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腦癒力:最強大的大腦神經功能鍛鍊術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952887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重啟弱化老化的腦神經功能,
消除疾病與焦慮,增強記憶力、預防失智症
•脖子一碰到衣服標籤就靜不下來、坐不住,代表大腦發展出問題!
•手腳冰冷、整天昏昏沉沉、爬沒幾階樓梯就氣喘吁吁,是大腦缺氧缺糖警訊!
•眼睛發癢、容易有痰、鼻塞、有慢性過敏,是大腦發炎的反應!
•消化不良、坐不住或成人背部怕癢,長期容易導致脊椎側彎、腰痛!
☉「功能神經學」不使用藥物和侵入性治療
在台灣,「功能神經學」對許多人來說還相當陌生,生病了,只能求助傳統西醫的治療,但許多慢性病及文明病,實際上是科技進步與生活形態的改變,例如電磁波、藍光、加工食品、環境荷爾蒙等,使大腦無法獲得有效率休息及深層修復,導致大腦失衡進而弱化人體的自癒能力。
其實在國外,「功能神經學」已經有一套全人理論與實際作法,是融會大腦神經科學的獨特醫學,有助於避免大腦退化,同時活化大腦。換句話說,當大腦平衡了,疾病就會遠離你。
「功能神經學」主要是透過各種外在的刺激方式或特定的功能性復健運動,活化病人的大腦神經迴路,因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也因為不使用藥物和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因此著重在早期預防找出問題的根源。除了刺激活化、復健運動,還須配合改善日常生活環境和各種生活習慣,例如避免飲食、污染源、電磁波、光照、日常用品中的有毒物質等等。

☉大腦第一怕缺氧、第二怕缺糖
李政家博士指出,「氧氣」和「葡萄糖」是腦細胞所需要的基本養分,但過多或過少都不行!常見的手腳冰冷、正餐前感到焦慮恐慌、飢餓時會身體發抖,甚至貧血、睡眠呼吸中止症、氣喘等,都是大腦缺氧缺糖的警訊。
由於大腦和身體四肢都屬於身體的末稍,如果你有手腳冰冷的現象,將導致血管內血糖和胰島素過高,表示此時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進入身體的末端,包括你的大腦。
一旦葡萄糖供應不足,便會分解釋放出大量蛋白質,並且堆積在附近的大腦神經元,更多的腦細胞因此相繼死亡,於是造成大腦退化。同樣的,末稍循環不良會導致細胞氧氣供應不足,直接影響了大腦的功能,加速細胞退化。

☉隨時給大腦新刺激、攝取好油、排除干擾因子
身為青壯年的大腦,退化速度比起上一代情況更嚴重;青少年甚至更小的兒童,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已經是他們生活的必需品,造成情緒障礙、過動的孩子比率變得很高,這真可說是一種文明的代價。想要讓大腦回春、活化,務必將維持大腦系統健康的三大要素牢記在心。
●要素1:持續的外界刺激活化→例如減少依賴衞星導航和通訊軟體,練習使用地圖促進方向感,增加實際人際溝通互動的頻率,甚至要營造特定的環境,像是多去大自然走走。
●要素2:攝取好油,提供大腦神經細胞所需要的養分→像是夏威夷豆、胡桃等堅果,以及富含Omega-3的魚油,能抑制發炎反應,對於促進大腦的成長和修復受損的大腦具有關鍵效果。
●要素3:排除生活中干擾大腦細胞的各種因子→包括食物中的人工色素、阿斯巴甜、味精、裝潢或家具常見的甲醛,以及生活中不知不覺接觸到的重金屬等,都隱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分分秒秒影響大腦。
☉對衣服標籤敏感、怕癢,代表大腦發展出問題
大腦分為左右兩邊,左腦屬於邏輯、細節、理性、智商;右邊屬於藝術、創造力、感性、人際關係,雖然右腦具有控制身體兩側的能力,但左腦只具備右側身體的能力。
左右腦各自有發展的關鍵時期,例如0~3歲是右腦發展時期,大肌肉的運動、非語言的人際互動,都是強化右腦發展的活動;3~7歲是左腦發展時期,小肌肉的精細動作、語言學習、邏輯的訓練等。左右腦的發展有如爬樓梯般,必須一階一階、循序漸進。當大腦出現問題時,將導致身體肌肉張力異常,並且會伴隨自律神經失調的現象,影響內臟正常功能的運作
「功能神經學」提供幾個簡單的原始反射,來測試身體肌肉張力變化的形態,就能得知大腦發展時程是否完整,例如:戴手環或手錶時會坐立難安、對衣服標籤敏感坐不住、背部怕癢……等,容易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長期容易導致脊椎側彎、腰痛等脊椎問題。
☉從臉部特徵、體態、步態,看出大腦是否失衡
想了解自己的大腦狀態?李政家博士提供自我檢測的方法,不必去醫院照X片或核磁共振影像,就能知道大腦退化的跡象,進而提醒自己從小地方改善,將失衡處的大腦給平衡回來,活化自己的大腦,健康自然好。
自我檢視時可以利用鏡子或親友從旁協助,觀察究竟是右腦還是左腦有不平衡的徵兆,現在就開始吧!
