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第一本深入書寫西藏流亡教育的書籍。
法光佛研所所長蕭金松
台灣師大教授劉美惠
感動推薦
在薩伊德筆下的流離,對失去家園的西藏人意味著什麼?本書描寫藏人的逃離家園與流落異鄉,敘述流亡者寄人籬下的辛酸與艱困,寫出西藏流亡教育的獨特︰在流亡中,既要迎頭趕上時代的動脈,又要在異文化的環境中傳承西藏傳統的宗教與文化。
作者再產數這一切時,並未引用很高深的理論,而是根據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以平鋪直敘的方式詳實描寫西藏流亡教育的真相。從書中讀者可以看到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西藏學子辭別家人,翻越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峰雪山,到印度後徬徨面對陌生環境,思念長期失聯的家人,努力適應艱困的異鄉環境…
當這個世界千年古老的西藏文化所吸引的時候,對無數面臨生離死別的西藏父母和孩子而言,他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更是一種認同、一種信仰、一種延續自己民族特性而所做的救亡圖存的努力,也因此,他們不得不在身份執著與失去親情之間苦苦掙扎……。
最後,讀者還可以從字裡行間看到作者對於流亡藏童的疼惜及關懷,以及讓人感動的悲天憫人的情懷。
法光佛研所所長蕭金松
台灣師大教授劉美惠
感動推薦
在薩伊德筆下的流離,對失去家園的西藏人意味著什麼?本書描寫藏人的逃離家園與流落異鄉,敘述流亡者寄人籬下的辛酸與艱困,寫出西藏流亡教育的獨特︰在流亡中,既要迎頭趕上時代的動脈,又要在異文化的環境中傳承西藏傳統的宗教與文化。
作者再產數這一切時,並未引用很高深的理論,而是根據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以平鋪直敘的方式詳實描寫西藏流亡教育的真相。從書中讀者可以看到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西藏學子辭別家人,翻越喜馬拉雅山脈的冰峰雪山,到印度後徬徨面對陌生環境,思念長期失聯的家人,努力適應艱困的異鄉環境…
當這個世界千年古老的西藏文化所吸引的時候,對無數面臨生離死別的西藏父母和孩子而言,他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更是一種認同、一種信仰、一種延續自己民族特性而所做的救亡圖存的努力,也因此,他們不得不在身份執著與失去親情之間苦苦掙扎……。
最後,讀者還可以從字裡行間看到作者對於流亡藏童的疼惜及關懷,以及讓人感動的悲天憫人的情懷。
- 推薦序一
- 推薦序二
- 感謝
-
流亡:西藏人的尋根之旅
-
流亡,成為西藏的命運
-
流亡的悲哀
-
政治流亡?宗教文化流亡?
-
日內瓦漢藏會議
-
楚河漢界
-
-
教育:西藏人未來的出路
-
捍衛傳統創造歷史的流亡教育
-
流亡西藏第五次教育大會
-
西藏流亡教育的現況
-
西藏兒童村學校
-
教育部的實驗示範學校
-
木蘇里西藏之家學校
-
諾布林卡手工藝中心
-
西藏醫藥曆算學院
-
-
承傳:流亡中的西藏宗教文化
-
宗教文化正式課程在西藏流亡學校
-
宗教文化非正式課程在西藏流亡學校
-
流亡中的藏傳佛教學校
-
西藏流亡教育是流亡藏人普及化的平民教育
-
新難民學生需要心理輔導
-
流亡西藏亟需菁英教育改革
-
-
觀照:西藏流亡教育與三個我
-
流亡西藏與三個我
-
身為研究者撰寫西藏流亡教育論文的我
-
身為臺灣老師教導西藏流亡學生的我
-
身為媽媽捨不得流亡孩子受苦有西藏情懷的我
-
囊巴拉蔣揚
-
三個我的糾葛
-
- 幕後告白
- 38天.陪流亡
-
附錄:
-
西藏流亡教育第五次教育大會決議文
-
西藏三區地圖
-
西藏三區省界地圖
-
流亡藏人分佈圖
-
流亡藏人流亡路線示意圖
-
流亡藏人流亡路線圖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