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琺瑯精工:琺瑯器與文化之特色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16142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唐朝已有製作琺瑯器的記載,然雖名為「琺瑯」,實際上是琺瑯彩的各種胎器,如金、銀、瓷及玻璃等。

元朝對外交流日益頻繁,許多身懷絕技的外國工匠來到中國,而阿拉伯地區流行的金屬胎琺瑯製品,就是在此時受到蒙古貴族的賞識。

到了明朝,明代宗朱祁鈺對琺瑯情有獨鍾,琺瑯的工藝水準迅速提高。當時正值景泰年間,因琺瑯製品多以孔雀藍為主,人們就把琺瑯工藝品稱為「景泰藍」,琺瑯在中國的發展達到巔峰。

清代署有官方年款的掐絲琺瑯,有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同治、光緒,又康雍乾三朝為清代琺瑯的鼎盛期,依特色不同,可分為承先啟後的康熙琺瑯器、風格獨特的雍正琺瑯器,與異彩紛呈的乾隆琺瑯器。

琺瑯器的製作,需經繁複的工序與專精的技術,因此琺瑯製品造價成本高,不易在民間流行,主要為皇室和少數貴族所用。

而自從清道光年間,景泰藍分別在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皆榮獲一等獎後,中國琺瑯已成為名聞遐邇、享譽國際的珍寶。

喜愛古典藝術品的讀者,絕不能錯過這本書!
  • 版權訊息
  • 序 言 珐琅精工
  • 珐琅源流 唐元時期
    • 唐朝首開珐琅工藝啟蒙
    • 晶瑩剔透的元代珐琅器
  • 掐絲珐琅 明代時期
    • 樸實莊重的明早期珐琅器
    • 日趨繁缛的明中期珐琅器
    • 刻意求變的明晚期珐琅器
  • 絢麗多彩 清代時期
    • 承前啟後的康熙時珐琅器
    • 風格獨特的雍正時珐琅器
    • 異彩紛呈的乾隆時珐琅器
    • 彌足珍貴的清晚時珐琅器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