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06174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孩子不是不說話,而是無法說。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比任何一個人都痛苦。

台灣第一本集結本土案例,
深刻探討「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專書。


你的孩子不說話嗎?
或是到某個特定環境就全身僵硬,不肯開口?
你覺得他只是太內向、害羞,
或認為他再大一些,自然就會說話。
但孩子可能正為「選擇性緘默症」所苦,急需你的接納、陪伴與協助。


台灣家長面對「選擇性緘默症」時,可能的5大迷思:

‧「他個性比較內向、文靜,等時間久了,他就會說話。」
‧「她在家裡會說話,可能是幼兒園讓她不太習慣。」
‧「他爸爸還不是到了五歲才會講話。『長大了就會好』,別擔心。」
‧「一定是教學太嚴肅了,孩子才會不敢說話。你們老師應該要調整。」
‧「她是『大隻雞晚啼』,像她爸,但爸爸也拿到碩士了啊。」

在不以為意、漠視與逃避下,
孩子可能就錯過早期療育介入的黃金時刻。

「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焦慮的疾病,好發於四歲左右的孩子。在台灣,「選擇性緘默症」長期被漠視或誤解,但「選擇性緘默症」孩子並不是執拗、任性或被寵壞,他們心裡也很想表達,無奈龐大的焦慮與恐懼往往凌駕於開口說話。在這群不說話的孩子背後,那是想說而無法說的痛苦,那是無聲的吶喊。

當一個孩子在班上不說話,人際關係可能就會惡化,課業走下坡,甚至因此被霸凌,但孩子卻因焦慮而更退縮,更無法向大人求救,將所受的委屈說出口。若老師或父母未適時察覺,予以協助,孩子可能終生都會被囚禁在「選擇性緘默症」的牢籠裡。

理解、接納以及給予孩子正向經驗的累積,是王意中心理師認為最能開啟「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冰封內在的一把鑰匙,也是突破「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心牆的絕佳方式。書中特別細膩又完整地從父母、老師以及親師溝通的角度,提出各種協助「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早日擺脫焦慮,讓孩子融入人群與社會的方法與技巧。


※這本書將完整的呈現,從幼兒園、小學、國中到高中職,選擇性緘默症孩子所呈現出來的行為表象,以及探索存在的本質,同時,在與選緘兒互動的過程中,找到適切的班級經營、輔導與教養策略、親師溝通的合作模式,以及全面了解與選擇性緘默症有關的共病,和容易混淆的障礙與疾病。

※誰適合閱讀這本書?
這本書,非常值得家中以及班上有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父母、普通班導師、科任老師、資源班老師、心評老師、巡迴老師、特教老師、輔導老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社工師、相關治療師及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等醫療人員,以及任何關心選擇性緘默症議題的朋友們,都適合閱讀。

※如何運用這本書?
由於每個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狀況不盡相同,因此,在閱讀這本書時,你可以依孩子的現況與實際需求,翻閱至你所需要的章節,針對書中內容,進行概念的釐清、參考、執行與演練。

※王淑娟(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教系副教授)、邱姵寧(台北市立關渡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沈雅琪(資深國小教師/神老師)、黃晶晶(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理事長)、劉雅真(老師/FB社團「選擇性緘默症者&家長&老師的討論區」創辦人)、蘇明進(國小教師)有感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 【寫在前面】我為選擇性緘默症寫的一本書
  • Chapter1 選擇性緘默症的認識與評估
    • 遲來的理解-長期被漠視的選擇性緘默症
    • 細膩的行為分析-當懷疑孩子有選擇性緘默症
    • 目標設定與執行-焦慮與緘默的行為調整
  • Chapter2 選擇性緘默症的班級經營策略
    • 營造舒適的班級氛圍-奠定選緘兒開口的基石
    • 以玩為核心-與選擇性緘默幼兒的互動模式
    • 操之過急的反效果-別讓孩子成為鎂光燈的注目焦點
    • 別讓孩子受驚嚇-有效拿捏肯定的時間點
    • 情何以堪的無情捉弄-適可而止的界限
    • 有口難言的無盡委屈-期待小天使與同理的出現
    • 不滿與反彈的聲浪瀰漫-同儕衛教宣導的必要
  • Chapter3 選擇性緘默症的輔導與教養策略
    • 當蝴蝶不再飛了-焦慮的自我覺察
    • 不聽使喚的焦慮-如何學習自我駕馭情緒
    • 瞬間的誤判,關係的裂痕-別使用強迫方式處理焦慮
    • 破冰的方式-如何讓選緘兒初試啼聲?
    • 難以跨越的距離-嚴重選緘兒的因應
    • 信誓旦旦的賭注-轉換環境就開口?
  • Chapter4 選擇性緘默症的親師溝通與合作
    • 不願意面對的真相-家人對於選緘問題的漠視
    • 平行時空無交集-親師對於緘默問題的認知落差
    • 標籤與需求的拉扯-合理看待特殊教育身分
    • 量身訂做的特教需求-資源班對於選緘兒的服務內容
  • Chapter5 選擇性緘默症的共病與鑑別
    • 選擇性緘默症常伴隨的共病
    • 泛自閉症和選擇性緘默症的鑑別
    • 構音障礙、語言發展遲緩,與選擇性緘默症的鑑別
    • 智能障礙、認知發展落後,與選擇性緘默症的鑑別
    • 消極反抗與選擇性緘默症的鑑別
    • 思覺失調症與選擇性緘默症的鑑別
    • 假性緘默-為什麼姐弟兩人都不說話?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