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人散後,夜涼如水:緬懷當代中國知識分子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學科分類
ISBN
978962937442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夜闌人靜時,難免會想起逝去的至親好友,或偶有美好回憶而心頭一暖,但更多的是憂傷滿懷。尤其當追憶的是當代知識分子友好,想到他們或經歷過「五四運動」的洗禮,或在「反右運動」被打成右派,又或是在「文化大革命」遭迫害,更免不了感慨反思那一代人走過的悲劇時代。



邵燕祥以詩名世,八十年代在《詩刊》當編輯,他認識的知識分子不勝枚舉。此書收錄了五十多篇作者懷緬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文章;不論是素昧平生的先輩長輩,還是一同歷經政治運動的故友,每個名字的背後,都是一段真實的人生。作者感慨,或許知識分子都是這樣,眾人還在夢中時,他們都是最先清醒過來的人,各自義無反顧地走自己的路,命運因而坎坷崎嶇。



作家蕭乾說:「記住,歷史才不會重演。」作者希望新一代都記着這些故人的生死教訓,永遠告別那樣的時代。然而,在謊言無處不在的今日,這些曾發出與時代或當權者不同聲音的知識分子,又能為人帶來多少自省?誠如作者所言,「對於歷史和現實中的問題,我們應該自省的是我們究竟有幾分勇氣面對事實」?
  • 題解
  • 魯迅(1881–1936)
    • 關於魯迅
    • 《魯迅:人,還是神?》序
    • 魯迅也不會有更好的命運——也談假如魯迅活到一九五七年
  • 黃秋耘(1918–2001)
    • 說「低沉」
    • 論黃秋耘——為《當代文壇報.微型評論》作
    • 詩人黃秋耘
  • 聶紺弩(1903–1986)
    • 讀聶紺弩
    • 重讀聶紺弩的詩
  • 俞平伯(1900–1990)
    • 紀念俞平伯老人
  • 何其芳(1912–1977)
    • 何其芳的遺憾
  • 鄧拓(1912–1966)
    • 重讀鄧拓詩
  • 楊憲益(1915–2009)
    • 楊憲益:讀其詩並讀其人
    • 悼楊憲益
    • 寫在楊憲益逝世之後
  • 秦兆陽(1916–1994)
    • 重讀《木魚歌》
    • 秦兆陽:為現實主義辯護
  • 顧準(1915–1974)
    • 只因他的思想變成鉛字——《顧準文集》讀後斷想
  • 汪曾祺(1920–1997)
    • 汪曾祺小記
  • 張若名(1902–1958)
    • 傷心人祭——張若名的悲劇人生
  • 馮友蘭(1895–1990)
    • 解讀馮友蘭
  • 孫越生(1925–1997)
    • 《孫越生文集》序
  • 吳祖光(1917–2003).新鳳霞(1927–1998)
    • 吳祖光是怎樣一個人——《吳祖光:1957》序
    • 祖光鳳霞,對不起!
  • 蕭乾(1910–1999)
    • 認識一個真實的蕭乾
  • 韋君宜(1917–2002)
    • 為《回應韋君宜》作
  • 方成(1918–2018)
    • 話說方成
  • 何濟翔(1905–2002)
    • 《滬上法治夢》
  • 陸蘭秀(1917–1970)
    • 陸蘭秀:不該忘記的烈士
  • 阿壟(1907–1967)
    • 讀阿壟最後遺書——夜讀抄
  • 艾青(1910–1996)
    • 艾青雋語
  • 光未然(1913–2002)
    • 悼詩人光未然
  • 沈從文(1902–1988)
    • 沈從文百年誕辰紀念——答《北京青年報》記者問
  • 公劉(1927–2003)
    • 憶公劉
  • 巴金(1904–2005)
    • 巴金與無政府主義——李輝《百年巴金:望盡天涯路》序
    • 我是巴金的老讀者
    • 與友人書.談對巴金的認識
  • 常風(1910–2002)
    • 常風紀念
  • 嚴辰(1914–2003).梅益(1913–2003)
    • 落葉之思
    • 嚴辰遺墨
    • 跟着嚴辰編《詩刊》
    • 回首往事記梅益
    • 梅益:大歷史中留下的足跡和背影
  • 牧惠(1928–2004)
    • 相見恨晚 相別恨早
  • 綠原(1922–2009)
    • 綠原的詩——給「綠原詩歌創作研討會」的賀信
  • 嚴文井(1915–2005)
    • 「風雨回眸」嚴文井
  • 胡風(1902–1985)
    • 「胡風學」研究的一本新書——讀路莘《三十萬言三十年》
  • 周思聰(1939–1996)
    • 讀《周思聰與友人書》——夜讀抄
  • 蔡其矯(1918–2007)
    • 無題
  • 李慎之(1923–2003)
    • 讀李慎之先生的私人卷宗
  • 周有光(1906–2017)
    • 報周有光先生書
    • 周有光《百歲所思》代序
  • 林斤瀾(1923–2009)
    • 我心目中的林斤瀾
  • 冰心(1900–1999)
    • 冰心諍言 一片冰心
  • 牛漢(1922–2013)
    • 牛漢:當代詩人第一
  • 羅孚(1921–2014)
    • 羅孚:一個悲劇的存在
    • 詩酒忘年懷羅孚
    • 再說羅孚
  • 孫靜軒(1930–2003)
    • 一九六三年的邂逅
  • 舒展(1931–2012).楊再玲(1942–2013)
    • 願舒展夫婦安息
  • 周定一(1913–2013)
    • 悠悠六十五年間——追懷恩師周定一
  • 路翎(1923–1994)
    • 面對《路翎全集》的雜感
  • 曾彥修(1919–2015)
    • 曾彥修:政治道德的典範
  • 吳伯簫(1906–1982)
    • 不該遺忘的吳伯簫——《吳伯簫年譜》讀後
  • 丁聰(1916–2009)
    • 丁聰百年——紀念會上的發言
  • 楊振聲(1891–1956)
    • 楊振聲先生的佚文:《致不知姓名的先生》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