取向(Power Orientation)
-
-
UNIT 2-18 認知與道德發展(三)
-
虛情假意或情緒補償(Sentimentality)
-
過度樂觀(Superoptimism)
-
認知怠惰(Cognitive Indolence)
-
半途而廢(Discontinuity)
-
-
UNIT 2-19 暴力激進化觀點與發展(一)
-
暴力激進化之意涵
-
暴力激進化之發展
-
-
UNIT 2-20 暴力激進化觀點與發展(二)
-
暴力激進化之成因
-
暴力激進化之因應
-
暴力激進化之防制
-
-
-
第3章 精神疾病與犯罪
-
UNIT 3-1 思覺失調症與犯罪(一)
-
意涵
-
-
UNIT 3-2 思覺失調症與犯罪(二)
-
症狀
-
思覺失調症之類型
-
-
UNIT 3-3 思覺失調症與犯罪(三)
-
思覺失調症與犯罪之關聯
-
思覺失調症之處遇
-
-
UNIT 3-4 情緒異常與犯罪(一)
-
情緒異常之分類與症狀
-
-
UNIT 3-5 情緒異常與犯罪(二)
-
情緒異常與犯罪之關聯
-
情緒異常患者之處遇
-
-
UNIT 3-6 反社會人格與犯罪(一)
-
反社會人格之意涵
-
-
UNIT 3-7 反社會人格與犯罪(二)
-
反社會人格之類型
-
-
UNIT 3-8 反社會人格與犯罪(三)
-
反社會人格之特徵
-
-
UNIT 3-9 反社會人格與犯罪(四)
-
反社會人格之防治
-
-
UNIT 3-10 智能不足與犯罪(一)
-
智能不足之定義
-
智能不足之分類
-
-
UNIT 3-11 智能不足與犯罪(二)
-
智能不足與犯罪之關聯
-
-
UNIT 3-12 智能不足與犯罪(三)
-
智能不足犯罪者之防治
-
-
-
第4章 藥物濫用與犯罪
-
UNIT 4-1 藥物濫用之意涵
-
「物質依賴」之診斷、衡量標準
-
「物質濫用」的診斷、衡量標準
-
-
UNIT 4-2 藥物濫用成癮之歷程與特徵
-
成癮之歷程
-
成癮之特徵
-
-
UNIT 4-3 藥物濫用之分類
-
國外之分類
-
臺灣之分類
-
-
UNIT 4-4 臺灣新興濫用物質(一)
-
PMMA(俗稱超級搖頭丸)
-
N2O(笑氣)
-
Mephedrone(喵喵)
-
-
UNIT 4-5 臺灣新興濫用物質(二)
-
Ritalin(利他能)
-
5-Me0-DIPT(火狐狸)
-
JWH-018(合成大麻)
-
Nitrites(亞硝酸酯類)
-
-
UNIT 4-6 新興影響精神物質(一)
-
意涵
-
類型
-
-
UNIT 4-7 新興影響精神物質(二)
-
危害
-
-
UNIT 4-8 藥物濫用與犯罪之關聯
-
心理藥物模式
-
經濟動機模式
-
組織系統模式
-
-
UNIT 4-9 藥物濫用者之類型
-
藥物使用目的
-
藥物需求程度
-
與傳統、犯罪世界之關係
-
嬉痞文化傳承
-
-
UNIT 4-10 藥物濫用江湖術語(一)
-
販賣毒品之江湖術語
-
吸食、施打毒品之相關江湖術語
-
-
UNIT 4-11 藥物濫用江湖術語(二)
-
毒品之計量黑話
-
-
UNIT 4-12 藥物濫用犯罪者之心態及在監生活特性
-
心態
-
生活特性
-
-
UNIT 4-13 藥物濫用之防治(一)
-
預防
-
-
UNIT 4-14 藥物濫用之防治(二)
-
處遇
-
-
UNIT 4-15 藥物濫用之防治(三)
-
強化社區追蹤輔導與監控
-
設立藥物濫用監測中心,進行長期預警監測與調查分析
-
加強管制藥品之進口與流動
-
-
-
第5章 酗酒與犯罪
-
UNIT 5-1 酗酒之意涵
-
酗酒的型態與結果
-
酗酒的界定
-
-
UNIT 5-2 酗酒之影響
-
發生意外事件
-
酗酒可能引發的犯罪行為
-
生理疾病
-
人際關係與社會、家庭喪失功能
-
-
UNIT 5-3 酒精中毒與酒癮戒斷症候群型
-
酒精中毒的診斷準則
-
酒精戒斷的診斷準則
-
酒精戒斷的相關症狀
-
-
UNIT 5-4 酗酒者之類型