●觀察1:臉部→大腦會直接影響臉部肌肉的張力,可以透過照鏡子或是拍照觀察臉部幾個重要特徵是否有左右差異,就可以得知左右腦的狀態,例如額頭皺紋左右邊不一樣、眉毛一高一低、眼瞼下垂、法令紋一深一淺、舌頭往外伸出時會偏向某側。
●觀察2:體態→頭偏向某側、肩膀一高一低、手臂貼齊腰間時,手肘較為彎曲、大拇指無法和褲子的縫線貼齊、大腿膝蓋或腳掌往外轉。
●觀察3:步態→走路時手臂擺動幅度較小、腳掌下垂,經常被絆倒、原地踏步走時無法維持定點。

☉大腦活化術,挽救弱化、失衡的左右腦
人體擁有的12對腦神經與腦部不同區塊,各自掌管著不同的功能,藉由外來的刺激與訓練能活化腦神經,因此我們可以針對弱化的大腦區域,或是根據自己想要加強的部分,進行特定活動去刺激腦細胞的活化。
本書分別提供活化左腦及右腦的技巧,找出自己可以持之以恆的項目來做,不久之後將會發現大腦愈來愈靈光,甚至會顯現在五官、體態以及步態上。
如果是右腦弱化,可以透過下列幾種方式活化右側大腦:
●活化右腦1:使用比較強烈、刺激的味道,透過左邊鼻孔吸入,例如洋蔥。
●活化右腦2:利用照明光源由左側45度角照射,進入眼睛,透過視神經活化右大腦。
●活化右腦3:練習只讓聲音從左耳進入,例如耳塞塞右耳,耳機放左耳聽音樂。
●活化右腦4:左手左腳練習做「畫8字型」的運動。
●活化右腦5:左手大拇指重複、快速的與其他手指指尖碰觸,同時數數1234、4321。
如果左腦弱化,可以透過下列幾種方式活化左側大腦:
●活化左腦1:練習右側咀嚼食物,例如口香糖,每次2~3分鐘。
●活化左腦2:每天練習用右手拿牙刷或電動牙刷刷牙。
●活化左腦3:聽節奏感較強的音樂,例如進行曲、流行樂。
●活化左腦4:使用精油或是比較芳香的味道,透過左鼻孔吸入,例如薰衣草、水果香味。
●活化左腦5:利用照明光源由右側45度角照射,進入眼睛,透過視神經活化左大腦。
李博士不僅只談疾病與治療,更多的是致病的原因以及自療的方式,衷心希望本書能讓讀者的觀念更進化,學會不依賴藥物、調整生活、聰明飲食,使自己越來越健康。
  • 推薦序
    • 瑜伽的凝視法,是通過視覺神經直接作用大腦/王羽暄
    • 「功能神經學」預防身體的退化,延長健康生活/王詩婷
    • 不使用藥物和侵入性治療的「功能神經學」/趙哲暘
  • 作者序 實踐腦癒力,身心更健康
  • 閱讀之前 測一下,你的小毛病,是不是與腦失衡有關?
