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這是最適合思索老後的療癒慢讀。
人類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集體長壽現象,從未這樣老過的我們,老究竟是什麼?
西元八世紀,唐代詩人白居易感慨老年帶來的身心靈變化,寫成「詠老贈夢得」予老友劉禹錫,世人得以閱讀劉禹錫對晚年美好的想像:「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激勵一千三百年後的妳與我。
人生上演生、老、病、死,在老之後,似乎只有病與死了。大家談老,不外乎養生、醫療、福利,或是長照。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研究老人醫學十幾年,反覆思考「老」的意義,「老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這件事對我而言一直都是哲學議題。」
本書難得以文史哲的角度探老,了解歷史上的智者如何看待老後,以古觀今;再以作者研究多年的經驗,以今證古,來回梳理出老的面貌。是第一本針對老人議題進行古今世紀對談的書。
Q:老了還能有人生目標嗎?
A:日本江戶時代畫家葛飾北齋在七十高齡訂定了目標:「我要在一百歲時畫出更了不起的作品!」所以,有夢永遠不嫌晚,夢想可貴在於實現的過程。
Q:老了還能追夢嗎?
A:曹操和劉邦同樣是老驥伏櫪,依然馳騁沙場;現代社會長者越來越晚退休,大家該給他們再進修、再發揮的舞台,才是真正高齡友善的社會。
Q:老了還能談戀愛嗎?
A:明代詩人錢謙益在奔六的年紀,收到柳如是的告白詩,女方雙十年華,老翁幾經猶豫,還是奮不顧身投入情場。愛情不分年齡,長者追愛也是美事。
Q:當今熱烈討論的長照議題,古人也有嗎?
A:中國受到儒家尊老思想的熏陶,在將近一千五百年前就有了歷史上第一家安養機構「獨孤院」,自此開啟古代「機構式長照」的制度。
人類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集體長壽現象,從未這樣老過的我們,老究竟是什麼?
西元八世紀,唐代詩人白居易感慨老年帶來的身心靈變化,寫成「詠老贈夢得」予老友劉禹錫,世人得以閱讀劉禹錫對晚年美好的想像:「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激勵一千三百年後的妳與我。
人生上演生、老、病、死,在老之後,似乎只有病與死了。大家談老,不外乎養生、醫療、福利,或是長照。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研究老人醫學十幾年,反覆思考「老」的意義,「老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這件事對我而言一直都是哲學議題。」
本書難得以文史哲的角度探老,了解歷史上的智者如何看待老後,以古觀今;再以作者研究多年的經驗,以今證古,來回梳理出老的面貌。是第一本針對老人議題進行古今世紀對談的書。
Q:老了還能有人生目標嗎?
A:日本江戶時代畫家葛飾北齋在七十高齡訂定了目標:「我要在一百歲時畫出更了不起的作品!」所以,有夢永遠不嫌晚,夢想可貴在於實現的過程。
Q:老了還能追夢嗎?
A:曹操和劉邦同樣是老驥伏櫪,依然馳騁沙場;現代社會長者越來越晚退休,大家該給他們再進修、再發揮的舞台,才是真正高齡友善的社會。
Q:老了還能談戀愛嗎?
A:明代詩人錢謙益在奔六的年紀,收到柳如是的告白詩,女方雙十年華,老翁幾經猶豫,還是奮不顧身投入情場。愛情不分年齡,長者追愛也是美事。
Q:當今熱烈討論的長照議題,古人也有嗎?
A:中國受到儒家尊老思想的熏陶,在將近一千五百年前就有了歷史上第一家安養機構「獨孤院」,自此開啟古代「機構式長照」的制度。
- 封面
- 推薦序 帶你穿越文史哲 探老而不嘆老
- 推薦序 未曾老去的是愛
- 推薦序 優雅走向人生下半場 展現生命風華
- 推薦序 讀完就懂 你真的還年輕哪!
- 自序 我非文青 純屬興趣
- 前言 老為何義之古人見解
-
【1】
-
古人問老/唐代熟男的心靈對話
-
學古探老/持續地失落 老來難的老態困境
-
-
【2】
-
古人問老/隱士榮啟期與長生煉丹術
-
學古探老/長生不老夢想的該與不該
-
-
【3】
-
古人問老/老驥伏櫪向晚晴
-
學古探老/識途老馬永不迷路
-
-
【4】
-
古人問老/同年聯考的才子談人生
-
學古探老/困境人生的老後歲月
-
-
【5】
-
古人問老/《蕨野行》與《楢山節考》
-
學古探老/尊老與棄老的社會
-
-
【6】
-
古人問老/一瞬間變老的人生
-
古人問老/那些被流放的晚年
-
學古探老/老化的速度由「心」決定
-
-
【7】
-
古人問老/老來多情與少年無異
-
學古探老/活到老愛到老
-
-
【8】
-
古人問老/古代之老人福利與長期照護
-
學古探老/老人照護的永續發展
-
-
【9】
-
古人問老/來不及滿意自己的藝術家
-
學古探老/年齡是追求夢想的障礙嗎
-
-
【10】
-
古人問老/古人健康養生怎麼吃
-
學古探老/現代健康老化的養生原則
-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