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歷史不止一種寫法:十篇書評裏的歷史學景觀

作者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8237206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中國近代史還能怎麼寫?
-- 以「一連串的笑話」重寫百年屈辱史
-- 以底層社會反觀現代性的複雜與弔詭
-- 以邊疆定義中國
-- 以小國作為方法
……
爬梳歐美港台學術脈絡 • 呈現多元歷史學景觀
北島、傅高義、王賡武、陳永發、王奇生聯合推薦

本書展現了十幅不同景觀的歷史學研究地圖,引領讀者探索主流歷史敘事以外的別番景緻。
作者甄選近年來歐美港臺中國史和東亞史的新研究,用學術書評的方式梳理相關研究領域的現狀和脈絡,並在此脈絡中細緻剖析作品得失,探討歷史寫法的多種可能:以小人物書寫大歷史、以笑代淚重寫中國近代史、以邊疆定義中國、以底層視角審視現代化……

本書涵蓋政治外交史、邊疆史、社會史及文化史等,帶領讀者見樹亦見林—不僅對每本著作的內容有深切瞭解,更能明晰作者的問題意識、學術源流與其所立足的學術傳統。作者爬梳英語學界的中國史及北韓史研究,亦對多部學術專著進行了解剖麻雀般的細緻分析。透過這些研究筆記與書評,作者指出:歷史不止一種寫法,不同學術圈的學者,均立足自身的問題意識和學術傳統,進行各具特色的歷史書寫,並因此互相發明。讀者亦可以此學術地圖,開啟一段對近代史的全新探索。
----------------
作為一位歷史學者,毛升是以工具理性為基礎的教育體制的反例。他在所謂主流話語的邊緣上遊走,獲得了某種追問、質疑與反詰的自由。
──北島(詩人)

有趣,易讀,開眼界。這本小書,呈現了作者的學思歷程和探索心得,從中可以發現一個全新的中國近現代史世界。不同地區、語言和國家的歷史學者,研究同一段中國近現代史,不唯有不同的關懷和課題,更有不同的思想預設、寫作方法、敘事架構和議論取徑。輕鬆讀完本書,不免驚呼,老腔老調以外,中國近現代史原來還別有聲音。仔細傾聽,一點也不覺得枯燥無味。同時發現,所有歷史著作,因為都經過主觀意識的處理,都可以相信、檢驗、商榷、拒斥,也可以批評、省思、學習和超越。
──陳永發(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毛升博士特別重視學術對話,也擅長學術對話。在學術研討場合,常能聽到他敏銳而獨到的見解。他強調從多元視角看歷史、去國族、去中心,中西新舊無優劣,仰視俯瞰都有意義。他有意選擇一些新方法與新視角的域外著作推介給中文讀者,意在呈現歷史的寫法不止一種,不同方法與視角可相輔相成。推介的過程,也是他與域外同行之間的精彩對話。讀其書,有看高手過招的快感。
──王奇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在〈序言〉中,毛升描述了自己的成長軌跡:一位北京廣播大學的研究生,前往南京大學學習歷史,又來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並在臺灣中央研究院從事博士後研究。收入本書的多篇文章反映了他對多種歷史學研究方法的深刻認知,其史學知識之廣博令人印象深刻。
──傅高義(Ezra F. Vogel, 哈佛大學亨利・福特二世社會科學榮休講座教授)
  • 致謝
  • 序言 歷史不止一種寫法
  • 在中國發現歷史2.0:柯文與美國的中國研究 不斷挑戰典範
  • 笑史:中國近代史的新寫法 走出「痛史」
  • 以邊疆定義中國:二十世紀的邊疆問題 破除「自古以來」的迷思
  • 社會問題的發明:民國南京政府如何治理低端人口 現代化的「棄民」
  • 戰爭下的繁榮:汪精衛政權下的蘇州 超越國族主義
  • 多重世界的交匯處:王賡武與海外華人研究 破除中國中心
  • 以1500 年歷史化解中日關係的死結:傅高義的中日關係史觀 國際關係不只是高層外交
  • 鍛造「新人」:毛澤東時代的大眾文化 不可控的操控
  • 書寫小人物的大歷史:人力車夫與現代性研究 所有人都可以成為歷史的主角
  • 去妖魔化:英文學界之北韓史研究 小國作為研究方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