  • 第一章 健康的大腦,能啟動身心自我療癒
    • 1-1 大腦,決定全身的感知與控制
      • 絕大多數的病痛,在大腦弱化處就已現端倪
      • 大腦平衡,疾病息息相關
      • 內分泌系統、自律神經系統,以及所有情緒反應,都直接影響身體反應
      • 大腦控制生理時鐘、免疫系統
      • 大腦與身體器官的敏感度、疼痛度及活化密不可分
    • 1-2 「功能神經學」,助大腦健康一臂之力
      • 身體的大小病痛,都烙印在大腦裡
      • 功能神經學,為預防醫學的第一把交椅
    • 1-3 健康腦黃金四要素:強化粒線體、排除干擾、提供養分、刺激活化
      • 回歸自然,強化粒線體:曬太陽、接地、浸冰水或洗冷水澡
      • 排除生活中干擾大腦細胞的各種因子:藍光、環境荷爾蒙、加工食品
      • 提供大腦神經細胞所需要的養分:氧氣、葡萄糖和優質油脂
      • 持續給予刺激活化:越具挑戰性,大腦越強化
    • 1-4 活化大腦利器:善用腦神經系統特性
      • 善用神經可塑性,重建大腦連結
      • 基於神經同源性,可利用特定遠端部位達成活化效果
      • 認識神經代謝容忍度,才不會適得其反
    • 1-5 左右腦無時無刻都在變動、找平衡
      • 依賴科技產品,反而會弱化大腦
      • 性格特質,其實是來自於左右腦發展不均
      • 透過臉部、身體平衡和步態,可以判斷左右腦失衡程度
    • 1-6 健康第一步,認識大腦發展進化
      • 原始腦:先天預設,行為經驗也難改變
      • 舊腦:掌控喜怒哀樂,也對氣味、聲音、光線敏感
      • 新腦:全方位且有智慧
      • 大腦小教室:長期吃抗憂鬱藥,竟平衡變差、行動不便
    • 1-7 層層分工縝密的大腦神經系統
      • 大腦神經系統既分工又合作
      • ①感覺接受器:接收全身色香味觸痛等訊號傳遞
      • ②周邊神經系統:感覺與運動神經的傳令兵
      • ③脊髓:受損後無法再生,反射能力的前線指揮官
      • ④腦幹:處理所有神經訊息的中繼站
      • 大腦小教室:駝背、畏光、怕吵,都是中腦退化徵兆
      • ⑤中腦:主要功用在於增強交感神經訊號
      • ⑥橋腦:增強副交感神經訊號
      • ⑦延腦:人體主要生命中樞
      • 大腦小教室:第五對腦神經「三叉神經」,可能引發偏頭痛、肩頸痠痛
      • ⑧小腦:扮演訊號中繼站、整合與協調角色
      • ⑨前庭小腦:處理身體平衡與空間定位功能
      • ⑩脊髓小腦:穩定脊椎核心肌群穩定與同側肢體協調性
      • ⑪大腦小腦:協同大腦處理認知功能的進行
      • ⑫基底核:動作、意念和情緒的紅綠燈
      • ⑬丘腦:過濾視覺與聽覺的通道
      • ⑭前額葉:具理性思考力,人與動物最大的差異所在
      • ⑮頂葉:感知外界互動的資訊處理窗口
      • ⑯顳葉:掌管理解力、記憶力、視覺力
      • ⑰枕葉:不會看成顛倒黑白影像的幕後功臣
      • ⑱邊緣系統:懷念媽媽味道的情緒記憶樞紐
  • 第二章 大腦養生術
    • 2-1 大腦一怕缺氧、二怕缺糖
      • 供氧不足,造成的全身病症多,缺糖導致蛋白質堆積,傷害大腦神經元
      • 大腦小教室:大腦也怕糖太多
    • 2-2 飲食要抓得住大腦的營養喜好
      • 大腦不愛精製澱粉和精製糖,最愛好油
      • Omega-6跟Omega-3黃金比例1:1
      • Omega-6和Omega-3的作用機制
    • 2-3 慢性過敏原,傷腦於無形
      • 吃錯了,身體會自我攻擊,誘發發炎反應
      • 腸漏症、腦漏症是腸腦連線的機制失靈
      • 血液和肌力測試,都能找出食物慢性過敏原
    • 2-4 吃喝用竟然都中傷大腦
      • 開心吃吃吃喝喝的背後,潛藏健康大危機:人工色素/阿斯巴甜/黃麴毒素/味精
      • 日常生活用品傷腦不自知,宛如慢性中毒:甲醛/苯/重金屬/氟化物/塑化劑
    • 2-5 現代人造光電,傷腦又傷身
      • 人造電磁波,造成細胞退化的恐怖敵人
      • 人造光源,讓人類健康黯淡無光
      • 3C產品對神經系統的影響,超乎想像!
      • 放鬆眼部肌肉,改善3C產品對眼睛的影響
      • 大腦小教室:預防失智、活化大腦的眼球跳視運動
    • 2-6 運動、紓壓、生酮都很好,尤其大推間歇性斷食
      • 好健康!運動、紓壓、生酮、間歇性斷食一起來
      • 大腦小教室:火鍋湯頭不能喝的秘密
  • 第三章 大腦平衡力
    • 3-1 兒童大腦發展重點在強化腦神經網絡
      • 左右腦各司其職,右腦有全身控制力
      • 大腦發展不是指腦細胞增加
      • 大腦發展先右再左,左右腦宜輪替強化
      • 小孩多體驗、多嘗試,有助腦神經形成更多元網絡
    • 3-2 用原始反射檢查大腦發展的軌跡
      • 非典型原始反射:觀察大腦發展是否有問題的指標
      • 原始反射殘留現象:大腦發展應該有的特定殘留痕跡
    • 3-3 五種原始反射:測測看,及早發現大腦發展問題
      • ①張力迷路反射檢測:平衡感、節奏感跟空間障礙
      • ②對稱性頸部張力反射:手眼協調、過動、閱讀障礙
      • ③不對稱性頸部張力反射:步態不協調、頸腰與髖關節異常
      • ④彎曲回縮反射:嚴重者脊椎、腦幹迴路出問題
      • ⑤嘉蘭軀幹反射:尿床、坐立難安、容易脊椎側彎
    • 3-4 原始反射整合運動,預防病痛、改善過動
      • 五種原始反射整合運動,大腦好、健康來
    • 3-5 殘留肌力反射做不到,三種運動能改善
      • 五種殘留肌力張力測試不過的調校運動:上肢整合運動/下肢整合運動/全身整合運動
    • 3-6 大腦失衡,用看得就知道
      • 從臉部、體態、步態,看出左右腦平衡狀態
    • 3-7 大腦活化術,挽救弱化、失衡的左右腦
      • 刺激左右腦活化術,才能強化弱邊大腦
      • 活化右腦,從身體左側做起:嗅吸刺激味道/手指運動/聽古典音樂或蟲嗚鳥叫聲
      • 活化左腦,從身體右側做起:嗅吸芳香味道/手腳畫八運動/玩桌遊、打麻將
  • 第四章 活化腦幹,自律神經不失調
    • 4-1 自律神經失控,是身體在求救!
