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拒學,不要搶救:第一本讓繭居族願意走出家門的實用SOP!從拒學到正常工作,90%都能恢復。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85898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日本NHK電視臺專訪!
日本產經新聞「中輟生遲來的春天」報導!
第一本讓拒學族、繭居族願意走出家門的實務指南!

什麼是繭居族?
就是生理毫無異常,卻不上學也不工作,
跟家人不講話超過一個月、足不出戶六個月以上的人。

繭居族並非毫無前兆,初期最明顯的警訊,就是拒絕上學,
也有人因為中年失業,於是一輩子繭居,
日本已開始出現8050(80歲的父母得養50歲的繭居中年族)症候群。

據統計,在日本,每個班級至少都有一位拒學生;
臺灣呢?50%以上的學校都有這樣的孩子,而且人數持續上升……。

本書作者杉浦孝宣,自己也曾裝病拒學,念特殊學校,
在一對一的個別教導及規律生活下,終於重新踏入校園。
而後開立補習班當老師,因協助中輟生通過高考一舉成名,
至今已幫助超過10,000名繭居者重返校園、正常工作。

他說,孩子拒學,不要搶救,更不要逼他回學校參加適應教學補救班,
只要用對方法,從拒學到正常工作,90%都能恢復。

◎別指望老師,這件事學校解決不了

找老師心理輔導?「老師雖然都很親切,但好像也改變不了什麼……。」
去補救教學班?孩子更反抗,因為沒人想被貼標籤。
最後,學校多半拜託家長轉學!
偏偏很多學校轉復學手續複雜,孩子只能回家。

◎從拒學到正常工作,有SOP:

與其逼孩子上學,不如先鼓勵孩子願意出門,
例如旅行、參與活動、甚至吃美食,不一定要到校上課,
父母要表達關心,但切忌:不能對孩子有求必應(例如主動送吃送喝),
否則他會開始擺爛……家長該怎麼做?本書有SOP。

拒學、繭居真的是一種病嗎?網路成癮、沉迷電玩真的沒藥救?
其實,逃避不可恥,這是生理正常的防衛機制,不要「搶救」──操之過急。
幫助這群人的最佳方法,不是學校、也不是父母,
本書有好多好多案例,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 推薦序一 跨出拒學的門檻,讓生命不再困頓
  • 推薦序二 當孩子成了困在繭中的蝴蝶……
  • 前言 拒學、繭居不是病,人人都可能發生
  • 主要登場人物
  • 第一章 人生有四大關口,決定繭居與否
    • 1.拒學不是病,超過五〇%的學校都有
    • 2.升國一拒學比例暴增,因為英文卡關
    • 3.高中非義務教育,不去上課就被退學
    • 4.重考、念錯大學,都可能繭居
    • 5.中年失業,很可能一輩子繭居
  • 第二章 別指望老師,這件事學校解決不了
    • 1.學校都怎麼處理?拜託家長轉學吧!
    • 2.父親長期缺席,常是拒學主因
    • 3.體保生的兩難:退出校隊,等於退學
    • 4.去適應班接受輔導?沒人想被貼標籤
    • 5.轉復學手續太複雜,有等於沒有
    • 6.性向問題一直都是問題
    • 7.各學校因應拒學孩子的制度比較
  • 第三章 不用每天上課的人生新出路
    • 1.函授制,從專收退學生,到升學首選
    • 2.函授課程不用每天到校,採學分制
    • 3.高中學力鑑定,求職時非常吃虧
    • 4.鼓勵孩子來學校,但不一定要上課
    • 5.這是一場耗時又費力的拉鋸戰
    • 6.多和孩子聊興趣,不要談未來
  • 第四章 改變不了孩子,就從改變自己開始
    • 1.鼓勵爸爸多和孩子相處
    • 2.孩子拒學,不應只關媽媽的事
    • 3.別設條件、別老說「我是為你好」
    • 4.孩子擺爛,是因為你有求必應
  • 第五章 從拒學到正常工作的三步驟
    • 1.同溫層的治癒力量,超乎家長想像
    • 2.健康的心理,從注重儀容做起
    • 3.製造外出機會,美食是很好的誘因
    • 4.辦外宿、活動,化解封閉心態
    • 5.別幫孩子想未來,他得自己摸索
  • 第六章 不幫孩子做好做滿,他才有機會肯定自己
    • 1.第二次繭居,往往變一輩子繭居
    • 2.讓繭居族從被照護,到照顧別人
    • 3.不知道每天要前往何處,就無法有規律生活
    • 4.晒太陽、動身體,簡單卻少不得
    • 5.人生有了目標,就不會胡思亂想
    • 6.透過與身障者溝通,讓孩子懂「為別人想」
    • 7.不一定要聽父母的話,但要肯定自我
  • 第七章 繭居是一種病?網路成癮、沉迷電玩的關鍵對策
    • 1.憂鬱、焦慮、思覺失調……小心孩子成了藥罐子
    • 2.真痛還是裝病?父母要避免情緒性發言
    • 3.逃避不可恥,這是自我防衛機制
    • 4.電玩不可怕,是親子必備溝通管道
    • 5.管小孩不是防賊,訂的規則要他能做得到
  • 第八章 避免再度社會退縮,需要長期關照
    • 1.讓第三方介入,父母不孤單
    • 2.打破學年制的迷思,不要再有第二次
  • 結語 拒學症並非精神病,剖析繭居兒背後的心理
  • 附錄 臺灣諮詢管道參考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