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初版於2016年3月問世,因作者權威、資料全面、分析深入,已成為分析「一帶一路」倡議與香港機遇的長銷著作。本次增訂大幅增加了有關「一帶一路」建設最新發展的內容。上篇「國家戰略篇」報告了共建「一帶一路」的新發展與新態勢,中篇「香港機遇.本地篇」則條分縷析香港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新部署,並以實際案例分析那些作為先行者的香港企业,在海外參與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經驗。「大事記」細緻梳理了2013至2019年,國家、香港在規劃部署直至推進落實「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的各個重要節點。
本書的撰寫團隊包括資深經濟學者、極具影響力的香港商界人士及傳媒界人士,每章附有資料鏈接,以備參考。本書各章內容兼具學術水準與實用性,不僅可為香港特區政府的經濟發展戰略提供參考,亦可以促進社會繼續討論香港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下的定位。
本書的撰寫團隊包括資深經濟學者、極具影響力的香港商界人士及傳媒界人士,每章附有資料鏈接,以備參考。本書各章內容兼具學術水準與實用性,不僅可為香港特區政府的經濟發展戰略提供參考,亦可以促進社會繼續討論香港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下的定位。
- 序言(初版):做好「一帶一路」的「超級聯繫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梁振英
- 主席的話(初版):創造「『一帶一路』與香港」的新輝煌
- 主編的話(增訂版):讓外國更多瞭解「『一帶一路』與香港」 /「『一帶一路』與香港」項目召集人 林健忠
- 主編的話(初版):讓「一帶一路」成為相關國家共同話語和共同事業 /「『一帶一路』與香港」項目召集人 林健忠
- 編者的話(初版):全面瞭解「『一帶一路』與香港」的「小百科」 /香港文化協進智庫總裁、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 李曉惠
-
上篇 國家戰略篇
-
第一章 共建「一帶一路」的新發展與新態勢
-
一、對外開放新維度
-
二、「一帶一路」建設新維度
-
三、「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新發展
-
四、基礎設施建設新進展
-
資料鏈接1:人民幣國際化
-
資料鏈接2:第四次產業革命
-
-
第二章 「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思路與內涵特點
-
一、「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思路
-
二、「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重點
-
三、「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特點
-
四、「一帶一路」的國際視角
-
資料鏈接1:絲綢之路經濟帶
-
資料鏈接2: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
資料鏈接3:亞投行
-
-
第三章 「一帶一路」倡議的共建原則、合作機制與推進現狀
-
一、合作理念與共建原則
-
二、合作機制
-
三、推進現狀與早期成果
-
資料鏈接1:「一帶一路」的共建原則
-
資料鏈接2: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
-
資料鏈接3: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
-
第四章 「一帶一路」的區域重點與戰略重點
-
一、「一帶一路」建設區域重點:東盟、中東、巴基斯坦
-
二、「一帶一路」建設區域重點:中亞與俄羅斯
-
三、「一帶一路」建設戰略重點:基礎設施與貿易互通
-
四、「一帶一路」建設戰略重點: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資金融通和產業重點
-
資料鏈接:「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投資前景分級
-
-
第五章 「一帶一路」戰略:衝突與挑戰
-
一、大國衝突:中美衝突是第一大挑戰
-
二、 近鄰之爭:日本、印度與俄羅斯
-
三、文化衝突:宗教衝突、恐怖主義、文化與制度差異
-
四、地緣政治衝突:東盟、南亞、中東、中東歐
-
五、資金之困
-
資料鏈接1:美國的「一帶兩翼」戰略
-
資料鏈接2:美國的「新絲綢之路」計劃
-
資料鏈接3:日本的「雁型發展模式」
-
資料鏈接4:印度的「三位一體」對沖戰略
-
資料鏈接5:俄羅斯的「歐亞聯盟」戰略
-
-
-
中篇 香港機遇.本地篇
-
第一章 香港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新部署
-
一、特區政府定策略設機構簽協議辦論壇促民心相通
-
二、香港民間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
三、香港應定位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服務樞紐」
-
資料鏈接1:《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關於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
-
資料鏈接2:一帶一路總商會
-
-
第二章 香港在「一帶一路」及新經濟下的機遇
-
一、世界及中國經濟新趨勢與創新驅動的互聯網新經濟浪潮
-
二、「一帶一路」下全球供應鏈變革的三大趨勢
-
三、香港如何在兩大經濟浪潮及「一帶一路」中抓住機遇
-
資料鏈接:「一帶一路」對企業的啟示
-
-
第三章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香港集資融資和財富管理平台
-
一、「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性戰略
-
二、構建國際金融流
-
三、香港:「一帶一路」融資與財資管理中心
-
資料鏈接1:業界有關打造香港成為「一帶一路」集資融資和財富管理平台的建議
-
資料鏈接2:點心債券
