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醫中有情/醫學專業與人生的思索
▍齊邦媛│作家、臺大外文系名譽教授
德明醫師一直相信醫學根本就是藝術和科學的結合。在門診看近百個病人,解決問題還要撫慰人心,自己必須找到出口沉澱回暖,漸漸養成了寫下感想的習慣。二○一四年在臉書設了「張德明風濕病圖書館」,有專科講座、醫藥新知、心靈對話、脈動迴響,幾大部分,期待傳輸些正能量。
二○一五年他被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五年半以來,研究科目、技術深度、服務方式皆有與時並進的創新。院區的建築,最老的中正樓與新廈並肩,現代化的湖畔門診區,每天有萬人來診,努力使他們沉重的來,輕快的回家。
德明醫師這本書,陽光耀眼,但因醫中有情,耀眼陽光就變得溫暖了。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專業醫師的志業,是為了拯救生命、遠離病痛;而當專業醫師擁有愛心,既能醫病也能醫心,更可以幫助病人追求幸福人生。在臺灣,優秀的學生常以醫科為第一志願,所以從來不缺專業醫生;但兼有專業和愛心的醫師就不多,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張德明醫師就是其中一位。
他是一位同時具備「科技腦」及「人文心」的醫者,為榮總引進了全球最新科技的重粒子癌症治療設備,造福臺灣的病患,在精準醫療上領先全臺。他認為醫學是人文與科學的結合,所以醫師不僅要在科學上精進,在人文涵養則是要更上層樓。
張院長在工作第一線上,專業且真摯,我們得以從書中習得醫學專業知識與生活體驗上的啟發。這是一本人人可讀的好書。
醫師因病人而存,為病人而行,
永遠勿忘一顆柔軟體恤的心。──張德明
張德明從醫近四十年,曾任三軍總醫院院長、國防醫學院院長、國防部軍醫局局長,完整歷練軍系醫療體系重要職務,目前為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一路走來持續尋求突破的契機,貢獻卓著;在醫療專業上更是致力求精求進,用心關懷、愛護每一位病人,是病人最信賴的醫師。
他從醫,也忘情文學與藝術之中。他認為一位好醫生,EQ比IQ更重要。因此隨身攜筆與小記事本,無論在診間、在街頭、在山巔水濱,偶有觸動,信手記幾個關鍵字,空暇時再潤飾成文。這些都是造就他成為一位體恤病人的醫者的關鍵原因。
本書是他記錄行醫生涯中的溫暖與悸動、使命感與榮譽感;書寫最能耐煩解憂的親愛家人、描繪忙碌日常中療癒生命的繽紛世界、感恩歲月帶來的豐沛歷練。103則文章,是豐滿盈溢的職涯積累的生命體悟,是一位終身服務人群的醫師最真摯的獻禮。
▍齊邦媛│作家、臺大外文系名譽教授
德明醫師一直相信醫學根本就是藝術和科學的結合。在門診看近百個病人,解決問題還要撫慰人心,自己必須找到出口沉澱回暖,漸漸養成了寫下感想的習慣。二○一四年在臉書設了「張德明風濕病圖書館」,有專科講座、醫藥新知、心靈對話、脈動迴響,幾大部分,期待傳輸些正能量。
二○一五年他被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五年半以來,研究科目、技術深度、服務方式皆有與時並進的創新。院區的建築,最老的中正樓與新廈並肩,現代化的湖畔門診區,每天有萬人來診,努力使他們沉重的來,輕快的回家。
德明醫師這本書,陽光耀眼,但因醫中有情,耀眼陽光就變得溫暖了。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專業醫師的志業,是為了拯救生命、遠離病痛;而當專業醫師擁有愛心,既能醫病也能醫心,更可以幫助病人追求幸福人生。在臺灣,優秀的學生常以醫科為第一志願,所以從來不缺專業醫生;但兼有專業和愛心的醫師就不多,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張德明醫師就是其中一位。
