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終身守護嘉義偏鄉山區醫療,並為醫護教育傾注心力
用無私的愛與信仰,為台奉獻一甲子
「這本來僅是位修女,抑或是修女會的故事,但更希望是我們共同的故事。」
—— 陳美惠修女(中華聖母傳教修女會總會長)
華淑芳修女(Sister Mary Paul Watts),嘉義聖馬爾定醫院創辦人、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創辦人。1932年生於美國伊利諾州,1956年畢業於美國馬偕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1959年,華淑芳27歲,隻身從美國搭了18天的船來到基隆,前往嘉義梅山協助中華聖母會的修女從事醫療工作。在服務過程中,她深受召喚,決定成為修女,將自己完全奉獻給天主。如同她學會的第一句中文「真美麗」,台灣成為她待了超過一甲子、心中最美麗且最愛的家。
窮困、疾病、醫療資源缺乏,是當時嘉義偏鄉極為嚴重的問題,華淑芳與修女們在梅山鄉創立海星診所,之後在嘉義市民生路創立啟明診療所,為人們治病。
華淑芳和修女們在會院內的生活相當清苦,睡的是硬梆梆的稻草墊、如石頭般的稻殼枕;總是有蛇、蜘蛛、蚊子等「野生動物」掛在天花板上或四處飛舞;要先用木材燒水,再用水桶提到淋浴間才能洗熱水澡;為了無法前來診所的病患,她和夥伴經常需要徒步好幾個小時,才能抵達病患的家。
華淑芳無法忘記,有次轉送一位罹患白喉的孩子到公立醫院就醫,但因孩子的母親沒有錢而無法辦理住院,當她趕回診所拿錢時,這孩子已經過世了。
一位母親帶著病重的嬰兒,從嘉義海區坐了三、四個小時的車趕到海星診所,但嬰兒仍因病情惡化而失去生命。華淑芳到現在還記得那位母親嚎啕大哭的景象,以及毯子裡的嬰兒那溼熱的餘溫。
太多像這樣的案例,使華淑芳發願要設立醫院,才能拯救更多人。於是她和展蘭芳修女前往美國開啟將近一年的募款旅程,終於在1965年興建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自此,聖馬爾定醫院成了守護嘉義人的重要場所,醫院被稱為「美國仔病院」,而華淑芳修女則被稱為「美國大夫」。
華淑芳對台灣的奉獻,使她獲頒:
2007年「績優外籍宗教人士」、嘉義市榮譽市民
2011年「馬偕計畫」認證(外僑永久居留證)
2012年第22屆醫療奉獻獎
2017年中華民國身分證
本書是華淑芳的故事,也是中華聖母會與聖馬爾定醫院創辦初期的故事,更是台灣偏鄉醫療史的最佳寫照。如同華淑芳初來台灣學會的第一句中文「真美麗」,透過這本書,希望將如此美麗、無私、愛的「腳蹤」,傳遞出去!
用無私的愛與信仰,為台奉獻一甲子
「這本來僅是位修女,抑或是修女會的故事,但更希望是我們共同的故事。」
—— 陳美惠修女(中華聖母傳教修女會總會長)
華淑芳修女(Sister Mary Paul Watts),嘉義聖馬爾定醫院創辦人、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創辦人。1932年生於美國伊利諾州,1956年畢業於美國馬偕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1959年,華淑芳27歲,隻身從美國搭了18天的船來到基隆,前往嘉義梅山協助中華聖母會的修女從事醫療工作。在服務過程中,她深受召喚,決定成為修女,將自己完全奉獻給天主。如同她學會的第一句中文「真美麗」,台灣成為她待了超過一甲子、心中最美麗且最愛的家。
窮困、疾病、醫療資源缺乏,是當時嘉義偏鄉極為嚴重的問題,華淑芳與修女們在梅山鄉創立海星診所,之後在嘉義市民生路創立啟明診療所,為人們治病。
華淑芳和修女們在會院內的生活相當清苦,睡的是硬梆梆的稻草墊、如石頭般的稻殼枕;總是有蛇、蜘蛛、蚊子等「野生動物」掛在天花板上或四處飛舞;要先用木材燒水,再用水桶提到淋浴間才能洗熱水澡;為了無法前來診所的病患,她和夥伴經常需要徒步好幾個小時,才能抵達病患的家。