-
資料鏈接3:伊斯蘭債券
-
資料鏈接4:「滬港通」與「深港通」
-
-
第四章 香港作為「一帶一路」國際商貿平台的關鍵角色
-
一、「一帶一路」需要一個國際商貿平台
-
二、香港是「一帶一路」的最佳國際商貿平台
-
資料鏈接1:業界有關打造香港成為「一帶一路」最佳國際商貿平台的建議
-
資料鏈接2:香港貿易發展局
-
資料鏈接3:香港簽訂對外貿易協議概況
-
資料鏈接4:國際企業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或辦事處概況
-
-
第五章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香港高端專業服務平台
-
一、香港專業服務業具有明顯優勢
-
二、香港專業服務需要對接「一帶一路」戰略
-
三、香港打造「一帶一路」專業服務支援中心
-
四、香港構建「一帶一路」仲裁中心
-
資料鏈接1:香港的專業資格認可制度
-
資料鏈接2:仲裁(Arbitration)
-
資料鏈接3:世界銀行集團「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
資料鏈接4:「總部經濟」(Headquarters Economy)
-
-
第六章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香港多元旅遊平台
-
一、「一帶一路」沿線旅遊潛力巨大
-
二、香港構建「一帶一路」多元旅遊平台的八大有利條件
-
三、香港構建「一帶一路」多元旅遊平台的八個努力目標
-
資料鏈接1:香港旅遊發展局(Hong Kong Tourism Board)
-
資料鏈接2:「自由行」
-
-
第七章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香港新興產業平台
-
一、基本概念
-
二、新興國家發展新興產業面對的困難
-
三、香港建設新興產業平台的特色與優勢
-
四、香港本地創業、創意的經驗
-
五、政府制度性平台的建設
-
資料鏈接1:業界有關打造香港成為「一帶一路」新興產業平台的建議
-
資料鏈接2:新興產業的定義
-
資料鏈接3:新興市場的定義
-
資料鏈接4:創新及科技局
-
資料鏈接5: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
-
-
第八章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香港培訓平台
-
一、「一帶一路」瓶頸不是資金而是人才
-
二、香港的人才環境優勢
-
三、香港如何扮演好培訓平台的角色
-
資料鏈接1:業界有關打造香港成為「一帶一路」培訓平台的建議
-
資料鏈接2: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
-
資料鏈接3:職業訓練局
-
資料鏈接4:香港高等教育院校培訓架構概況
-
-
第九章 香港企業融入「一帶一路」的先行者們
-
一、香港在「一帶一路」中扮演的角色
-
二、香港大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的案例分析
-
三、香港企業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優勢和作用
-
資料鏈接1:香港離岸貿易
-
資料鏈接2:「前港—中區—後城」
-
-
-
下篇 香港機遇.合作篇
-
第一章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粵港合作
-
一、「一帶一路」建設中粵港合作的優勢
-
二、「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香港與廣東重點合作領域
-
三、「一帶一路」建設中粵港合作的政策建議
-
資料鏈接1:CEPA
-
資料鏈接2:CEPA「升級版」
-
資料鏈接3: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
-
-
第二章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香港與東盟合作
-
一、東盟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及功能
-
二、東盟的經濟發展特點及區域合作潛力
-
三、香港與東盟的合作基礎、潛力及可發揮的作用
-
四、深化香港與東盟合作的政策建議
-
資料鏈接1:東盟概況
-
資料鏈接2:東盟經濟共同體
-
資料鏈接3:中國—東盟自貿區
-
-
第三章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香港與歐洲合作
-
一、歐洲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及功能
-
二、歐洲國家經濟發展現狀、特點及中歐合作潛力
-
三、「一帶一路」建設中香港與歐洲的合作基礎、面臨問題與發展潛力
-
四、「一帶一路」建設中香港與歐洲合作的策略建議
-
資料鏈接1:歐盟概況
-
資料鏈接2:歐洲投資計劃
-
資料鏈接3:《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
-
資料鏈接4:「德國工業4.0」
-
-
第四章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香港與「上海合作組織」合作
-
一、上合組織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協同性
-
二、香港與上合組織合作的潛力
-
三、香港與上合組織合作的必要性和思路
-
四、推進香港與上合組織合作的政策建議
-
資料鏈接1:上合組織及其組織架構
-
資料鏈接2:上合組織實業家委員會
-
資料鏈接3:上合組織銀行聯合體
-
資料鏈接4:上合組織論壇
-
-
第五章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香港與阿拉伯國家合作
-
一、阿拉伯國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戰略定位和功能
-
二、阿拉伯國家經濟發展特點及區域合作潛力
-
三、香港與阿拉伯國家合作的現狀與未來
-
四、關於香港與阿拉伯國家合作的對策建議
-
資料鏈接1:阿拉伯國家
-
資料鏈接2:伊斯蘭金融
-
資料鏈接3:伊斯蘭債券
-
資料鏈接4:中東三大國際恐怖主義組織
-
-
-
附錄
-
附錄一 「一帶一路」大事記
-
附錄二 贊助人記事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