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以豐富詳實的漢藏文獻史料為依據,運用西方人類學的傳播學派「文化卷」理論,揭示了藏傳佛教文化的發展歷程及本質特點,建構了以內層、次層、外層三大區域為主的「藏傳佛教文化圈」的框架體系;全書以比較文化學的廣闊視野,重點考察藏傳佛教文化的對外輻射及與域外文化衝擊、融合的全過程,並在對二種文化的對比研究和分析整合中,勾勒出藏傳佛教文化在異域文化中的價值意義和特殊作用。
- 前言
-
上篇 文化圈的內層區域
-
一、雪域高原的菩提之樹
-
神靈之域
-
初沐佛雨
-
文明的歷程
-
法輪常轉
-
-
二、菩提樹下的沉思與微笑
-
苦難人生
-
般若波羅蜜多
-
凡人能成佛嗎?
-
即身成佛的秘密之法
-
菩薩的學問
-
-
-
中篇 文化圈的次層區域
-
三、西北荒原的聖跡之謎
-
輝煌河西
-
佛國西夏鉤沉
-
聖地柏域噶波的五色彩虹
-
點格爾汗的呼喚
-
-
四、東巴與喇嘛的對眸
-
東巴與汗規的境界
-
亂世怙主木氏土司
-
盛衰普化寺
-
感知聖人們的靈犀
-
-
五、喜馬拉雅之巔的祥雲
-
極地誘惑
-
門巴:從美麗的處女地到隱藏的白蓮聖地
-
靜龍之國
-
喜馬拉雅之子:菩提亞人
-
-
-
下篇 文化圈的外層區域
-
六、蒙古草原的佛風
-
佛的旨意:向北......
-
𤌧煙瀰漫的元朝宮廷
-
俺答汗的業績
-
不屈的薩滿
-
草原文化的建構
-
-
七、梵號高揚:從清涼山到紫禁城
-
清涼勝境與金剛界五尊
-
明武宗的冤屈
-
三世章嘉活佛與乾隆皇帝
-
雙向讚賞
-
-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