華淑芳無法忘記,有次轉送一位罹患白喉的孩子到公立醫院就醫,但因孩子的母親沒有錢而無法辦理住院,當她趕回診所拿錢時,這孩子已經過世了。
一位母親帶著病重的嬰兒,從嘉義海區坐了三、四個小時的車趕到海星診所,但嬰兒仍因病情惡化而失去生命。華淑芳到現在還記得那位母親嚎啕大哭的景象,以及毯子裡的嬰兒那溼熱的餘溫。
太多像這樣的案例,使華淑芳發願要設立醫院,才能拯救更多人。於是她和展蘭芳修女前往美國開啟將近一年的募款旅程,終於在1965年興建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自此,聖馬爾定醫院成了守護嘉義人的重要場所,醫院被稱為「美國仔病院」,而華淑芳修女則被稱為「美國大夫」。
華淑芳對台灣的奉獻,使她獲頒:
2007年「績優外籍宗教人士」、嘉義市榮譽市民
2011年「馬偕計畫」認證(外僑永久居留證)
2012年第22屆醫療奉獻獎
2017年中華民國身分證
本書是華淑芳的故事,也是中華聖母會與聖馬爾定醫院創辦初期的故事,更是台灣偏鄉醫療史的最佳寫照。如同華淑芳初來台灣學會的第一句中文「真美麗」,透過這本書,希望將如此美麗、無私、愛的「腳蹤」,傳遞出去!
- 序 醫療傳愛一甲子 陳美惠修女(中華聖母傳教修女會 總會長)
- 前言 不該被遺忘的故事
-
第一卷
-
一、一九五九年,初抵台灣
-
二、影響來台的人事物
-
三、有一天,你將成為一位修女
-
四、信仰的轉捩點
-
五、畢業於聖若望護專
-
六、於馬偕大學完成公共衛生學位
-
七、搭海明輪離開美國
-
八、在台灣的第一個晚上
-
九、抵達嘉義梅山
-
十、梅山簡陋的修女院
-
十一、這裡有太多事情可以做
-
十二、梅山最初的印象
-
十三、沮喪的時刻
-
十四、沒有火雞的聖誕節
-
十五、第一部交通工具
-
十六、如果有間自己的醫院
-
十七、我在這裡能做什麼?
-
十八、你在這裡可以做好多事
-
十九、中華聖母會的創立
-
二十、第一批修女正式發願
-
二十一、會祖田耕莘樞機主教
-
二十二、從山東到台灣的大逃亡
-
二十三、這地方太美了
-
二十四、選出首任總會長
-
-
第二卷
-
二十五、梅山的美國醫師
-
二十六、真正開始在梅山的生活
-
二十七、還有更深的召喚
-
二十八、認真考慮成為修女
-
二十九、決定加入中華聖母會
-
三十、來自美國的神祕捐款
-
三十一、聖誕節通訊
-
三十二、兩桶金的夢想
-
三十三、成為初學生
-
三十四、腰痠背痛的菜園工作
-
三十五、心碎事件
-
三十六、建院基金從天降下
-
三十七、唯一的擴音器
-
三十八、設立醫療站
-
三十九、公車遊戲
-
四十、營養不良和寄生蟲感染
-
四十一、中風的老婦人領洗
-
四十二、治病與信教
-
四十三、看診的交通問題
-
四十四、如果有錢買一部車
-
四十五、摩托車大夫
-
四十六、新總會院落成
-
四十七、護士瑪麗安來台
-
四十八、華淑芳成為瑪麗.保祿修女
-
-
第三卷
-
四十九、旅行車變救護車
-
五十、白河大地震
-
五十一、大地震後的啟明診療所
-
五十二、美玲與素雲的故事
-
五十三、小麥可的故事
-
五十四、如果我們有間醫院
-
五十五、赴美募款
-
五十六、醫院將以聖馬爾定為名
-
五十七、阿娜、三個瑪利亞和寶貝的故事
-
五十八、古女士的十個一元
-
五十九、計畫趕不上變化
-
六十、紐約行
-
六十一、展蘭芳修女罹癌
-
六十二、募得建院基金
-
六十三、他們的故事將永遠是醫院的一部分
-
-
續曲
-
引言
-
聖馬爾定醫院
-
阿里山醫療站
-
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
中華聖母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
中華聖母傳教修女會
-
- 附錄 聖馬爾定醫院大事紀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