      • 自律神經系統宛如身體的自動駕駛系統
      • 自律神經不平衡,莫名所以的疾病易上身
    • 4-2 對自律神經的認識,不要落伍了!
      • 不受控制的自律神經,訊息接受仍要經過大腦
      • 多層迷走神經理論,開啟自律神經治療新視野
    • 4-3 五種自律神經樣貌
      • ①舊迷走神經表現:眼神呆滯、容易恍神、易感到疼痛、憂鬱傾向
      • ②交感神經亢奮表現:緊張焦慮、高血壓、具攻擊性、社交活動能力低
      • ③新迷走神經表現:交談、吃飯、唱歌等社交活動、充滿喜悅、有歸屬感
      • ④交感神經和新迷走神經混合表現:不會對競爭對手產生敵意而攻擊對方
      • ⑤新舊迷走神經混合表現:即使身體安靜不動,也能產生平靜感
    • 4-4 生活改變、活化腦幹!自律神經平衡的最佳良策
      • 強化新迷走神經與腦神經,讓自律神經處在最佳狀態
      • 從「⑤新舊迷走神經混合狀態」來改變生活型態
      • 從「④交感神經和新迷走神經混合狀態」來改變生活型態
      • 搖晃、擁抱,可以減緩焦慮、疼痛感,調節自律神經
    • 4-5 你的自律神經失調嗎?
      • 小檢測:慢性身體壓力/情緒問題/心肺功能/內臟器官/免疫系統/行為/人際關係
      • 自律神經失調檢測結果
    • 4-6 十一招平衡自律神經運動,天天在家輕鬆做
      • 強化腦幹中的第五、七、九、十、十一對腦神經
      • 喉嚨深部按摩/耳部按摩/迎香穴按摩/攢竹穴按摩/後腦部按摩/吞嚥訓練/前庭眼球整合運動/上頸部運動/頸部運動/背部運動/腰部運動
  • 第五章 你做得到!導正大腦失衡
    • 5-1 做好六件事,重啟大腦健康
      • 找回大腦健康,遠離疾病威脅
      • 導正大腦失衡的六大項自我健康管理綜合建議
    • 5-2 你的焦慮與疼痛,大腦最知道!
      • 為什麼會焦慮?大腦也感到焦慮嗎?
      • 焦慮與慢性疼痛,總是如影隨形
      • 大腦在焦慮與慢性疼痛之間,扮演什麼角色?
      • 斷開焦慮與疼痛的假性連結
      • 建立焦慮與假性疼痛的正確觀念
      • 學習斷開焦慮的技巧
      • 大腦小教室:一出門就覺得累,小心「視網膜影像偏離」
    • 5-3 大腦失能的「腦霧」現象,你也中了嗎?
      • 失神、健忘、無法思考、注意力不集中就是「腦霧」
      • 自我小評量,揪出「腦霧」背後的真正病因
      • 自律神經失調、糖尿病、低血糖,常與腦霧一起出現
      • 逆轉「腦霧」,這麼做就對了:改善末稍血液循環/控制血糖/降低發炎與減緩食物引起的自體免疫反應
    • 5-4 大腦多巴胺不夠的帕金森症
      • 帕金森症早期症狀自我評量
      • 加強多巴胺分泌,創造大腦好環境:擠眉弄眼加微笑/緩抬頭快點頭/緩點頭快抬頭/練習帶著節拍器走路/眼球跳視運動
      • 大腦小教室:原來是小腦的浦金氏細胞,掌控身體協調平衡
    • 5-5 大腦萎縮的失智症
      • 十大警訊!失智症悄悄來報到
      • 給失智症的健康對策與運動處方:做大腦強化運動/每天走路三〇分鐘/選擇重量訓練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