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藏族的喪葬習慣俗形式非常多樣,又獨具一格。它幾乎有著世界上的主要喪葬形式,如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塔葬以及崖洞葬、樓葬、二次葬等。本書旨在通過藏族特家空間的歷史與社會的考察、分析和研究,從理論高度和藏族整體文化角度,去審視藏族喪葬豐富的內涵和本質特徵,同時圍繞死亡現象發生的一系列行為及其行為的深層概念,包括初死、喪儀、葬儀、莽法、祭祀等各種儀式儀軌,去揭示藏族葬俗的思想、文化和歷史淵源,以及作為喪葬文化深層理論的藏族傳統靈魂觀、生死觀、世界觀和宗教信仰觀念,說明它們在喪葬文化中所反映出來的作用和意義。
本書立意深遠,文筆流暢,論述精闢,資料詳實,具有相當的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
本書立意深遠,文筆流暢,論述精闢,資料詳實,具有相當的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
- 前言
-
佛說死亡的藝術
-
由古老西藏流傳下來的死亡書
-
死的命名與死亡的藝術
-
死亡與轉生之間的「中陰」境界
-
-
古老的神靈觀與神識轉世
-
古老的萬物有靈的世界
-
神識不滅與神識寄附
-
神識轉世與輪迴復生
-
把握神識轉世的秘法
-
-
來自地下墓葬的報告
-
新石器時代的墓葬
-
遠古史前時期的葬俗
-
葬俗的地域性與交融的文化
-
珍珠鏈狀的吐蕃贊普陵墓
-
-
苯教崇尚的喪葬習俗
-
苯教厚葬祭禮觀念
-
苯教祖師主持喪葬儀式
-
獻給害人精靈的贖品
-
敦煌寫卷中的喪葬儀軌
-
-
苯教俗家葬禮
-
供途「贖品」與召喚「識蘊」
-
紙牌「扎里」與神靈
-
給死者「灌頂」與最後解脫
-
火葬儀式
-
-
土葬習俗的變遷
-
吐蕃土葬盛行
-
土葬在西藏衰落
-
土葬新面孔
-
巴塘土葬
-
土葬與復合葬
-
-
天葬起源之說
-
天葬於「風」
-
天神崇拜
-
遠古遺風的線索
-
最高功德的施捨
-
-
天葬的道具
-
生命的「壇城」
-
世間最大的天葬台
-
「空行母」的化身
-
天葬的職業師
-
-
祈願回向與停屍保護
-
臨終前後事宜
-
祈願回向
-
遺體的存放
-
-
占吉、出殯與葬法
-
吉日的占算
-
出殯儀式
-
天葬的葬法
-
-
七七期與週年祭
-
中陰七七四十九日密意
-
七七期追薦
-
週年祭祀
-
-
貴婦人之葬
-
修得證悟而溘逝
-
回向法事與天葬往生
-
追薦亡靈
-
-
捨身江河急流
-
由「水」往生
-
葬儀的擇算
-
一些地方的水葬俗
-
-
火的葬儀
-
火葬源流
-
多次葬與火葬
-
屍體的初置與入殮
-
火葬儀軌
-
善後及「察察」的製作
-
-
觀想法與火化的靈塔
-
密教的「觀想法」
-
最可怕的四件事
-
火化後的塔葬
-
-
神識的紀念:金字塔與佛塔
-
古代埃及的神識觀、木乃伊和金字塔
-
佛教及其神識世界
-
對佛陀的紀念——佛塔
-
-
與佛教同來的藏式佛塔
-
「天降四寶」與傳入佛塔
-
桑耶寺與早期佛塔
-
宏大的佛塔及其壇城藝術
-
塔中之最:十萬佛塔
-
藏式佛塔中的塔群
-
-
藏傳佛教的靈塔
-
佛舍利及舍利塔是最初的葬塔
-
用作塔葬的佛塔
-
西藏高僧葬儀的首批靈塔
-
大元帝師八思巴的塔葬及祭奠
-
-
佛靈塔的格式與理論
-
生命的「五大」
-
靈塔「四界」說構成及宗教意義
-
靈塔的量度與製作
-
-
活佛涅槃與佛身歸宿
-
獲得往生的瑜伽
-
第一個轉生者與第一個轉世活佛
-
佛的天界與涅槃
-
活佛肉身的歸宿
-
-
塔葬的宗喀巴大師與達賴、班禪轉世之由來
-
宗喀巴與他的「肉身塔」
-
宗喀巴的傳承弟子:達賴轉世之由來
-
宗喀巴的傳承弟子:班禪轉世之由來
-
「世界一飾」靈塔及五世達頼葬儀
-
秘不發喪建紅宮
-
五世達賴靈殿靈塔及殿堂藝術
-
五世達賴的「肉身」之葬
-
五世達賴靈塔內的隨葬物品
-
-
度亡儀軌及對達賴的祭葬法事
-
「中陰」度亡儀軌
-
投生轉世誦禱儀軌
-
對達賴的祭葬法事
-
-
歷代達賴的金銀質靈塔
-
散建的達賴靈塔
-
布達拉宮八大靈塔
-
十三世達賴金質珠寶靈塔
-
-
六世班禪的金塔銀塔葬儀
-
在京染病發病及消災法事
-
圓寂與「白日唪經」致祭法事
-
遺體的保存與處理
-
靈體送歸西藏札寺
-
最終的葬儀:修建大銀塔及靈殿
-
-
班禪歷世塔與五至九世合葬塔
-
「曲康夏」:札寺首座祀殿
-
五至九世班禪諸靈塔與祀殿
-
班禪五至九世合葬靈塔
-
-
佛界豐碑
-
無量光佛的化身
-
法體聖像的製作
-
後藏第一莊嚴
-
- 主要參考資料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