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承繼前賢深思冥索的智慧結晶, 帶領讀者細細品味詩歌中的精神和生命。 透過本書,可以看出葉嘉瑩對於「感性」與「知性」、「欣賞」與「理論」、「為己」與「為人」,兩種不同的研讀態度及寫作方式,如何融匯結合的一段過程。希望能使古今中外的知性資料發揮考證辨析之妙用,並護持詩歌中感發之生命,在評者與讀者之間,引發生生不已的啟發和感動。
- 緣 起
- 鍾嶸《詩品》評詩之理論標準及其實踐
- 關於評說中國舊詩的幾個問題
- 《人間詞話》境界說與中國傳統詩說之關係
- 中國古典詩歌中形象與情意之關係例說──從形象與情意之關係看「賦」、「比」、「興」之說
- 紀念我的老師清河顧隨羨季先生──談羨季先生對古典詩歌之教學與創作
- 略談多年來我對古典詩歌之評賞及感性與知性之結合──《迦陵談詩二集‧後敘》
- 版權宣告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14/6886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