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文本与唱本:苗族古歌的文学人类学研究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1640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完整意义上的苗族古歌应包括文本与唱本。除了学者搜集、翻译、整理的文字文本之外,苗族古歌至今还以唱本的形式流传于民间,后者是源,前者是流。本书从文学人类学视角,对苗族古歌这一非汉民族的活态口头诗学进行田野调查,从歌词与民俗、唱者与听者、功能与传承等多个维度系统梳理了苗族古歌从演唱到记录的文本流变,在对不同方言区的苗族古歌进行深描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苗族口头文化传统在中国多元文化格局里的价值和意义。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第六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编委会及编辑部成员名单
  • 序言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术语解释
    • 三、研究纲要
  • 第一章 回溯与综述:苗族古歌的调查与研究
    • 第一节 苗族古歌调查与搜集
      • 一、苗族古歌调查
      • 二、苗族古歌搜集
    • 第二节 苗族古歌研究百年回眸
      • 一、国外研究概述
      • 二、国内研究概述
      • 三、《亚鲁王》专题
  • 第二章 地域与主题:苗族古歌的分布和分类
    • 第一节 苗族古歌分布
      • 一、神意盎然之中部古歌
      • 二、巫风傩影之东部古歌
      • 三、战争浸染之西部古歌
    • 第二节 苗族古歌分类
      • 一、创世
      • 二、战争
      • 三、迁徙
    • 第三节 苗族古歌与苗族故事
  • 第三章 歌词与民俗:苗族古歌的本文和仪式
    • 第一节 苗族古歌之歌
      • 一、古歌音乐研究概述
      • 二、苗族古歌曲调列举
      • 三、苗族古歌音乐性分析
    • 第二节 苗族古歌之词
      • 一、神话
      • 二、历史
      • 三、民族
    • 第三节 苗族古歌之俗
      • 一、田野点概况
      • 二、还傩愿程序
      • 三、古歌探源
      • 四、结语
  • 第四章 唱者与听者:苗族古歌的呈现和接受
    • 第一节 苗族古歌之唱者
      • 一、歌师
      • 二、理老
      • 三、巫师
    • 第二节 苗族古歌之听者
      • 一、苗族民众
      • 二、世间生物
      • 三、鬼神
      • 四、亡灵
  • 第五章 功能与传承:苗族古歌的田野民族志
    • 第一节 苗族古歌功能研究民族志
      • 一、田野点概况
      • 二、婚姻礼辞吟诵
      • 三、婚姻礼辞功能
      • 四、结语
    • 第二节 苗族古歌传承研究民族志
      • 一、鼓藏节古歌
      • 二、田野点选择
      • 三、格细鼓藏节
      • 四、鼓藏节传承
      • 五、结语
  • 第六章 多元与共享:歌谣的文学人类学研究
    • 第一节 歌谣传承的地方性知识
      • 一、苗族丧葬的文化特质
      • 二、丧葬古歌的历史记忆
      • 三、丧葬古歌的文化传承
    • 第二节 歌谣禁忌现象探析
      • 一、苗族古歌禁忌
      • 二、歌谣禁忌探析
    • 第三节 歌谣的文学人类学研究
      • 一、文学人类学的研究理念
      • 二、文学人类学的本科教学
  • 结论
  • 附录 亚鲁王祭祀大典田野调查报告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 文后辅文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