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聖嚴法師說:六祖慧能大師的知識程度並不高,但他是成就最高的禪師。為什麼知識程度不高的人,會有洞見世情的智慧,自在無礙?為什麼六祖大師的影響力歷經千百餘年,不衰反盛?在這經濟衰退的時代,世局混亂,有多少聰明人反被聰明誤,六祖大師的智慧給予人們什麼啟發?當代台灣禪學名家楊惠南專文推薦
- 序
- 銘感
-
第一章 緒論
-
釋題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論題範圍
-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撰進程
-
第三節 語詞界義與行文說明
-
-
第二章 般若教說與佛性教說的基本性格
-
第一節 般若教說的思想與觀行
-
第二節 佛性教說的思想與信行
-
第三節 般若教說與佛性教說的初步會通
-
-
第三章 初期禪宗教法的一貫旨趣
-
第一節 達摩禪法與楞伽教旨
-
第二節 東山法門與般若觀行
-
-
第四章 慧能頓教禪法要義析論
-
第一節 頓教禪法的心性觀
-
第二節 頓教禪法的功夫論
-
第三節 在般若行中見自本性
-
-
第五章 慧能禪教的會通性格及其他特色
-
第一節 般若與佛性的會通
-
第二節 「慧能禪」的其他教學特色
-
第三節 會通性格及其他特色的義理基礎
-
-
第六章 結論
-
第一節 研究成果之整理
-
第二節 論題的反省與總結
-
- 參考資料目錄
- 跋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