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以前,你一直習慣這樣……
為了出清折扣而搶購某些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附和同事的意見而隱瞞自己反對的理由;
總覺得待辦事項永遠無法在期限內完成;
清單、行事曆、備忘錄、線上日程表、彈出式通知都沒辦法記住瑣事很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與思考有關的一切往往都離不開習慣,
我們只要醒著就在思考,因而早已習以為常,
不再察覺自己的思考方式已經變得懶散、草率。
如果我們想要正確無誤地表達自己的意念,
必須更有效地掌握大腦的運作才行。
只要養成好習慣,掌握大腦的運作一點都不吃力。
現在,你可以這樣做──
嘗試跨出同溫層(因為這裡聚集了價值觀、信念相同的人)
練習獨立思考(不必隨波逐流、不再人云亦云)
從容應付期限的祕訣,剔除無關緊要的待辦事項
發揮創意,運用非典型技術,找到組織自己的好方法。
本書不在教導思考的技巧和策略,而是思考的方式。
了解自己為什麼這樣思考,進而運用這種理解來改進自己的思考方式。
套一句古老的諺語:「教人一個想法,是滿足他的大腦一天。教他如何思考,是滿足他的大腦一輩子。」
100條全新的思考法則,帶你探索「怎樣思考」,引領你發現「思考之道」。
這些法則是指引思考的基本原理,
告訴我們如何獲得更有智慧的決定、
改掉拖拖拉拉的毛病、明白何時應該有所退讓、
避免犯錯、尋找替代方案、與他人合作而思考得更完善;
停止偏執想法、保持大腦活躍,讓我們的想法更快樂也更健全。
好好練習本書的各條思考法則,將書中的法則化為習慣,
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家庭或人際關係早就大不相同。
如何使用思考法則
請記住:你沒有義務去做書中提到的任何事──
你去做只是因為你想要做。
讓我們把負荷量維持在可以勝任的程度,你才會持續想要做。
你可以依想要的方式來做,但是如果你想聽聽作者的意見,他的建議如下:
全書先讀過一遍,然後選出三、四條法則。
這些法則是你認為會讓自己大幅改變,
或是第一次讀到時就特別吸睛的,
再或者是看起來很適合作為你的起點。
請將它們寫下來!
請花幾週的時間練習這三、四條法則,
直到它們深植在你的內心,你不必特別努力就能做得到。
此刻,它們已經成為你的習慣,這是好習慣,你做得很棒。
現在,你可以選取其他想要克服的法則,並重複這個練習。
為了出清折扣而搶購某些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附和同事的意見而隱瞞自己反對的理由;
總覺得待辦事項永遠無法在期限內完成;
清單、行事曆、備忘錄、線上日程表、彈出式通知都沒辦法記住瑣事很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與思考有關的一切往往都離不開習慣,
我們只要醒著就在思考,因而早已習以為常,
不再察覺自己的思考方式已經變得懶散、草率。
如果我們想要正確無誤地表達自己的意念,
必須更有效地掌握大腦的運作才行。
只要養成好習慣,掌握大腦的運作一點都不吃力。
現在,你可以這樣做──
嘗試跨出同溫層(因為這裡聚集了價值觀、信念相同的人)
練習獨立思考(不必隨波逐流、不再人云亦云)
從容應付期限的祕訣,剔除無關緊要的待辦事項
發揮創意,運用非典型技術,找到組織自己的好方法。
本書不在教導思考的技巧和策略,而是思考的方式。
了解自己為什麼這樣思考,進而運用這種理解來改進自己的思考方式。
套一句古老的諺語:「教人一個想法,是滿足他的大腦一天。教他如何思考,是滿足他的大腦一輩子。」
100條全新的思考法則,帶你探索「怎樣思考」,引領你發現「思考之道」。
這些法則是指引思考的基本原理,
告訴我們如何獲得更有智慧的決定、
改掉拖拖拉拉的毛病、明白何時應該有所退讓、
避免犯錯、尋找替代方案、與他人合作而思考得更完善;
停止偏執想法、保持大腦活躍,讓我們的想法更快樂也更健全。
好好練習本書的各條思考法則,將書中的法則化為習慣,
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家庭或人際關係早就大不相同。
如何使用思考法則
請記住:你沒有義務去做書中提到的任何事──
你去做只是因為你想要做。
讓我們把負荷量維持在可以勝任的程度,你才會持續想要做。
你可以依想要的方式來做,但是如果你想聽聽作者的意見,他的建議如下:
全書先讀過一遍,然後選出三、四條法則。
這些法則是你認為會讓自己大幅改變,
或是第一次讀到時就特別吸睛的,
再或者是看起來很適合作為你的起點。
請將它們寫下來!
