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千古一人王陽明
一代大儒王陽明以其文治武功俱稱於世,其學影響我國明清兩代以至近現代,遠播日本、朝鮮等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本世紀以來,隨著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研究的持續深入,以王陽明為代表的文化大家逐漸成為學界熱點。本書讓「王陽明」傳奇人生進入公眾視野,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儒學具有積極意義。王陽明「千古一人」的形象深入人心;作者方志遠教授多次受邀登上央視百家講壇,王陽明及其學說擁有了學界之外的大量讀者和崇拜者。在這種文化背景之下,為適應不同層面的讀者需求,本書根據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對王陽明的傳記做了精心編排和修訂。
通過對王陽明一生廉政思想、行為及其家規理念的深入研究,挖掘了以其「知行合一」「修身明德」「秉公執守」為代表的廉政思想,將對全國讀者尤其是黨員幹部學習研究王陽明思想,深入解讀其心學智慧起到積極作用。
通過對王陽明一生廉政思想、行為及其家規理念的深入研究,挖掘了以其「知行合一」「修身明德」「秉公執守」為代表的廉政思想,將對全國讀者尤其是黨員幹部學習研究王陽明思想,深入解讀其心學智慧起到積極作用。
- 題記
- 楔子
-
第一章 豪邁不羈出自天性
-
一、兒從天上雲中來
-
二、父親的軼事
-
三、「打破維揚水底天」
-
四、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
-
五、試馬居庸關
-
六、新婚之夜無蹤跡
-
七、「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
-
第二章 吾當上下而求索
-
一、才受威寧劍,便將邊務憂
-
二、刑部雲南司的新任主事
-
三、為聖為文兩彷徨
-
四、九華山的奇遇
-
五、陽明名世
-
六、主考山東
-
七、「守仁從宦三十年,未見此人」
-
-
第三章 龍場「悟道」
-
一、言事下獄
-
二、前路可曾有知己
-
三、鼓山奇遇
-
四、第一批門人
-
五、西行龍場路漫漫
-
六、陽明小洞天
-
七、何陋軒與君子亭
-
八、妙論神仙術
-
九、龍場「悟道」
-
十、主席貴陽書院
-
十一、同是天下淪落人
-
-
第四章 中原颳起王旋風
-
一、西辭龍場東歸去
-
二、吉安的民情習俗
-
三、廬陵知縣
-
四、仕途的轉機
-
五、大興隆寺中的三人會
-
六、方獻夫成了王門弟子
-
七、朱陸之辯
-
八、南下途中說「大學」
-
九、各家都有難唸的經
-
十、形在山水,意在點化
-
十一、滁州歲月
-
十二、師徒問答
-
-
第五章 南贛汀漳巡撫
-
一、祭酒乎?巡撫乎?
-
二、途經萬安戲演兵
-
三、夜審老吏
-
四、初行「十家牌法」
-
五、練民籌餉
-
六、「破山中賊」―漳南鏖戰
-
七、提督南贛軍務
-
八、「破山中賊」―用兵南贛
-
九、「破山中賊」―祥符宮中的陰謀
-
十、南贛設置
-
十一、「破心中賊」―戒奢靡、立鄉約
-
十二、「破心中賊」―興社學、行教化
-
十三、王門弟子
-
十四、徐愛論說《傳習錄》
-
十五、陽明妙論
-
十六、南贛山中風光好
-
-
第六章 處危應變
-
一、寧府是非
-
二、各自唸權經
-
三、宸濠終於挑起了反旗
-
四、豐城脫險
-
五、兵不厭詐
-
六、吉安起兵,豐城決策
-
七、端了宸濠的老巢
-
八、初戰黃家渡
-
九、樵舍決戰
-
十、「以我家事,何勞費心如此」
-
十一、皇城鬧劇
-
十二、漁陽鼙鼓動地來
-
十三、荒唐皇帝荒唐事
-
十四、叛王宸濠成了奇貨
-
十五、面見「張公公」
-
十六、楊一清排解煩難
-
十七、安撫京軍
-
十八、禍福之間
-
十九、給皇帝面子
-
二十、王艮拜師
-
二十一、始揭「致良知」
-
-
第七章 遠離政治中心的日子
-
一、皇恩浩蕩
-
二、人算不如天算
-
三、不給待遇的「新建伯」
-
四、王學從此大明於天下
-
五、說謗
-
六、「儒佛老莊皆吾之用,是之謂大道」
-
七、門人萬象
-
八、陽明教法
-
九、京中爭論大禮議
-
十、斬不斷的瓜葛
-
十一、左順門事件與碧霞池賦詩
-
十二、晚年得子
-
十三、說「良知」
-
-
第八章 最後的行程
-
一、朝廷終於記起了王守仁
-
二、「天泉證道」
-
三、大學問
-
四、詞章 國裏重遨遊
-
五、學問與事功並無二致
-
六、平定田州,只在談笑之間
-
七、襲破八寨,又是功高遭忌
-
八、最後的行程
-
九、「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
十、千古毀譽,聽其自然
-
- 王陽明年表
- 參考文獻
- 附一:明朝百年啟示錄
- 附二:「知行合一」與王陽明的「三不朽」
- 附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