他是一位同時具備「科技腦」及「人文心」的醫者,為榮總引進了全球最新科技的重粒子癌症治療設備,造福臺灣的病患,在精準醫療上領先全臺。他認為醫學是人文與科學的結合,所以醫師不僅要在科學上精進,在人文涵養則是要更上層樓。
張院長在工作第一線上,專業且真摯,我們得以從書中習得醫學專業知識與生活體驗上的啟發。這是一本人人可讀的好書。
醫師因病人而存,為病人而行,
永遠勿忘一顆柔軟體恤的心。──張德明
張德明從醫近四十年,曾任三軍總醫院院長、國防醫學院院長、國防部軍醫局局長,完整歷練軍系醫療體系重要職務,目前為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一路走來持續尋求突破的契機,貢獻卓著;在醫療專業上更是致力求精求進,用心關懷、愛護每一位病人,是病人最信賴的醫師。
他從醫,也忘情文學與藝術之中。他認為一位好醫生,EQ比IQ更重要。因此隨身攜筆與小記事本,無論在診間、在街頭、在山巔水濱,偶有觸動,信手記幾個關鍵字,空暇時再潤飾成文。這些都是造就他成為一位體恤病人的醫者的關鍵原因。
本書是他記錄行醫生涯中的溫暖與悸動、使命感與榮譽感;書寫最能耐煩解憂的親愛家人、描繪忙碌日常中療癒生命的繽紛世界、感恩歲月帶來的豐沛歷練。103則文章,是豐滿盈溢的職涯積累的生命體悟,是一位終身服務人群的醫師最真摯的獻禮。
- 推薦序 多采、美好的奮鬥人生
- 推薦序 醫者的科技腦與人文心──讀榮民總醫院張院長的行醫筆記
- 自序 願生命豐滿盈溢
- 書序 行醫筆記
- 前言 優游科學與藝術的人生思索
-
輯一 白袍下的感動
-
夜診之樂
-
還要活多久?
-
將病痛拋諸腦後
-
封口藥布
-
診間裡最後一瞥
-
好日子
-
醫病療心
-
長生不老
-
怕看不到你
-
天道無常
-
醫院的一日
-
一株雜草
-
用藥英雄
-
一定要出院
-
逝去
-
在記憶中
-
年輕的生命
-
克什米爾在哭泣
-
芍藥花香
-
俠隱之慟
-
等心的女人
-
點亮內心燭火
-
誰能引領我們走出黑暗幽谷(寫在 SARS 蔓延時)
-
-
輯二 親愛的家人
-
心頭肉
-
思念
-
溫暖的雪糕
-
等車
-
如果媽媽不認得我了
-
兒子的啦啦隊
-
等一個人理髮
-
陽光的一天
-
不要長大
-
離巢
-
怎麼都好看
-
溫度
-
懺情錄
-
在兩代間左右逢源
-
秋節
-
感悟
-
五月的康乃馨
-
紅玫瑰
-
-
輯三 生命中的活水
-
海天不一色
-
樂於放空
-
深情
-
養魚記
-
蒼茫雲雨
-
殊途同歸
-
一滴入魂
-
寶可夢與安徒生
-
寶可夢再見
-
都市的綠寶石
-
藍白
-
週末咖啡
-
皮卡丘
-
看海
-
妙蛙花
-
花香
-
自助旅遊
-
冬旅
-
捕捉
-
寶可一夢
-
轉角又遇寶可夢
-
填空假期
-
迷城
-
一日雙園
-
情人節玫瑰
-
在生命中跳躍的音符
-
奧賽美術館
-
東旅
-
東東旅
-
-
輯四 歲月帶來的豐美人生
-
傳說中的改變
-
飛行
-
五十九
-
上山、下山
-
添新衣
-
雨中
-
談孤獨
-
時光
-
節後餘生
-
小學同學會
-
藏鋒
-
五月杜鵑
-
牽手學生
-
人情世故
-
香氣
-
普悠瑪的邂逅
-
被放逐的老闆
-
旅途隨筆
-
生命中的美麗與哀愁
-
寂寞太近,而你太遠
-
故宮煙雨
-
美好豐盛的假期
-
留白
-
地震之思
-
-
輯五 做好我的事情
-
我沒有夢想,我做好我的事情
-
梅姬風語
-
值班短記
-
冰火五重天
-
美行點滴
-
假期拾穗
-
越南行
-
一生中的一天
-
找一條自己的成功之路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