請花幾週的時間練習這三、四條法則,
直到它們深植在你的內心,你不必特別努力就能做得到。
此刻,它們已經成為你的習慣,這是好習慣,你做得很棒。
現在,你可以選取其他想要克服的法則,並重複這個練習。
- 前言
-
【Chapter 1】如何獨立思考?
-
法則1 避開同溫層
-
法則2 不要害怕
-
法則3 思考對方的動機
-
法則4 小心自利心態
-
法則5 保持心境平穩
-
法則6 不可輕信於人
-
-
【Chapter 2】怎樣彈性思考?
-
法則7 了解自己
-
法則8 尋求支援
-
法則9 掌控局勢
-
法則10 要靈活應變
-
法則11 自我覺察
-
法則12 現實就是現實
-
法則13 切勿過度轉移注意力
-
法則14 喜歡自己
-
法則15 準備接招
-
法則16 把想法丟到外面比較好
-
法則17 放自己一馬
-
-
【Chapter 3】學習健康思考!
-
法則18 用思考讓你更快樂
-
法則19 關注他人
-
法則20 活在當下
-
法則21 壓力不是必要的
-
法則22 正常是不正常的
-
法則23 評估你的情緒
-
法則24 自我解嘲
-
法則25 不斷學習
-
法則26 沒有人喜歡無能為力
-
法則27 有練習才有進步
-
法則28 關閉腦內的重播
-
法則29 迴避壞習慣
-
法則30 善用語意學
-
法則31 保持固定的標準
-
法則32 找個好說法
-
-
【Chapter 4】練習井然有序的思考!
-
法則33 相信有條有理
-
法則34 學會愛上清單
-
法則35 腦袋清空才能思考
-
法則36 勿讓大腦的隨機存取記憶體超載
-
法則37 與期限為友
-
法則38 勿沉溺於決策
-
法則39 用創意進行條理化
-
-
【Chapter 5】發揮創意思考!
-
法則40 訓練大腦
-
法則41 培養心智
-
法則42 進入創意思考狀態
-
法則43 開放心胸
-
法則44 沒有法則
-
法則45 跳出框架
-
法則46 像別人那樣思考
-
法則47 建立連結
-
法則48 犯錯
-
法則49 別管其他人
-
-
【Chapter 6】如何解決問題?
-
法則50 杜絕情緒干擾
-
法則51 解決真正的問題
-
法則52 要抓對問題
-
法則53 放鬆
-
法則54 不勉強接受第一個答案
-
法則55 好像有道理的觀點,都值得想一想
-
法則56 尋找入口
-
法則57 不要陷在泥淖中
-
法則58 嘗試新角度
-
法則59 不要驚慌失措
-
法則60 求助
-
-
【Chapter 7】掌握共同思考!
-
法則61 在一起更好
-
法則62 發揮每個人的強項
-
法則63 像蜂巢一樣思考
-
法則64 拋開自我中心
-
法則65 留意無聲分子
-
法則66 檢視集體思考
-
法則67 有衝突也沒關係
-
法則68 來一回思考激盪
-
法則69 想到愚蠢的點子
-
法則70 保持同步
-
-
【Chapter 8】開始做決策!
-
法則71 決定你的決定
-
法則72 不要從第二階開始
-
法則73 設定限制條件
-
法則74 先鬆開繩結
-
法則75 適可而止
-
法則76 審核你的顧問
-
法則77 諮詢自己
-
法則78 不要妄下定論
-
法則79 認識你的情緒
-
法則80 平衡邏輯和情緒
-
法則81 學會妥協
-
法則82 找出第三選擇
-
法則83 評估不當決策的成本
-
法則84 後悔只會浪費精力
-
法則85 誠實面對拖延
-
-
【Chapter 9】理解批判性思考!
-
法則86 閱讀約翰.敦
-
法則87 不要被愚弄
-
法則88 退後一步看清大局
-
法則89 尋找下一步
-
法則90 別打擾你的好腦袋
-
法則91 審慎思考機率
-
法則92 事實是中性的
-
法則93 勿輕信統計數字
-
法則94 認識因果關係
-
法則95 無法證明是真的,未必就是假的
-
法則96 不要隨聲附和
-
法則97 不要為了相信而相信
-
法則98 扮演反方律師
-
法則99 不要劃地自限
-
法則100 意見並非事實
-
-
法則只是法則
-
如何使用思考法則
-
- 引用資料誌謝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