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国古典文献的阅读与理解:中美学者“黌门对话”集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27861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中国学术界与世界学术界正产生越来越多的联系。在中国古典文献研究领域,西方学者多以研究《圣经》写本与刻本的经验来看待中国古代文献,并对文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这种方法对中国学者而言有可借鉴之处,但中西方学者之间的误解与分歧也真实存在。因此,中西方学者各自阐明学术立场和研究方法,将有助于双方的沟通与交流,真正加深对中国古典文献的理解和研究。基于这样的考虑,编者选取十余篇中美一线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围绕三个主题--文献学价值与研究方法的重估、中国传统文献的基本稳定性、中西方学术语言的异同--进行直接的对话。相信本书稿将有助于相关领域的学者扩大视野,互采所长。
  • 弁言
  • 致辞
  • 中国上古时期文献写、抄特征及其文献学意义
    • 一、何为写、抄本
    • 二、中国上古时期写、抄特征
    • 三、先秦文献与中国学术传统方法、规则的关系
  • 关于“文献学”
  • 《诗经》的形成
    • 一、诗集生成
    • 二、祭祀《颂》诗
    • 三、《雅》诗
    • 四、《国风》
  • 《诗经》“商颂”、“周颂”韵律形态及其与乐舞之关系
    • 一、商代舞辞的韵律形态
    • 二、周代《大武》舞辞的韵律形态
    • 二、周代《三象》舞辞的韵律形态
    • 四、西周中前期祭祀先王所用其他乐歌
    • 五、周初飨礼中教戒殷人的乐歌
    • 六、周代籍田仪式中农事祭歌的韵律形态
    • 七、周成王继位仪式上的颂歌
    • 八、小结
  • 《山海经》的传播及小说史意义
  • 《庄子》内篇身心观辨析
    • 一、“无道之世”与“保身”、“尽年”观
    • 二、“天与之形”和“心与形化”观
    • 三、“内伤其身”之“成心”观
    • 四、“心斋”、“坐忘”与“游心”观
  • 《过秦论》三题
    • 一、《过秦论》的分篇缀合
    • 二、《过秦论》“过”字内涵及其警示
    • 三、《过秦论》的意义及其影响
  • 从出土文献看汉人对先秦文献的整理与传承
  • 从自然人性到人性自然——论郭象《庄子注》对庄子人性观的改造
    • 一、老、庄的“自然”哲学
    • 二、庄子论物与人的自然之性
    • 三、郭象对庄子自然之性的改造
  • 陶渊明的书架和萧纲的医学眼光:中古的阅读与阅读中古
    • 一、中古士人的书单
    • 二、中古的阅读方式
    • 三、从历史上的阅读到历史主义的阅读
    • 结语
  • 写抄本时代异质性文本的发现与研究
    • 一、作者、述者、抄者、写手:参与文本的四个角色
    • 二、个案示例:《月令》与《史记·五帝本纪》
    • 三、“抄者研究”:异质性文本研究的新面向
  • 《世说新语》在宋代的流播及其书籍史意义
    • 一、董弅刻本行世前所见藏本
    • 二、董弅刻本行世后所见藏本
    • 三、从《世说新语》看印本与抄本书籍兴替之利弊
  • 略谈我读李清照《词论》的经验
  • 复式小说的构成:从《水浒传》到《金瓶梅词话》
    • 一、虚构、置换与双关:从李外传谈起
    • 二、从阳谷到清河:一个寓言的命名与设置
    • 三、《金瓶梅词话》与“补作”的虚拟叙述:一个小说史的观点
    • 四、《金瓶梅词话》的文本编织与“复式小说”的构成
    • 五、从江湖历险到发迹变泰:历险叙述的改写与颠覆
    • 结论 章回小说的再造与新生
  • 附录:作者学术近况简介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