-
酗酒者呈現的多種類型
-
酗酒者的分類
-
-
UNIT 5-5 酗酒之成因分析
-
心理分析的觀點
-
人格理論
-
家庭的因素
-
自我概念之觀點
-
成熟論
-
生理的因素
-
學習理論
-
環境文化觀點
-
-
UNIT 5-6 酗酒之防治
-
酗酒之預防
-
酗酒之處遇
-
-
-
第6章 擄人勒贖犯罪
-
UNIT 6-1 擄人勒贖之型態與動機
-
綁架的型態
-
未成年被害者的綁架分類
-
犯罪類型
-
犯罪人的動機
-
-
UNIT 6-2 擄人勒贖之犯案歷程與犯罪模式
-
以「集團」模式居多
-
關於贖金
-
-
UNIT 6-3 人質與綁匪之特殊心理症候(一)
-
倫敦症候群
-
-
UNIT 6-4 人質與綁匪之特殊心理症候(二)
-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
UNIT 6-5 人質與綁匪之特殊心理症候(三)
-
UNIT 6-6 擄人勒贖犯罪之防制(一)
-
被害預防方面
-
遭遇被害之應變方面
-
行政機關回應方面
-
-
UNIT 6-7 擄人勒贖犯罪之防制(二)
-
警政機關應變方面
-
-
-
第7章 殺人犯罪
-
UNIT 7-1 殺人犯罪之動機與類型(一)
-
動機
-
呈現類型
-
-
UNIT 7-2 殺人犯罪之動機與類型(二)
-
UNIT 7-3 殺人犯罪之動機與類型(三)
-
UNIT 7-4 殺人犯之心理與人格特性(一)
-
以暴力方式回應
-
高度攻擊性的人格特性
-
暴力之衍生
-
殺人犯心理特性
-
-
UNIT 7-5 殺人犯之心理與人格特性(二)
-
UNIT 7-6 殺人犯與被害者之關聯
-
被害者的基本特性
-
加害者與被害者之關係
-
被害者所扮演的角色
-
-
UNIT 7-7 殺人犯罪之成因分析(一)
-
生物因素
-
心理因素
-
-
UNIT 7-8 殺人犯罪之成因分析(二)
-
行為互動因素
-
社會結構因素
-
暴力副文化與不良友伴,團體接觸因素
-
-
UNIT 7-9 殺人犯罪破案之因素
-
案件偵察之困難
-
破案之關鍵
-
其他犯罪之觸發
-
加速破案時間之要件
-
-
UNIT 7-10 殺人犯罪之防治(一)
-
預防腦部功能受創並加強保護與治療
-
發揮教育功能,避免潛在惡性發展
-
加強親職教育,落實兒童少年保護工作
-
學校傳授人際溝通與憤怒情緒管理課程
-
淨化大眾傳播媒體
-
及早從事少年偏差行為輔導
-
-
UNIT 7-11 殺人犯罪之防治(二)
-
改善貧富不均、資源分配不公等機會結構問題
-
提升優良社區文化與社區意識
-
致力酗酒預防宣導與戒治工作
-
援用環境設計及情境預防策略
-
-
UNIT 7-12 殺人犯罪之防治(三)
-
杜絕走私,嚴懲槍枝犯罪
-
加強檢警偵防犯罪能力,強化嚇阻效能
-
重視暴力犯之犯罪矯治與預防再犯工作
-
加強殺人犯罪問題研究
-
-
UNIT 7-13 殺人犯罪之殺童案件分析與防治(一)
-
全球現況
-
殺害兒童之主要類型與特性
-
殺害兒童之成因
-
-
UNIT 7-14 殺人犯罪之殺童案件分析與防治(二)
-
預防之作為
-
-
-
第8章 孤狼恐怖分子暴力攻擊
-
UNIT 8-1 孤狼式恐怖分子之定義、特性與犯案特徵
-
定義
-
特性
-
犯案特徵
-
-
UNIT 8-2 孤狼式恐怖分子的動機與激進化過程(一)
-
動機
-
激進化過程
-
-
UNIT 8-3 孤狼式恐怖分子的動機與激進化過程(二)
-
總結
-
-
UNIT 8-4 孤狼恐怖攻擊防制對策(一)
-
軌跡模式非常複雜
-
防制的對策
-
-
UNIT 8-5 孤狼恐怖攻擊防制對策(二)
-
-
第9章 性攻擊行為與犯罪
-
UNIT 9-1 強制性交罪(一)
-
定義
-
強制性交犯罪對被害者之影響
-
-
UNIT 9-2 強制性交罪(二)
-
強制性交犯罪之型態
-
強制性交犯之類型
-
-
UNIT 9-3 強制性交罪(三)
-
強制性交犯之特性
-
強制性交犯罪之成因
-
-
UNIT 9-4 兒童性騷擾與侵害(一)
-
戀童狂意涵
-
戀童症之類型
-
-
UNIT 9-5 兒童性騷擾與侵害(二)
-
戀童狂之特性
-
戀童狂之成因
-
-
UNIT 9-6 性變態攻擊行為
-
暴露狂
-
窺視狂
-
戀物狂
-
觸摸癖
-
-
UNIT 9-7 性攻擊行為之防治(一)
-
性攻擊行為之一般預防措施
-
-
UNIT 9-8 性攻擊行為之防治(二)
-
性攻擊行為之處遇
-
性攻擊行為之再犯預防
-
-
-
第10章 縱火犯罪
-
UNIT 10-1 縱火犯罪之意涵與特徵
-
意涵
-
特徵
-
-
UNIT 10-2 縱火犯之類型
-
縱火犯之四大類型
-
縱火症的診斷標準
-
-
UNIT 10-3 縱火犯罪者之動機
-
美國防火協會之分類
-
美國聯邦調查局之分類
-
-
UNIT 10-4 縱火犯罪者之特性與行為
-
縱火者的特性
-
縱火行為的特性
-
-
UNIT 10-5 縱火犯罪之防治
-
預防
-
處遇
-
-
-
第11章 校園暴力
-
UNIT 11-1 校園暴力之意涵與影響
-
意涵
-
影響
-
-
UNIT 11-2 校園霸凌
-
罷凌的定義
-
罷凌之要素
-
校園罷凌防制準則
-
-
UNIT 11-3 校園暴力之類型(一)
-
校園暴力之對象
-
校園暴力之行為類型
-
校園暴力之受害者類型
-
-
UNIT 11-4 校園暴力之類型(二)
-
肢體霸凌
-
言語霸凌
-
關係霸凌
-
轉移型霸凌
-
性別霸凌(性霸凌)
-
網路霸凌
-
-
UNIT 11-5 校園暴力之特徵
-
行為日趨暴力化
-
任何時間、地點均可能發生校園暴力事件
-
校園暴力施暴者低齡化
-
幫派勢力介入校園事件
-
共犯之情況普遍化
-
施暴者與受害者經常相熟識
-
-
UNIT 11-6 校園暴力施暴者之特性
-
生理方面
-
心理方面
-
家庭方面
-
學校方面
-
人際關係
-
-
UNIT 11-7 校園暴力之防治
-
家庭方面
-
學校方面
-
社會方面
-
-
-
第12章 竊盜犯罪
-
UNIT 12-1 竊盜及其集團之特性與地域選擇
-
竊盜犯之特性
-
竊盜犯之地域選擇
-
-
UNIT 12-2 竊盜及其集團之江湖規矩
-
必須互相協助
-
須與獄中夥伴分享所得
-
須與其他同夥互通有利情報
-
絕不告密、出賣朋友
-
非法所得須與竊盜集團夥伴同享
-
不對其同伴詐欺
-
絕不陷其他同伴於不利
-
彼此相互信任
-
-
UNIT 12-3 竊盜及其集團之黑話
-
江湖術語
-
臺北監獄竊盜累犯之用語
-
集團暗語
-
-
UNIT 12-4 竊盜犯之刑罰認知
-
刑罰之威嚇性
-
犯罪矯治之效果
-
-
UNIT 12-5 竊盜犯之防治
-
強化嚇阻效能
-
採行情境犯罪預防策略
-
-
-
第13章 詐欺犯罪與犯罪預防
-
UNIT 13-1 詐欺犯罪之意涵與型態
-
意涵
-
型態
-
-
UNIT 13-2 詐欺犯罪之特徵與犯罪手法及流程
-
犯罪之特徵
-
犯罪手法之流程
-
-
UNIT 13-3 詐欺犯罪之防制
-
法律懲罰與執法嚇阻作為
-
政府與民間強化預防宣導與監督管理
-
-
UNIT 13-4 犯罪預防之意涵與犯罪之成本
-
犯罪預防之意涵
-
犯罪之成本
-
-
UNIT 13-5 犯罪預防之模式(一)
-
技術導向的犯罪預防模式
-
目標導向―公共衛生三級犯罪預防模式
-
-
UNIT 13-6 犯罪預防之模式(二)
-
過程取向之犯罪預防模式
-
依犯罪者成因分類的預防模式
-
-
UNIT 13-7 犯罪預防之模式(三)
-
克拉克的犯罪預防模式
-
-
UNIT 13-8 犯罪預防之模式(四)
-
古典與實證犯罪預防整合模式
-
情境犯罪預防之發展
-
-
UNIT 13-9 犯罪預防之模式(五)
-
- 參考文獻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